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民的歡呼聲並沒有持續太久便漸漸平息下來。各大報紙紛紛開始發表文章,其中一篇由王寧撰寫的文章引起了廣泛關注。
該文深入剖析了這場戰鬥的深遠意義,並對其重要性給予了高度評價,但同時也指出了未來所麵臨的重重困境。
“這場勝利不僅提振了我們的信心,更喚醒了沉睡中的天宮。天宮猶如蘇醒的雄獅,它的覺醒將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但這些困難隻是暫時的。”王寧在文章中強調道。
他進一步指出,天宮接下來很可能會采取一係列應對措施,而首當其衝的便是與妖族聯手共同對抗華夏。
妖族的確極有可能發動攻擊,但也沒什麼可怕的。畢竟,我們和妖族已經交手無數次,對他們可謂是了如指掌。
妖族的生育率極高,往往會采取人海戰術來打持久戰、消耗戰。不過,我們隻需堅守不出,絕不主動進攻即可。
因為我們有伏羲留下來的精妙陣法守護,妖族根本無法攻破。他們耗不起,最多堅持個十年,就得認慫撤退。
而在這寶貴的十年裡,我們要充分利用時間,全力清剿華夏境內的所有妖獸,並大力發展農耕業和科技產業。
十年後,當妖族撤兵時,局勢便會進入僵持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王寧所寫並非大明王朝推崇的八股文,那種文體不僅老百姓讀不懂,連許多讀書人也難以理解。
到那時,華夏已具備一定實力,可以展開局部性的反擊行動。然而,這個階段將會相當漫長,或許需要花費百年之久,亦或千年,甚或是數千年來維持這種僵持局麵。
“在這個階段,雙方會不斷的摩擦,都在不斷的發展,尋求各自的發展路徑,這個時候華夏需要穩住,穩抓穩打,各處陣法基地市會成為拉鋸戰的核心,傷亡也會擴大,但大家不用擔心。”
“這個時間段是積累,為最後的決戰做積累的。”
王寧洋洋灑灑數千字,將接下來的戰局分析的非常到位,大有論持久戰的味道。
實際上,這完全是王寧抄襲而來的觀點。如今的妖族與後世的倭奴國之間存在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倭奴國地域狹窄、人口稀少,而妖族則頭腦愚笨。倭奴國自以為是、狂妄自大,妖族亦如此。總之,王寧的核心思想在於認為能夠取得勝利,但這需要時間的積累。
人族的衰弱已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是王寧本人也無法否認。然而,人族的發展速度極快,擁有極高的智慧,這同樣也是不可忽視的事實。
在發展和運用智慧方麵,世間所有種族聯合起來也難以與人族抗衡。
“這篇文章一旦問世,恐怕民眾早已熱血沸騰。其中的分析簡直是深刻透徹,將妖族的優勢以及我華夏的優勢都闡述得明明白白。”孫傳庭喜形於色,儘管使用的是白話文,但這無疑是一篇相當出色的策論。
仔細地剖析敵我雙方所處的形勢,深入地探討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局勢走向,這整個過程都毫無誇張、吹噓的成分存在,十分公平、客觀。
不得不說,這樣一篇鞭辟入裡的分析報告,可以稱得上是舉世罕見的絕妙國策了。
“孫閣老啊,你這次可真是撿了個大便宜呀!能擁有如此出類拔萃的學生,你日後必定能夠輕鬆地流芳百世啦!”
洪承疇滿臉豔羨之色,要知道,曾經孫傳庭還隻是他手底下的一員呢,那時他貴為總督,而孫傳庭僅僅是其麾下的一介巡撫而已。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孫傳庭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當朝國師。
“你也不必如此眼饞嘛,畢竟你可是他昔日的頂頭上司喲。”孫傳庭的這番話語明顯另有所指,洪承疇的確曾是王寧的老上級這不假,但過去的他對王寧並未過多關照。
事實上,一直以來都是王寧反過來處處照應著他,如果不是因為這樣,恐怕洪承疇早就性命不保咯。
“你呀,就彆再拿我尋開心啦,當時的實際情況究竟怎樣,你心裡跟明鏡兒似的。”
洪承疇心情低落,心中暗自懊惱,如果當時能夠對自己稍加關照,或許今日的局麵將會完全不同。
然而,孫傳庭卻嘿然一笑,帶著幾分得意地說道:“在這方麵,你可比不上我。”
洪承疇聞言,立刻反唇相譏道:“難道你是因為眼光獨到才這麼做的?哼,明明就是貪圖陛下的兵器罷了。”他深知孫傳庭的為人,絕不會輕易讓對方占到便宜。
孫傳庭聽到這話,頓時愣住了,因為許多人都在背後議論紛紛,稱孫傳庭乃是大明朝最大的奸臣。
這個家夥不僅騙取了王寧的兵器,還借此當上了國師。麵對洪承疇的指責,孫傳庭隻是嘿嘿一笑,反駁道:“有本事你也試試看啊!”
