“陛下、母後、楊姨,各位好啊!”
蘇塵四人進入麗政殿,李承乾三兄弟很有默契,等蘇塵開口後再見禮。
“兒臣恭請父皇、母後金安!”
李世民微微點頭回應,看下了手表。
八點零五分。
“蘇塵,你們過來!”長孫皇後向一旁的宮女招了招手。
“聽聞石州今年入冬極早,眼下比長安要冷上許多,多帶些毛衣禦寒!”
宮女手中捧著兩個包裹,一個是楊妃為李恪準備的。
“好嘞母後!”
蘇塵、李恪、李泰三人立即上前,很是順從的收下長孫皇後的關愛。
長樂公主給李恪和李泰也準備了三件毛衣,兩套棉被一條羊毛毯。
長孫皇後看向蘇塵三人叮囑道:“此去煉鐵廠莫要過於勞累,凡事以自身安全為重!”
“嘿嘿,母後儘管放心!”蘇塵嘿嘿一笑,拍著胸膛頗為自傲說道:“我彆的優點沒有,吃飯睡覺從來不馬虎!”
李恪、李泰兩人乾脆不答,隻管拱手作揖。
長孫皇後聞言很是滿意,拍了拍蘇塵胳膊,“嗯,如此甚好!”
“嘿嘿!”
一旁的李世民輕輕搖頭,換作李泰膽敢說出此番言語,定會鞋底乎其臉。
隨即蘇塵看向李世民,客氣問道:“陛下有啥交待不?”
李世民猶豫片刻,目光掃了一眼李泰,“王府修建一事……待明年開春過後派有司前往勘查,今年雪期怕是較長!”
蘇塵沒有意見,點點頭應道:“應該的,應該的!”
李世民微微點頭,忽然將手中一塊黃色不規則,長條形吊墜扔向蘇塵。
“啥玩意!”蘇塵身手靈敏伸手接住,正反兩麵瞅了瞅。
吊墜的一麵刻有鎮國侯三個大字,下方為蘇塵的名字。
另一麵篆刻了不下三十餘字,大概意思是:
見此魚符如皇帝親臨,所到之處可便宜行事,提調一切軍政要務。
唐朝魚符有嚴格等級之分,以前叫虎符,因避諱李虎改為魚符和兔符。
親王、三品以上官員,紫袍配金魚袋,魚符材質為金。
五品以上緋袍配銀魚袋,魚符材質為銀。
五品以下綠袍配銅魚袋,魚符材質為銅。
魚袋用於存放魚符,和官服一樣是身份的象征,官員需隨身懸掛。
魚符由兩塊組成另一半由朝廷保管,中間有防偽合縫。
庶民照身貼通常為木製。
魚符的作用多樣,官員的身份認證,軍事調兵的信物,宮廷門禁核驗,官方文書印鑒。
身份證麵世之後,普通百姓已不再使用貼身貼。
朝廷官員以及軍中將領,仍舊保留了魚符製度。
用手指彈了一下點點頭,“應該是金子做的!”
李世民甩給蘇塵的魚符非同尋常,可直接調動大唐任意軍隊。
按照現有魚符製度,軍中將領僅憑魚符無法調兵,須配合皇帝詔令以及兵部的調兵文書方可。
蘇塵將金條收好,看向李世民拱手問道:“陛下還有事要交待不?”
李世民看向蘇塵三人,稍加思索淡淡開口:“此去石州……莫亂跑,每三日一報!”
蘇塵抱拳一禮,恭敬應承:“得令!”
“嗯,去吧,途中往來馬車甚多,駕車謹慎些!”李世擺了擺手,做最後的交待。
“兒臣謹記!”
“兒臣遵命!”
蘇塵自然不會以兒臣自稱,深揖一禮:“在下遵旨!”
跑江湖的,一般都是以‘在下’謙稱,蘇塵認為沒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