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白青羽便把這兩間鋪麵仔細看了幾遍,包括樓上雅間和後邊的廚房、柴房、雜物間、後邊住房等。
她一邊看一邊在腦子裡設計裝修方案,各種靈感如氣泡般嘟嘟直冒,隨即又否決掉,然後又有無數個新的靈感冒出來。
門麵房是兩層的樓房,進深十五米,算上外麵一米五的街簷和後麵一米寬的屋簷,總進深就有十七點五米左右。
樓梯就橫斜在大堂中間,把大堂分成了前後兩半。樓梯沒有拐彎,直接就通上了二樓。
樓梯下擺著櫃台,一般用於掌櫃或是賬房先生坐在那裡辦公。櫃台旁邊就是通往後麵大堂的門,也是在樓梯下麵。
二樓上去就分成前後兩半,中間通道有六尺寬,也就是一點八米,兩邊各有兩個雅間。
廚房就依附在樓房大堂的後麵,從大堂出去,左手邊就是廚房,四米乘七米的麵積,對於這個食肆來說,已然足夠大了。廚房有窗口通往樓房大堂。
廚房後邊,按理說應該有個八米見方的空院子,但是卻將一半蓋成了隻有半牆的棚房——有點像豬圈,用來堆放柴草和雜物,所以空出來的院子很小,勉強夠一輛馬車出入——還得加上棚房才能回轉得開。
白青羽中不太滿意,覺得麵積太小了點,如果能把五十米的進深轉換成十五米的寬度,那就好規劃了。
不過,條件就是這樣,隻能根據現有的條件來做最好的規劃。
她問“張老板,我看隔壁鋪子也是一樣的樓房,他們是做什麼的?也是飯館嗎?”
張老板忙笑道“姑娘還是彆叫我老板了,您現在才是老板,我是您的掌櫃!隔壁是家雜貨鋪,不是食肆。也是兩個門麵,跟我們這鋪子的樓房是邊在一起修的。”
連在一起修的,那就是說兩家有一麵共用的牆體,也就是說,兩家的房子是同時修建的。那麼,什麼樣的關係會讓兩家同時修建樓房而且還是共用一麵牆?
白青羽趕緊問“隔壁的房主是誰?能不能把那房子給買下來或是租下來?”
張老板道“隔壁的房主也姓白,好像是林太太娘家的什麼親戚。姑娘回去問一下林太太就清楚了。”
白青羽心中一喜,那應該就是白令海家的產業吧?也不知道那雜貨鋪是不是也是白家自己開的。如果是租給彆人開的,倒是不好讓彆人搬走。
她說“你先按照從前的模式經營著,我會儘快把裝修方案設計出來,到時候你就關門歇業,一邊負責裝修,一邊負責替我招聘掌櫃。店小二應該比較好招,就不用提前招聘了。掌櫃不好招,所以一定要提前開始招聘。如果實在招不到有經驗的掌櫃,那就招頭腦靈活、懂得隨機應變的讀過書的人,咱們自己慢慢培訓就是了。”
張老財忙點頭答應。
白青羽帶著秦大山出了門,徑直去了藥鋪買香料。
和盛安藥鋪就在石頭河邊,四個鋪麵都位於主街道上,側麵五十米的進深則與石頭河平行。
有一座寬大的石橋跨在河道上,連通了小鎮的東西兩半,東邊通往西隴縣縣城,西邊通往京都三元城。
石頭河從葫蘆溝流出來之後,在這個平原上的流速就慢了許多,河水也深了許多,兩邊自然就沒有了石頭灘塗,尤其是鎮內這段河道,顯然是經過正經的規劃和修建的,均用大方石條砌起河堤,河堤與鋪麵之間有十米距離,均用石板鋪滿,等於是半邊街道,平整結實,美觀耐用。
這段河麵也有十多米寬,那種兩三米寬的船隻可自由穿行於河道中。
所以,和盛安就把他家這段的河堤稍微改建了一下,船隻從外地運藥材回來,可以直接停靠在藥鋪旁邊的河堤下,搭上跳板就可以裝卸貨物,跟個微型碼頭似的,很方便。
白青羽懷著興奮好奇的心情去河堤上張望了一下,發現這段石頭河兩邊基本上都被改建成了那種可以停靠小型船隻的微型碼頭,她還看到對岸有一艘船正停在岸邊裝載貨物。
向南邊極目遠眺,她也如願看到了那條著名的青龍河。因為有行人和堤柳遮擋視線,看不太清楚,但是可以肯定河麵很寬闊,有那種大型船隻停靠在碼頭。
“走!帶我去碼頭看看!”白青羽興奮地說。既然決定今後要在這裡賺錢,那就要把這裡了解清楚。
秦大山看了一眼她蒙著圍巾的頭臉,點了點,率先向南邊走去“很近的,馬上就到了。”
河堤修得平整漂亮,鋪上了石板,每隔兩丈遠還種著大柳樹,現在還沒有葉子,隻有光禿禿的細枝垂下來,但是看上依然有一種美感。
“這裡被叫做半邊街(gai。”秦大山指著旁邊的商鋪說“因為對著河,所以隻有半邊街有商鋪。另外河對麵也有半邊街不讀jie,讀gai,兩邊合起來叫做小河街。”
“哦?這倒是有趣!很符合這條街啊!”白青羽隨口笑道,扭頭打量起這條小河街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無論是這西半街還是河對岸的東半街,街上很人都很少,可能是因為現在時間還有點早,大約早上九點多,另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今天不逢場,是冷場天。
從主街到碼頭,大約隻有兩三百米遠,中間還有經過一條小街,因為離碼頭近,所以就叫“碼頭街”。從碼頭街到碼頭之間,還有大片的房屋建築,但是修得雜亂無序,沒有形成街道,隻有無數條小巷蜿蜒交織,屬於標準的貧民區。
碼頭確實有點大,足有五百米長短。
青龍河與石頭河交彙處,有個很大的天然繳形水灣,水流在這裡變得安靜平緩,哪怕有石頭河的水注入其中,並把這個河灣從中間分成了兩半,但是這裡的水也依然顯得平緩,特彆適合船隻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