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扶搖好說歹說,這是實驗性武器,未得聖旨不得外泄,又解釋了一番就算留下大炮,這固原鎮也沒有合格的炮兵,什麼炮位目測、射擊諸元計算等等可不是幾個戍邊大頭兵搞得定的。這位高總兵才算是勉強打消了念頭。不過經過一番扯皮後,這位高總兵和許扶搖的關係倒是大為改善,大抵知兵的高大人立馬認識到這些新式槍炮在持城而守時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二十裡外炮轟敵營,一裡內槍槍致命,這大殺器簡直就是堅城固守戰術的絕配!而許扶搖在這個世界折騰出劃時代的熱兵器首次得到了高層“專業”人士的認同,心下難免有些小小得意。於是一方懇切表態要馬上上奏天子懇請劃撥火器,一方謙虛表示回京後進一步完善設計,增加產量確保供給,雙方關係急轉直上。
空前熱烈氣氛中,特戰營押解著近五百蒙古俘虜和千匹戰馬等繳獲雄赳赳出了固原。待隊伍行遠,親自相送的三邊總製鄧惠玉笑問“高將軍何以對這賈府小公子前倨後恭?”本是想揶揄一番。卻不曾想那向來粗野傲氣的高大軍卻沉思良久道“戰爭之法,攻守之道,或因此子而易也!”
五月初,寧夏大捷的喜報便傳到了賈府,寧榮二府處處張燈結彩,人人喜氣洋洋。賈母王夫人等一眾主子們眼見家族中興有人,自是眉開眼笑;寶釵黛玉等一眾閨閣知寶玉終成大器,亦是各自歡欣;有子弟隨寶二爺出征的家奴仆婦們期盼自家孩兒歸來掙得官身賞賜,自然翹首企盼;便是那些聽聞兒郎戰死沙場的家屬,亦知賈家早已備好厚賜,直待消息核實便下發,雖不能換得親人重生,卻可保身後父母衣食無憂。
總之這次特戰營歸京,上到天子貴妃下到仆婦莊農,俱是高度關注,真心企盼。五月二十五日,特戰營抵達神京明德門,卻見忠順王爺領著一眾文武侯在此間。一番拜見寒暄後,許扶搖才知曉了京裡的難處。
按說區區五百人赴邊疆支援,屬於常規守備調動,連“出征”都算不上,皇帝的本意也就是派點人去試試新式火器在實戰中能否發揮作用罷了。因此縱使打了勝仗回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兒,更何況被許扶搖乾掉的這支韃靼人也不是什麼正經可汗,不過是一大幫牧民糾結在一起準備南下打打秋風罷了,其匪首奚歡連“大汗”都稱不上,因此這仗主打一個“師出無名”,在廟堂看來勝利也來的莫名其妙,禮部兵部皆是全無準備,更不用提如戲文小說裡描寫的弄一套“天子郊迎”的儀式了。但這次“實驗性調動”又被許扶搖整出了新花樣和新高度,以區區五百特戰營軍戰五千蒙古騎兵,碾壓性大勝不說,還擊殺了敵酋各部首領,誅敵兩千餘,俘虜五百人,繳獲馬匹一千多匹,就這戰果而言,便是數十年前征發大軍北征也沒有這麼豐厚。許寶玉扶搖大公子這次整出的動靜實在是太大了點。這下禮部兵部都犯了難,若低調地草草令特戰營交接歸營吧,實在是寒了將士們的心,但若大張旗鼓郊迎祭祖獻俘吧,又於禮不合,就好比後世一個邊防派出所搞出了點成績,非得拉到天安門廣場走紅毯鳴禮炮一般多少有些逾製了。
最後朝會上扯了兩天皮,皇帝金口獨斷,整了個折中方案出來。不搞郊迎,著忠順王在城門迎接犒軍。不祭太廟,直接遊街獻俘。許扶搖略想了想,也就理解了皇帝的想法,畢竟幾十年來諾大神京城都沒有搞過獻俘了,便是當今登基以來恐怕也是頭一次,搞點活動對穩固皇權,彈壓外使都有好處,唯一作難的便是這仗打得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罷了,想必一乾外國使節忽然聽說神京城要搞什麼“獻俘”都一臉懵逼,這不承平已久,特麼沒聽說中國對誰宣戰啊?也沒聽說京裡征發大軍出城啊?怎麼就突然整出來這出“獻俘”呢?俘虜的誰啊?
不理皇帝到底怎麼想,許扶搖這裡焚香跪接了聖旨,便在城外紮下營來,自有禮部官員對諸將進行培訓,還重點對俘酋不登(正是那位偷營不成反被擒的)開展了一期緊急培訓。
二十六日一早,許扶搖令特戰營將士們整肅隊伍,卸下子彈,將一眾俘虜白繩縛腕,交由禁軍管束。
這日朱雀大街早已連夜淨街灑掃,天光未明大街兩側早已擠滿了百姓。衣甲鮮明的禁軍、五城兵馬司、各府巡檢等人矗立道側,不時以靜鞭抽地,維持秩序不亂。
眾百姓等候良久,終於迎來了明德門大開,當先一名少年將軍騎著一匹沒有絲毫雜毛的雪白駿馬踏進城門。隻見這小將軍麵如秋月,雖有風霜之色難掩玉潤之姿,鬢若刀裁眉如墨畫不怒而自威,含笑而凜然,頭襲藏青逍遙巾,身著皂黑棉麻新軍服,雖無片甲在身,卻籠襲驕悍肅殺之氣。他身後數百騎兵俱是一般皂黑服色,均未著甲,也不持刀劍,隻是人人在背負著一杆散發出幽幽藍光的新式火槍。這支隊伍衣甲遠不如兩側維持秩序的禁軍那般鮮亮,但即便在馬上也是行動間整齊劃一,安靜沉默,自有一股凜然不可輕辱的氣勢在身。百姓中有那久經行伍的,見狀自是大聲喝彩“好一支強軍!”,其餘不明就理,卻也知道跟著起哄總是不錯的,於是在眾人的歡呼讚美聲中,特戰營將士昂首挺胸地進入了神京城。
出身禁軍的戰士雖老於行伍,但這種凱旋而歸受萬民擁戴的體驗卻是頭一次,老實說禁軍在京裡的名聲並不好,不說軍紀鬆弛,但和地方屢屢衝突,橫行無忌卻是跑不了的,平日裡禁軍們“享受”到的貴人或百姓的眼神要麼是不屑鄙夷,要麼是畏懼疏離,何曾被這般真心擁戴,豔羨的目光洗禮過,這個年代從軍講究的是一個“當兵吃糧”,隻在此刻,這些老兵油子們才從百姓的目光中體會到了“軍人的榮耀”。非禁軍出身的少年們感受又有不同,他們本是地位低下的奴仆,最初隻是應主家的要求稀裡糊塗地進了這所謂的特戰營,在這裡接受訓練,學習文化,在自家“寶二爺”的熏陶下算是這個時空第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人,此番戍邊殺敵回來,感受到榮耀興奮之餘,卻更是堅定了隨自家公子征戰學習的信念。
喜歡眾神矚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眾神矚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