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柱把麵包車停在了縣圖書館門口。
他拿著書走了進去。
進去才發現,圖書館比他想象的要大。
大概有四五百平方米。
東邊是書架,西側是桌椅板凳,供讀者閱讀。
圖書館的人不多,大概有十來個人,幾個老漢在看書,還有幾個像是考研或者考公的年輕人。
王鐵柱放輕腳步,逐個書架尋找,最後在醫藥書架上找到了三本《傷寒論》。
一本是注釋版。
一本是橫版。
還有一本是豎版。
王鐵柱拿起三本書找到一個桌位坐下,掏出他從李尚往那裡買的《傷寒論》。
四本書放在一起。
先拿出注釋版的《傷寒論》翻開,然後翻開李尚往家傳的《傷寒論》。
前言一模一樣,沒有一點差彆。
然後第一卷有兩章內容,一辨脈法,內容一字不差。
第二章平脈法,也沒有任何差池。
當他打開第二卷,突然愣住了,注釋版的《傷寒論》第一章內容是傷寒例。
而李尚往家的那本《傷寒論》第一章開篇竟然是一段話。
確切地說是醫聖寫給後代的一段話。
告子孫書:
醫為小術,雖不是賤業,亦不入流,但醫術救人,終究為善。
為善即為大道,可作子孫萬代傳承。
《傷寒論》上部傳世,造福天下蒼生,人人可學。
但下部《傷寒論》隻傳吾子孫後代,學會下部,可謂醫聖,受人尊敬,享無上榮光……
王鐵柱看到這裡,停下來。
仔細琢磨話裡的意思,很快就明白了,市麵上的《傷寒論》應該算是上部,隻要認字,就能學習。
而且一經傳了出去,任何人都能學。
但李尚往家的《傷寒論》是下部,學會就是醫聖。
他忍不住感歎,就算是貴為醫聖,終究還是有私心的。
他在為子孫後代謀取功名利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