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秀氣勢一變,抽刀橫在胸前,“大唐皇帝令:儘誅來犯之敵!若要活命,爾等速速下馬受縛!”
“予半炷香時間,是戰是降速作決斷,一旦天威降臨生死各安天命!”牛秀說完調轉馬身返回陣營。
“哼!”鄔乾莫有些惱了,牛秀始終沒有將薛延陀七萬大軍放在眼裡。
就憑阿史那社爾三萬多騎兵,以及唐軍三千餘弓箭手?
鄔乾莫回到薛延陀統帥大度設跟前,用突厥語交流以陣一過後,大度設目光遙望東突厥陣營。
沉著思量片刻,對身旁的諸多將領命令道:“兩軍交戰時,儘量不傷唐兵!”
而後看向鄔乾莫吩咐道:
“陣前喊話:唐軍叛軍與東突厥同流合汙!我部出兵擒拿,來日將叛軍押縛長安交由唐皇發落!”
如今薛延陀的實力遠不如大唐,心中難免有所顧忌。
大度設以掩耳盜鈴之計,往對麵遠征軍旅團頭上扣上叛軍的帽子。
欲以此為借口,日後洗脫與大唐軍隊交戰的嫌疑。
薛延陀自占領東突厥北部草原,從未主動出擊,此舉絕非仁義而是在等待後續增兵,今日又豈能被三千唐軍喝退!
鄔乾莫依令來到兩軍陣前放聲高呼。
報務員將鄔乾莫喊話內容,發報告知長安。
薛仁貴麵無表情注視來人,方天畫戟直指鄔乾莫,“多說無益,準備迎戰吧!既然不降,戰場見高低!”
鄔乾莫雙眼微眯凝視白袍薛仁貴,十數息過後返回薛延陀陣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雙方戰事一觸即發。
薛仁貴、侯君集、阿史那社爾退至炮兵連身後。
三千遠征軍每隔二十餘丈布置一尊神武大將軍,炮口對準兩裡地之外的薛延陀陣地。
迫擊炮沒有固定的陣型,間隔架設在神武大將軍之間。
頡利可汗始終在不遠處拿著望遠鏡,時刻注視著戰場變化,他的任務是待兩軍交手後,帶兵防止薛延陀騎兵向東麵定襄方向逃跑。
西邊為大山無路可撤,薛延陀七萬餘眾若要逃跑,隻能後撤百裡越過峽穀逃往沙漠。
阿史那社爾曾提出繞後阻斷其逃亡之路,薛仁貴認為不妥,迫擊炮射程太遠恐有誤傷。
薛仁貴抵達阿史那社爾營地之後,命三百火箭兵、二十名迫擊炮炮兵以及八千阿史那社爾所部騎兵,埋伏在薛延陀回撤沙漠的必經之地峽穀兩側。
就在兩軍即將交手之際,東麵突現三十餘精騎,直奔東突厥陣營不遠處的頡利可汗。
騎兵下馬單膝跪地,像是在彙報軍情。
頡利對來人揮手說了一句話,三十多名騎兵縱身上馬原路返回疾馳而去。
此時,報務員收到長安發來的電報,譯好電文遞給薛仁貴。
頡利來到薛仁貴身旁,“薛將軍,執失思力率本部三萬鐵騎馳援,距此地約六十裡!”
東突厥兵力部署主要集中在陰山、定襄、磧口。
牙帳定襄兵力最多高達十萬,加上執失思力所部五萬兵馬為十五萬,磧口與定襄較近兵力布置較弱。
“好,來得正好!侯爺有令,速戰速決,天黑之前結束戰鬥!”薛仁貴說完,看向侯君集點頭示意。
侯君集心領神會,手中長矛朝薛延陀陣營斜刺,“炮兵聽令:向前推進兩百米!”
眼下雙方陣營相距八百多米,不利於神武大將軍發威。
“得令!”
旅長牛秀在隊伍的最前麵,向薛延陀陣營緩緩前行。
喜歡大唐:開局碰瓷長樂公主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碰瓷長樂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