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美,鄉中水,
親不親,故鄉人!
三輛五十鈴軍用卡車,緩緩的在鄉間小路上穿梭,塵土飛揚、黃沙滿天,冒充偽軍的孫長生他們卻濕了眼眶…
小翠躲在後麵的車廂裡麵,望著眼前的土路沙丘、樹林河流,還有乾旱枯萎的蘆葦叢,兒時的記憶撲麵而來:
是啊,這是我們從小長大的故鄉!
記憶裡兒時的家鄉,垂柳白楊、梧桐飄香,荷紅葦綠、蛙鼓蟬鳴,在白洋澱的河水中,嬉戲遊泳、捕魚捉蝦,白天偷棗、月下偷瓜,一年四季、花開花落,有著無儘的趣事與歡樂。
然而隨著軍閥混戰,烽火四起,日寇入侵,遍地狼煙,美麗的家園已經被戰爭破壞的千瘡百孔,被鐵蹄踐踏的滿目瘡痍,與之前的模樣相比,仿佛隔世了一般…
戰亂中僥幸存活的人們,同樣是有著天翻地覆的改變,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又有多少人流離失所、三餐不飽。
短短幾年間,小翠最是感同身受,落差猶如天上掉到地下一般,從地主老財家裡的大小姐,淪落為四處飄零、無依無靠的遊民,馬保長死了,家也沒了,唯一值得眷戀的,是馬大元一家人和孫長生。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吃飯用碗,炒菜用鍋,轉眼間馬保長和馬萬三已經死了將近四年了,馬小翠此行的目的,就是來祭奠一下她亡故的至親。
卡車浩浩蕩蕩的開進了馬村村口,引來了許多村民的圍觀和議論,當看到小翠從車上下來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驚呆了。
村裡的老者說道:
“原來是小翠閨女啊,你怎麼坐在皇軍的大卡車上了?自從你們殺死了劉霸天,燒了馬家大院,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年!”
小翠拉著老者的手說道:
“馬老伯,村民們過的都還好嗎?我們拉來了一車的糧食,先讓村民們充充饑,就在村頭搭建一個粥棚,勉強能撐上一段時間!”
馬老伯激動的說道:
“小翠啊,你就是那《水滸傳》裡的及時雨宋公明呀,今年大旱,糧食絕收,村民們都遭了災,眼看秋收無望,漫長的冬天還不知道怎麼熬過去,你竟然送來了糧食!”
村民們也紛紛誇讚道:
“馬保長算是積了陰德了,生了你這麼一個好閨女,馬家得罪了日本人,遭受了劫難,現在想想都令人痛心和惋惜。”
聽到這裡,小翠內心就像被針紮了似的疼痛,淚水不由自主的流淌了下來,孫長生見狀,急忙向前好言安慰,並讓王留下拿來了大量的元寶和紙錢。
昔日輝煌的馬家大院,現在已然是殘垣斷壁、荒草叢生,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望著從小長大的家,小翠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嚎啕大哭,跪倒在院子裡…
孫長生和王留下則在院子裡焚香燒紙、祭拜亡魂,也有很多村民自發的加入祭拜的儀式當中,緬懷和超度這些年死在日軍屠刀下的亡魂。
驚天地,泣鬼神,哭爹喊娘之聲不絕於耳,一番悲天憫人的祭祀完成以後,小翠已經哭成了淚人,孫長生把她攙扶起來,因為有事在身,向村裡人辭行要走。
馬老伯苦勸不住,隻有叮囑道:
“我看你們身穿製服,乘坐卡車,想必是有任務在身,老朽在這裡也不便挽留,隻是小翠是個好姑娘,我就把她交給你們了,無論何時何地,這裡永遠是她的娘家,娘家人的大門永遠為你們敞開!”
孫長生點頭答應,小翠淚眼婆娑,一陣寒暄過後,眾人在村頭揮手告彆,車上的大米已經清卸乾淨,在鄉親們的眾目睽睽之下,三輛卡車緩緩的駛離馬村,揚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