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和李慎趕忙跟上,若是不去,午餐烤乳豬便與他們無緣。
半個月前,李佑從皇宮請來幾位淨事房寺人,閹了五百頭公豬。
第二季產下三千四百多頭豬崽,公豬有八百多。
今後閹豬不叫割蛋蛋,美其名曰:挑花!
公豬崽挑花越早越好,豬崽傷口出血風險小。
蘇塵帶著三個小家夥向養豬場走去,長樂公主與錦兒相望,眼神中滿是猶豫。
若中午蘇塵當真不給烤乳豬……將如何是好?
長樂公主思之再三,拉著錦兒悄悄跟了上去。
……
禦書房。
李世民似坐非臥曲起單膝,按壓手指關節發出哢哢響聲。
悠然自得的神情,不像是在思考國事。
兩日前,派去朔方送信之人帶回頡利可汗手書。
書信中頡利可汗向李世民,就東突厥牧民去留一事表明了態度:
不阻撓不鼓勵,全憑牧民自願。
再有,吉利可汗派人歸境探查草原現狀。
自陰山以北百裡,如今封雪依舊三尺有餘,鳥獸儘藏牧民北歸之期遙不可期。
李承乾正襟危坐俯首拜道:“啟稟父皇,依兒臣愚見眼下不宜核發身份證,於東突厥有意歸化我朝牧民!”
“哦?”李世民麵露些許笑臉,抬手示意,“細細道來!”
那日蘇塵前來皇宮,邀李承乾與長孫衝等人聚餐瀟灑,並沒有去成平康坊花滿樓。
李承乾將東突厥牧民,幽州都督張士貴所奏之事告知蘇塵。
蘇塵聽完麵色毫無波瀾,並未因此增加大唐人口而歡喜。反問李承乾對此事做何反應。
李承乾便將那日,禦書房議事經過始末全盤告知。
蘇塵當時輕輕搖頭,似乎並不看好此事。
李承乾幾經追問,蘇塵向李承乾伸出三根手指,道出三大理由:
其一,大唐收複他國,秉承要地也要人的基本原則。
前提條件是徹底接手他國軍政大權,而非單純收容幾百上千,見大唐有利可圖的牧民。
管他真心與否,該回去放羊的放羊,能種棉花就種棉花。
其次,太容易得到的,往往不會珍惜,要提高大唐居民身份證的含金量。
最後……收服東突厥或其他國家,得從身份地位最高的人開始。
“啟稟父皇,兒臣三日前在秦王府將此事……”
隨即,李承乾將那日秦王府聚餐時,蘇塵的三大理由說與李世民,以及房玄齡等人知曉。
禦書房四下無聲,李世民滿臉笑意看向房玄齡、杜如晦幾人。
此前李世民並未與蘇塵說起張士貴奏報之事。
豈料蘇塵對此事見解,竟這般與眾不同,著實叫李世民為之大開眼界。
幾息過後,李世民坐正身子放聲大笑,“哈哈哈……甚好,妙極!”
李世民從李承乾掐頭去尾的轉述中,讀懂蘇塵所表達的意願。
那便是……征服!
徹底征服他國疆域廢其政權,以及同化他域子民。
好在李承乾沒有將蘇塵原話轉述,諸如:三瓜倆棗、蠅頭小利、饑不擇食等字眼撇了去。
否則李世民多半會破口大罵蘇塵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