對於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他並不後悔,甚至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為明智的決策之一。
回想起往事,孫傳庭不禁感慨萬分。當初潼關堅守已經無望,李自成的勢力如日中天,異常強大。就在那個關鍵時刻,王寧主動與他們取得聯係,孫傳庭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畢竟,在生死存亡之際,任何可能的轉機都值得一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想到事情竟然發展到如此地步,師生關係已然確定,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不留神竟然成為了國師!這運氣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啊!想必會有無數人羨慕不已吧。
要知道,大明朝那些老臣們,隨便挑出一個來,都比孫大炮厲害得多。然而最終,孫大炮卻當上了內閣首輔,還成為了人皇的老師。
"哈哈哈!老孫,你這是惱羞成怒了嗎?"
"確實如此。"孫傳庭並未否認,他的確是被激怒了。
當初,他的確是算準了王寧,因為王寧手中握有實權。而且他也看出來王寧需要名聲和靠山,而他的身份恰好符合要求。
"不得不承認,你老孫的運氣真是好。"洪承疇不禁心生羨慕之情,這樣絕佳的機會實在難得,偏偏就讓孫傳庭給碰上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華夏的百姓們深深陶醉在王寧的文章裡,原本內心的浮躁也逐漸消散無蹤。
危機到此時才剛剛開始降臨。整個華夏大地陷入一片沉靜之中,這是華夏人特有的品質,他們麵對困境時總是如此,沉默並不意味著等待死亡,而是一種積聚力量、準備爆發的表現。
“百姓們非常冷靜,人皇的威嚴已經深入人心,他對未來戰局的判斷也已清晰明了。”
“確實如此,接下來我們隻需按照策論中的思路前行即可。連普通百姓都能明白這策論的合理性,我們更應沉住氣。”兩人相互調侃了幾句後,便開始研討起王寧的策論來。
隨著閱讀的深入,他們心中愈發感到驚愕。王寧的策論思考得極其深遠,不僅對天宮的狀況分析得鞭辟入裡,而且還精準地把握住了局勢。
在短時間內,天宮不太可能全麵介入戰爭,而最佳策略則是聯合妖族。妖族作為人族以外最為強大的勢力,如果能夠拉攏過來,必將成為一股重要的助力。
“妖族是我們的世仇,天宮一定會拉攏,隻是不知道會有多少妖族選擇天宮。”
洪承疇很是擔憂,如今華夏太需要時間發展了。
策論之中已經分析的很清楚,現在的華夏根本不是妖族的對手,這個時候華夏需要穩住。
穩住的前提就是敵人在承受的範圍,不然很容易崩潰。
“要是天宮出現一點變局就好了,這樣我們就能有更多的時間了。”
兩人都一臉的苦笑,這件事顯然是不現實的。
“還是不要想那些了,現在還是想想如何儘快的讓自己強大起來。”
“也是……”
……第四城,王寧的狀態慢慢變好。
這一次受傷不重,自身的問題卻不小。
強行壓製突破,遏製雷劫,此時境界已經壓製不住了。
“王寧,天宮有了變故。”
“天宮?”
人皇碑的話讓王寧微微一愣。
“不錯,我感受到人皇的氣息。”
“人皇的氣息,人皇不是不相見的嗎?”
人皇碑神情凝重,還帶著幾分嬰兒肥的。
“是!到我的的確確是感受到了人皇的氣息。”
喜歡我在明末修仙請大家收藏:()我在明末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