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天後,十一月初三。
雪停了天氣也變冷了,偶見太陽探頭,國道覆雪近一尺。
高爐停產了兩天,今日重新開爐。
變壓器箱體五個麵已焊接完成,底部四邊雙麵焊接,箱體為兩塊折角隻需焊接兩道豎縫。
箱體外側依舊塗刷兩遍灰色漆,多了一道工序刮了一層底灰。
鐵匠鋪內,李泰和張望正在木架上預繞變壓器三相線圈。
鐵芯已固定在變壓器內底座。
繞線木架根據柱芯截麵及高度製作,繞製完成整體放入變壓器內的鐵芯柱。
676片0.3毫米厚度鐵芯重量120多斤。
僅僅隻為降低四十伏電壓,體積約0.16立方米的小型變壓器,組裝完成加滿絕緣冷卻油。
重量超出四百斤,焊接在外殼的散熱鐵片重30斤。
王朝馬漢不在,帶了六名工人頂著嚴寒,前往就近服務區收集柴油。
煉鐵廠原本有兩缸柴油,如今剩下不到四十斤。
“特麼的,下雪不冷停雪了還更冷!”蘇塵搓著雙手,從車床旁來到李泰繞線的地方。
六天前安裝燈泡那晚,蘇塵仔細詢問小樂。
五米多長的車床從係統空間取出,使用過後能否收回係統空間。
小樂回答:擦乾淨灰塵,不沾染可見異物就可以收回。
和之前越野車不一樣,機動車油路很多一般很難清理,所以加過油之後再也不可收回係統空間。
蘇塵第一次感覺係統是講道理的。
這種限製,完全合理合規!
李泰和蘇塵一致認為,車床安置長安最好!
暫時放在煉鐵廠,等變壓器成功運行製作大量螺絲配件,蘇塵離開煉鐵廠時帶回長安。
以後有工件需要精細加工,送往長安即可。
“胖子,聽說過熱軋滾壓機麼?”蘇塵指了指一旁的‘辦公桌’,拍了拍李泰肩膀。
三個線圈其中兩個已繞線完成,張望繼續繞線。
李泰無語瞅了瞅蘇塵,閉口不言。
“我知道你沒聽過,我打算搞一個鐵皮房。”
“你看前兩天因為下雨和下雪高爐就要停產,全是因為破碎過的鐵礦石沾水。”
“鐵皮房施工簡單,不用紅磚也不用木材!”
冶煉物料場隻有焦炭和石灰石蓋了立柱瓦房,礦石雨淋不損數量龐大,因此隻是露天存放。
平時隻極少儲備碎礦石堆放在焦炭一起。
煉鐵廠不缺鐵,鋼鐵骨架生產效率雖慢工藝卻不難,帶凹槽的薄鐵皮則不同。
純手工製作無法完成,空氣錘衝壓單片麵積太小不適用。
且鐵皮並非鐵水一次成型,還需反複回爐鍛造不然沒剛性硬度。
就像製作鐵芯鋼片一樣。
蘇塵所謂的熱軋滾壓機,無非兩個可調間隙軋輥,一個軋輥一個支撐輥。
熱軋滾軋機能生產帶有溝槽鐵皮,還能製造有縫鋼管和角鐵。
若要軋製型鋼如h鋼或槽鋼,則需要液壓裝置。
“願聞其詳!”僅憑三言兩語李泰自然不解其意,腦海中沒有一絲所謂熱軋機的輪廓概念。
蘇塵掏出一張卡片,仔細回憶曾經見過的科普視頻,將熱軋生產線呈現卡上。
粗壯的軋輥前方有送料滑輪,加熱的鋼坯送至軋輥滾壓。
卡片隻能顯示靜態圖案,無法展現動態作業畫麵。
製作帶有溝槽鐵皮,鋼坯至少經過三道熱軋工序粗軋和精軋。
最後一道擠壓軋輥自帶凹槽,可將精軋過的鋼坯一次滾軋成型。
“製作彩鋼瓦和角鐵,隻需要12千瓦低轉速的電機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