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聲迅速傳遍半山腰,無人作出反應,戰士像睡著了一般趴著身體一動不動。
聽到敵軍抵達,眾將士不但不緊張,反而發自內心的鬆了口氣。
植被並不茂盛的山脈,連續五日的煎熬,常人實在難以想象。
負責收發電報的士兵,提前起草了五份不同內容電文。
隻待敵軍通過峽穀確認情況後,電報很快就會發往師部,繼而傳入長安秦王府軍部。
三百裡路程,十二萬大軍用時近三天。
行軍速度,不可謂不快!
大概又過了兩刻鐘,西突厥與西域三國聯兵先頭騎兵進入峽穀通道。
隊伍前進速度極慢,戰馬緩步踏行就像是在散步。
戰馬無法長時間持續奔跑,因此跑一段路必須放慢速度,甚至停下吃草飲水。
十二萬大軍通過長約三裡,寬八百多米的通道,用時一炷香。
馬蹄踏過,路上揚起塵土久久不散。
待塵煙散儘,敵軍已去三裡地,報務員選出一份事先擬好的電文發往納職城師部。
十餘萬敵軍,通過峽穀,尚不見糧草輜重!
電報發出,兩側山腰的兩翼伏兵嚴陣以待,依據行軍經驗,大部隊後麵通常會有糧草隨行。
側翼接到的任務是:
待敵軍撤退時,兩翼夾擊並追擊敵軍,可酌情殲滅敵軍糧草押運隊伍。
幾分鐘後,納職城師部回電:按兵不動,靜待敵軍糧草,殲而劫之!
這道命令可害苦了半山腰的三千多名戰士,等到天黑也不見押送糧草的敵軍隊伍。
麴文泰派出的一百五十人押送五十車‘糧草’,還在高昌方向兩百裡之外。
看車轍印以及綁車深深的勒痕,或許車上裝的隻是草,沒有糧。
……納職城,城外約十裡西部軍區營地。
一頂帳房外架起了電報機室外天線,臨時師部裡麵有五個人。
簡陋案台上擺著無線電報機,報務員戴著耳機神情專注,監聽著電波信號。
兩分鐘之前,向遠征軍發去了一封電報。
一位年紀與李恪相仿,看上去像是書生模樣的男子,屏息凝神,目睹眼前不可思議的一幕。
他的名字叫帕堤阿吉力,今年十九歲。
是帕堤尼格的長子,阿麗婭、阿古力同父同母的兄長。
阿吉力文武雙才,能騎善射!
好幾個月前,阿吉力與張龍乾了一架,還險些勝了蘇塵四大保鏢之中,身手最好的張龍。
其父帕堤尼格一心希望阿吉力棄武從文,將來繼任伊吾國君之位。
阿吉力自小聽話且孝順,從沒挨過打,口頭答應帕堤尼格接替國君位,卻沒有放棄習武。
不多時,電報機電波信號指示燈紅綠交替閃爍。
報務員執筆準備記錄電文。
炭筆摩擦的聲音清晰可聞,抄錄完電碼,譯成明文遞向蘇定方:“師長,長安回電!”
報務員分不清回電之人是誰。
施以痛擊,顧好城池,放其歸路,側翼夾擊!
看完十六字電文,蘇定方起身看向兩人,“李旅長、丘旅長!”
第三師的兩位旅長,李孟嘗玄武門九大功臣之一,絕對的猛將和死士。
長孫無忌當初建議由李孟嘗擔任師長,其人資曆足夠,敢殺敢打,忠誠滿格。
奈何在李世民麵前,長孫無忌麵子不如蘇塵大,三十六歲的李孟嘗隻能在蘇定方手下當旅長。
丘行恭,出了名的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