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慶府守備匆匆離去,王寧近段時間連戰連捷,也讓他早就奪取了足夠的功勞,如今升遷就在眼前,自然要好好的籌劃一番。
洛陽守備如後世一般一正兩副,他獲得副守備一職已經非常出乎意料了,當然也離不開王寧等支持。
可以說他想坐穩甚至往上爬,王寧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這也是王寧一句話,他就趕緊慫的原因。
若是王寧打得好,他在洛陽就能坐得穩升得快,若是王寧撂挑子,恐怕他就要坐冷板凳了,大老板什麼性子,好用的使勁用,不好用的找個由頭砍了。
再說同樣是守備,懷慶府守備可沒法和洛陽守備相提並論,算是上司機構,他這個守備不過六品,洛陽副守備就是從五品,守備更是五品。
武職升遷非常難,五品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再往上就是都指揮僉事,幾乎等於正千戶了,千戶那可是世襲罔替的,普通人想要做這個位置不容易的。
懷慶府守備也不過是相當於百戶而已,也就是正六品,王寧這團練算是從七品,差點就不入流了。
這一次絕對是連升三級,當然王寧的功勞是足了,唯一的擔憂就是年紀。
想做守備可不簡單,各種要求不少,功名可不容易考。
與明初不同,軍功封爵都很多,這個時代朝堂臃腫,各種文人定下的規矩已經讓朝堂不堪負重。
武官見文官要跪的時代,王寧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如今頂著團練一職,不願意去武陟就是因為見文官要跪的,他膝蓋不好,醫生建議保持堅挺,不能跪拜。
“抓緊時間訓練,地盤大了問題也來了,想要守住,區區萬人是萬萬做不到的。”
董蘇岩深吸一口氣,一般的縣衙隻有衙役,說實話那都不算戰力,懷慶府有多少縣,有六個。
“大人放心,我們定當抓緊時間。”
王寧一想,不能坐以待斃了,必須儘快增兵才行。
“招兵買馬不一定要在這裡,周圍都可以。”
懷慶府周邊流民不少,如今寧安莊可是仙境一般的存在,沒有人不願意來這裡居住的。
安全還能有源源不斷的食物,這個時代尋遍整個周邊也是沒有的,
“大人,招兵買馬容易,良家子也不少,如何安置,若是如之前參軍可得10畝良田,恐怕我們很難維係。”
董蘇岩有些擔憂,畢竟一下子招兵幾萬,土地不夠分的。
“岩哥,眼光要長遠一些,知曉這武陟有良田幾何不,足足八百萬畝,可以招兵買馬多少,你可曾算過。”
咕嚕,周圍不少人都紛紛咽口水,如此之多的良田還真就可以讓寧安莊安心。
“明白了,入冬之前定然擴大招兵。”
王寧卻很是擔憂,李自成可不是拓養坤等人,此人一向心狠手辣,慣用流民充當炮灰。
而今冬此人必定出來,到時候免不了一場大戰,還有那建虜也是如此,這個機會沒準會被其抓住。
“不知道守備是否聽出我的意思,希望他可以儘快準備吧。”
之前閒聊王寧隱隱約約透露李自成行蹤,若是聽進去洛陽或許有些機會,若是沒聽進去可就麻煩了。
短暫會議結束,各自開始準備起來。
工業城的建造提上日程,寧安莊的修葺也提上日程,土牆拆卸之後泥土可是好東西,裡麵的含硝量非常高。
與拓養坤一戰,王寧這邊的消耗非常恐怖,炮擊兩天,光炮子就打出去一萬,火藥就更加可怕了。
風靈箐突破之後在鞏固境界,王寧也在安靜修煉,打敗拓養坤得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氣息,王寧一直就沒鬨明白。
為了搞清楚,他找到風老頭。
結果風老頭非常震驚,細細檢查給了一個答案,那就是王寧得到了一縷氣運,人皇氣運傳說中的龍氣,雖然非常淡薄,卻妙用無窮。
為此王寧激動了好些天。
寧安莊大型磚廠如今一日可燒製近百萬磚頭,在俘虜的運送下寧安莊修葺非常勝利。
繳獲的馬匹救治了不少,活不了的做了肉食,王寧的軍隊夥食非常不錯,一日三餐最少有一頓肉。
俘虜那邊出乎意料的安靜,很多俘虜如今趕都趕不走,每天白麵饅頭加肉湯,這都趕上神仙日子了,誰還願意去做流寇?
寧安軍待遇好,可以前並不怎麼招兵買馬,這次招兵消息傳出,董蘇岩僅僅花了不到三天就招兵八千,寧安軍一時間增加到一萬八千人。
條子遞到王寧手裡,王寧立刻下令,組建兩個旅。
一旅董蘇岩二旅王金,副將分彆是報上來的陳衝陳楊,這陳衝也是老人了,當初跟著田言下來的,作戰勇猛。
至於團長,王寧沒有過問,開戰之後自然就能知曉了,對下麵人的了解,王寧遠不如董蘇岩和王金的。貿然亂點鴛鴦譜容易出事情。
搞定這事王寧有閒了下來,上午王寧去學院上上課,下午各處巡查一番,晚上煉丹修煉。日子過得也算是充實。
修城這件事,陳涼席在做,為了讓寧安莊真正可以固若金湯,他嚴格執行王寧的命令,深挖地基,下麵更是用水泥混合石子沙子抄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大人這設想當真駭人聽聞,若是成功,建虜都要哭。”
“可不就是,老夫也算是見多識廣了,可如此安排也是第一次見。”
田言極為認同,王寧工業城圖紙他看過,竟然單獨劃出一塊地給他,這塊地作為學校用。
這等大手筆莫說見了,就是聽都未曾聽聞的。
自古上學都是富家子弟,匠人少有,明一朝算是特例,但也不多,專門為匠人建造學校,那是千古未有的。
“先生日後定然桃李滿天下。”陳涼席有些羨慕的開口。
“你也定當青史留名,若是大人計劃成功,建虜將會無從下手,作為實施者必定成為名人。”
兩人相互吹捧了一番,卻沒有想到王銀領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