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聽得房玄齡三人激烈反對的諫言,顯得有些不安。
轉念想到水泥路和煤礦帶來的巨大功業前景,以及李世民與蘇塵銳意進取之態度。
鼓足勇氣,上前幾步:“父皇……兒臣有奏!”
李世民望著日漸穩重的李承乾,眼神之中飽含欣慰,卻又有些失望。
李承乾絕無腕力撼動房、杜、魏三人合乎法理的反對諫言。
“奏來!”李世民淡淡開口,從不拒絕任何一位臣子的踴躍發言。
“是!”李承乾恭敬應道,暫未奏事,先向房玄齡、杜如晦、魏征三人作揖一禮。
身為臣子房、杜、魏三人恭敬還禮。
而後李承乾沉著冷靜開口道:“父皇,兒臣以為三位國輔所言,固有道理,然亦有過慮之處!”
李世民略顯意外,李承乾向來極為推崇且尊重房玄齡等人。
對幾位柱石的良策諫言,甚至有些發自內心依從和膽怯。
今日竟然直麵點評房玄齡三人的良諫。
房、杜、魏三人落後太子李承乾半個身位,李承乾忽覺背後投來三道淩厲目光。
不自覺哆嗦了一下。
卻也不慌,李承乾正了正身形繼續說道,“水泥國道,非止便利商旅,更是調兵運糧之命脈!
杜尚書言邊疆有警,若有此等一日千裡之通衢大道,我大軍朝發夕至,豈非遠勝於府兵日常操演?
此乃以工強兵之道也!
煤礦開采,供給工坊,打造精良軍械鎧甲,亦是增強軍力!
至於農事、軍心、法度……兒臣以為,事在人為!
可嚴控府兵抽調比例,絕不動搖府兵根本!可限定工期,僅在農閒數月集中調用,確保不誤農時。
可給予參與務工府兵額外錢糧,使其勞有所得,非為白役,反可激勵其心!
再者,此乃為國築路,為國開礦,非徭役可比!
曉以大義,我大唐府兵豈無報國之心?”
李承乾話至此處稍作停頓,有些話太過尖銳,他不想說出口。
房玄齡幾人乃真心為國為民之良相謀臣,絕無私心。
李世民望著條理清晰、有理有據陳述的李承乾,頗為欣慰的微微點頭。
李承乾之言,正好反駁了房、杜、魏三人農事、軍心、法度的論述。
房玄齡、杜如晦、魏征三人靜靜思索李承乾方才之論。
此前三人未考慮府兵工酬一事,下意識以為李世民如同往常征召民夫那般。
卻忘了參與龍騰國道建設的尋常百姓,尚有一日兩餐,每日八十文工錢。
蘇塵默默為李承乾點了個讚。
頭鐵!
李世民麵對房、杜、魏三人激烈反對,隻能麵帶笑容。
李承乾卻敢站出來指指點點,不管說的對不對,蘇塵認為這是個好的開端。
“父皇,此乃開萬世太平之基業,水泥路成,則四方輻輳,財貨流通,國力日盛!
煤礦廣開,則百姓無凍餒之苦,工坊有蓬勃之機!
些許困難,當以非常之法破之度之!
兒臣……兒臣願親為表率,或監工路礦,或撫慰府兵民工,必使此事功成!
懇請父皇聖裁!”
李承乾話落,禦書房寂靜無聲。
李世民緊繃坐姿立顯放鬆,麵帶笑容看向沉默靜思的房、杜、魏三人。
此時局麵相當詭異。
四個人……說的都有理!
片刻過後,李世民開口說話了。
“玄齡憂國本,克明治軍心,玄成守正道,皆老成謀國之言,字字珠璣,振聾發聵!
太子……銳氣可嘉,然閱曆不足,思慮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