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變壓器,電壓不匹配車床無法使用,蘇塵打算造一台降壓變壓器。
裸銅線剩餘充足,唯一稀缺材料,繞組間的絕緣油浸紙。
變壓器繞組線圈與發電機不同,每一層線圈都要絕緣。
鐵芯鋼片需塗刷絕緣漆或油紙,防止產生磁場渦流。
係統提供的油浸變壓器製造工藝,與蘇塵所掌握的一致。
其中兩大材料獲取途徑,對蘇塵至關重要。
絕緣冷卻油蘇塵提煉過且成功了,蒸餾時爐火溫度高些,冷凝出帶綠色的柴油便是。
隻需再以虹吸原理,用棉線過濾出綠色柴油中肉眼不可見雜質,即可獲得防擊穿的絕緣冷卻油。
另一種製造變壓器不可或缺部件材料:變壓器頂蓋密封膠條,以及高壓套管與變壓器之間絕緣膠墊。
蘇塵一直以為大唐沒有膠製品,其實早在漢代便有。
‘凡弓必以膠固筋’,此膠非魚鰾膠之類乃樹膠,名為:杜仲樹。
杜仲樹河南多見,秦嶺較少。
其加工過程為:樹皮陰乾,沸水熬煮提取膠液,草木灰沉澱,曬製成膠塊。
製成的膠料名曰:杜仲膠。
不過當前人們將杜仲樹稱為:思仙或棉絲樹,製成的膠叫做‘玉絲膠’。
估計此次因為名稱的不同,會給蘇塵帶來不小麻煩。
杜仲樹早在‘神農本草經’便有杜仲和思仙兩種名稱,不知為何至南北朝時期,隻有思仙和棉絲樹之稱。
工部將作監有兩雙杜仲膠手套,隻在熱焊金銅器時穿戴。
手套護五指,不蓋掌心手背。
杜仲膠產量不高。
油浸式變壓器蘇塵接觸太多,閉上眼睛用手摸,也能分辨出變壓器的每個零部件。
唯一缺乏的隻是絕緣冷卻油具體來曆,隻知道是精煉礦物油。
相對而言,材料齊備的情況下,製作一台變壓器遠比發電機更容易些。
變壓器鐵芯為三相三柱,對應接入發電機的三根相線一根中性線。
繞組外側為高壓輸入端:初級線圈。
內側為低壓輸出端:次級線圈。
以當前線圈252匝,電壓420伏為例。
變壓器配置為:輸入電壓為420伏,輸出目標電壓380伏。
輸入電壓除以輸出電壓,得出電壓比1.10。
變壓器初級線圈與次級線圈匝數比,等輸入輸出電壓比。
初級線圈每相84匝,三相252匝與發電機相同。低壓次級線圈225匝,每相取整76匝。
輸出端線圈還可預留抽頭,可以用來改變次級線圈匝數,調節輸出的電壓大小。
其工作路徑為:初級線圈接通交流電產生磁場。磁場通過鐵芯傳遞至次級線圈,使次線圈產生感應電動勢。
實現電生磁,磁生電的能量傳遞。
420伏降至380伏,現實中絕無僅有,製造一台此等規格變壓器相對成本巨大。
“胖子,楮皮紙還剩下多少張?”
午後蘇塵在鐵匠鋪花費兩個多小時,對所有工匠講解安全用電常識。
重點偏向於普及不規範用電,對人體產生的致命危害。
“一張楮皮紙,用去不至三分之二!”
離開長安時,十六張完整帶膠質的楮皮紙。其中六張為工部製作電線絕緣所剩,十張乃李世民花費不少功夫湊集。
楮樹隻有開春之後立秋之前樹膠最盛,過了立秋膠質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