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銘在縣衙與縣令和主簿談了很久,很多。
結果倒好。
兩位大人大手一揮,將所有事務全權交由他負責,甚至連那十九副蕭鐵甲也一並給了林一銘。
這一下。
林一銘可是頭疼不已!
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不計其數!
按照常理,理應優先安置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
可林一銘等不了。
無論是搶親行動,還是應對蕭天傲接下來可能采取的種種手段,人,兵,器才是最為重要的。
從縣令那裡,林一銘了解到當前蕭景所擁有的兵種共有三種,分彆是刀兵、騎兵以及弓箭兵。
其中,蕭景以強大的重騎兵聲名遠揚於七國間。
刀兵和弓箭兵則屬於步兵範疇,一個擅長近戰廝殺,另一個則精通遠程攻擊。
至於騎兵,則分為重騎和輕騎兩種類型,這便是蕭景軍隊的兵種配置。
其他六國的情況大致相同,隻是各國對於不同兵種的重視程度略有差異罷了。
“李健,你組織人以縣令的名義,招兵!越多越好!有意當兵者,每戶發一榮譽文書,優先享受縣令的賑災銀!”林一銘朝李健吩咐道。
“恩公,什麼是榮譽文書?”李健不解。
“就是由縣令大人頒發的榮譽證明文書,以後縣裡凡是有什麼好事情優先考慮這些家庭。”林一銘解釋。
李健聽後,心中頓時明白了過來,他覺得這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
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恩公,年紀有沒有限製,性彆有沒有限製!”
“年紀必須成年,如果是家中獨子就不要,必須給家庭留下香火,這可是九死一生的活計,上限……五十歲吧!性彆不限。”
“恩公,這年紀會不會太大了點。”李健疑惑反問。
“還有後勤,做飯,照看糧草等等,人是要越多越好。”
目前隻能依靠和平縣這點人,如何人數才能最大化,這才是最主要的。
“恩公,好!”李健立刻開始行動起來。
李健開始召集單明等人,在和平縣內張貼了大量縣令招募事宜。
詳細說明了當縣兵的種種好處,特彆強調了每戶發放榮譽文書和優先享受賑災銀的優惠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