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寶對他們的話不感興趣,就是有點好奇,這個小姑娘的裝扮明顯和那個男人男人不同,再加上彈幕還有剛開頭的廣播聲。
“這個……不會就是剛才那個博物館裡麵走丟的那個玉壺吧。”
“應當是。”鳳寶緊跟著道。
周葭看著他們說“沒錯,就是剛才那個小玉壺。”
“那東西怎麼可能變成人,莫不是妖物!”
還是有不少百姓也是這麼認為的。
周葭道“這不是妖,這是人演出來的啊,換個詞說是文物擬人。和你們所說的那個妖還是有很大區彆的,所以不要混為一談!”
她說的嚴肅,百姓們聽了她的話也少有反駁的。
隻是,在看到小玉壺委委屈屈抱著男人喊家人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天幕下的所有人心裡都是一酸。
尤其是在她在說自己迷路時,大家眼裡的心疼更甚。
但是最讓難受的,還是彈幕上對於短片內容的解答。
嬴政看著彈幕,神色愈發冰冷,雖然下麵的臣子們也沒有多說什麼,但是每個人的眼裡都毫無溫度。
小玉壺所說,不隻是針對她,還有那些沒能歸家的所有文物的心聲。
“原來……彆的文物,是被裝在箱子裡帶走的啊。”
百姓們看著彈幕喃喃自語,憤怒過後便是屈辱,火氣蹭蹭蹭往上漲。
“廢物大清!”受周葭影響,百姓們將矛頭直指大清,至於為什麼不說罪魁禍首英……
敵人可惡,但是懦弱的朝廷也更讓人氣憤。
但是,大清多數皇帝如今被罵也沒有多大的反應,反正周葭也成天罵,罵一頓又不會少塊肉。
劉徹盯著屏幕,隻在評論留下兩個字周葭說過含義不怎麼好的語氣詞【嗬嗬。】
像是為了和他匹配,李世民也跟著發了一條,【哼。】
周葭看著他們的評論,算了算後麵的帝王演練時間,在心裡給大清的皇帝們點了根蠟。
五個小家夥看得腮幫子鼓鼓的,圓圓的眼珠裡麵也能看到怒意。
“好了,小孩子現在不要多想,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周葭在五個小家夥的頭上都來了一下。
小小年紀的,所作所為還是要符合一下自己的年齡的,不能總是這麼早熟啊。
【兩人坐在長椅上,男人將自己的吃食遞給小玉壺,說她要是想要回去的話,自己拿護照買個機票就好了,可是小玉壺說自己沒有,不能買機票被抓住,她身上還有很重要的任務的。
小玉壺吃了口食物,抬頭的一瞬間就看見男人奔跑離開的背影。
超市裡,男人正在查看貨架上的商品,卻覺得自己手上的籃子一重,低頭,小玉壺四處飛奔把自己想要的東西放到籃子裡麵。
男人疑惑地問“拿那麼多茶葉乾嘛啊喂!”
街道上,小玉壺跟著男人在派發傳單,小玉壺這才得知,他是為報社拍攝照片的。
隻是人來人往的,大多人都不願意去看傳單。
小玉壺拿著相機玩,拍攝照片。
此時,小玉壺也知道了他的名字——張永安。
張永安嫌棄小玉壺的嘴總是閉不上,小玉壺有些心虛,不說了。
張永安還沉醉的拍攝著周圍的風景,小玉壺眼看著要下雨了,立馬拉著張永安就要離開。
相機放在桌子上,小玉壺好奇地拿著攝像機給自己拍照,覺得好玩,任由閃光燈閃著自己的眼睛。
轉眼,張永安再次在街道上派發傳單,和上次不一樣的是,這一次很容易就有人接了傳單查看。
張永安翻過傳單一看,隻見每張傳單上都有不同的塗鴉,是小玉壺的傑作。
他扭頭一看,小玉壺坐在長椅上抱著自己的包袱睡得正香。
鏡頭一轉,張永安抱著枕頭從自己的房間裡麵走出來,小玉壺目光灼灼看著他,蹦蹦跳跳睡到了床上。
此時她也想起來了,自己以前在博物館見過張永安,那時候他在幫彆人扛東西,就問他會不會也會寫新聞上新聞。
張永安說自己瞧不上,小玉壺卻說“可舉起筆杆,麵對俗世烽火,替弱勢群體說話這件事情,你不覺得很酷嗎?”
張永安意外,怎麼她突然這麼有文化了,小玉壺偷偷嘟囔說,是在他的筆記裡麵看到的。
小玉壺坐在草地上凝望著家的方向,張永安在她的身邊坐了下來,小玉壺高興地跑向遠方,張永安站在原地,刷到了博物棺的遺失告示。
“博物館真的丟了一盞玉壺,她沒騙我。”
夜晚,張永安看著下麵的聯係電話,有些糾結。
他回想到了之前。
“對了,我們初遇那天,你為什麼要叫我家人啊。”
“是哥哥姐姐伯伯阿姨爺爺奶奶們說的,他們說,黑眼睛,黃皮膚,能聽懂我說話的就是家人。”
“你就不怕我是壞人?”
“哥哥姐姐伯伯阿姨……”
“好了快說……”
“他們說,家人,是血脈相連的同胞,就像唐大馬和唐小馬,就像壺身和壺蓋,她們說,隻要遇到了家人,我就安全了。我要相信他,而且他肯定會幫助我回華夏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回頭我就給你賣了。”
黑暗中,張永安在手機上點了下去。
“你不會的。”小玉壺堅定的聲音響起。
畫麵一轉,小玉壺一臉驚恐地從床上坐起,門被敲得砰砰作響。
張永安背著包,淺笑道“走,回國!”
小玉壺呆滯片刻後很快反應過來,滿麵笑容看著他。】
[啊啊,小玉壺真的好可愛啊]
[算是個黑戶,壓根沒有護照和機票]
[外國人驚歎於他們的精美,誰又敢直麵他們的來曆]
[玉壺運送過程中要裝茶葉防止磕壞,小玉壺是在為回去做準備]
[茶葉,運送瓷器的時候內外墊茶葉防止顛簸損壞瓷器]
[謝姐,這裡船帆發布出去,後麵發出去了]
[大英博物館有一個瓷枕,上麵寫了家國永安!]
[家國永安啊,我真的哭死]
[北宋,磁州窯珍珠地“家國永安”熙寧思念枕,大英博物館藏,熙寧是北宋宋神宗繼位後的年號,麵對當時朝野內外的種種弊端和危機,宋神宗大膽啟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力圖強國富民,熙寧四年,政事神宗對變法最為支持的時候,瓷枕傳遞出來的是當時人們對於家國昌盛、安寧富裕的一種最深切的祈盼]
[她是玉壺啊,你見過壺嘴是閉上的嗎?]
[誰家正經小茶壺最是閉上的啊]
[小玉壺怕雨,茶葉會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