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媽率先發言:“垃圾分類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咱們都習慣了一股腦兒扔,一下子要分開,能行嗎?”
孩子笑著解釋道:“大媽,其實不難的。咱們可以先準備幾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彆標上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一開始大家可能記不住,咱們就多互相提醒。慢慢習慣了就好。”
另一位大叔撓撓頭問道:“那這些分好類的垃圾,咋處理呢?”
周勝接過話茬:“大叔,可回收物可以定期賣給廢品回收站,還能賺點小錢。有害垃圾就聯係專門的處理機構來收。廚餘垃圾的話,如果大家願意,咱們可以在院子角落弄個小型堆肥箱,發酵後可以當花草的肥料。其他垃圾就正常處理。”
鄰居們聽了,紛紛點頭表示可行。這時,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說道:“那種花種樹呢,種啥好呀?”
林悅笑著說:“咱們可以種一些好養活又美觀的植物。像月季花,花期長,顏色鮮豔;還有桂花樹,開花的時候滿院子都是香味。另外,也可以種些綠蘿、吊蘭之類的室內植物,放在家裡還能淨化空氣。”
王叔一拍大腿:“行,就這麼定了。種花的地方,就選院子兩邊的空地。大家沒意見吧?”眾人齊聲表示沒意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下來,大家開始討論起雜物棚的具體搭建細節。有人提出雜物棚的大小要根據院子裡雜物的總量來確定,也有人建議雜物棚要做個防雨防曬的頂棚。孩子認真記錄著大家的建議,說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我們綜合一下,爭取搭建一個實用又美觀的雜物棚。”
在討論過程中,有個鄰居突然說道:“周勝啊,你們公司搞的那些國際項目,肯定需要不少專業人才吧?”
周勝點頭道:“是啊,像海洋生態保護項目,需要海洋生物學家、環境工程師;還有科技應用方麵,需要計算機專家、數據分析專家等等。”
這位鄰居接著說:“我家孩子正好學的是環境工程專業,以後畢業了,能不能去你們公司實習啊?”
周勝還沒來得及回答,孩子就笑著說:“當然可以啊,叔。我們公司一直很歡迎有專業知識,又對可持續發展有熱情的年輕人。到時候讓弟弟把簡曆發給我就行。”
鄰居高興地說:“那可太好啦,這孩子一直對環保事業挺感興趣的,要是能去你們公司實習,肯定能學到不少東西。”
王叔在一旁打趣道:“嘿,你這可算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啊。不過話說回來,周勝,你們公司對人才有啥特彆要求不?”
周勝思索片刻說道:“王叔,除了專業知識過硬,我們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責任心和團隊協作能力。像我們在國際項目中,要和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沒有責任心和團隊精神,項目很難推進下去。”
孩子補充道:“而且還得有創新精神。可持續發展領域不斷有新的挑戰,隻有敢於創新,才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就像我們利用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項目中,就是一種創新嘗試。”
大家正說著,突然聽到院子外有人喊:“收廢品嘞!”王叔靈機一動,說道:“咱們正好把以前積攢的廢品整理整理,賣了之後的錢可以作為院子環保活動的啟動資金。”眾人紛紛響應,各自回家翻找出廢品,不一會兒就堆了一小堆。
在整理廢品的時候,一位老奶奶拿著幾個空瓶子走過來,說道:“這些瓶子能賣錢不?我一直留著,也不知道是不是可回收的。”
孩子接過瓶子,看了看說道:“奶奶,這些塑料瓶是可回收物,可以賣錢的。以後您再有這樣的東西,就放在一起,等收廢品的來了就可以賣。”
老奶奶笑著說:“好嘞,我以前都不懂這些,多虧你們年輕人普及知識啊。”
廢品整理好後,王叔和幾個鄰居一起將廢品賣給了收廢品的師傅,總共賣了三十多塊錢。王叔把錢小心翼翼地收好,說道:“這就是咱們院子環保活動的第一筆資金,雖然不多,但也是個好開頭。”
這時,有鄰居提出:“咱們光在院子裡搞環保還不夠,也得讓周圍的街坊鄰居都知道環保的重要性。”
孩子點頭讚同:“沒錯,咱們可以製作一些環保宣傳海報,張貼在附近的宣傳欄裡。還可以組織誌願者,在社區裡宣傳垃圾分類和環保知識。”
林悅也說道:“對,我們可以印一些簡單易懂的環保手冊,發給大家。讓更多的人了解環保,參與環保。”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把環保計劃的細節越想越周全。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中午,大家雖然討論得口乾舌燥,但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期待的神情。
吃過午飯,王叔又把大家召集起來,開始規劃雜物棚的搭建工作。他們測量院子角落的尺寸,討論雜物棚的樣式和材料。周勝建議用木質結構,既環保又美觀,而且成本相對較低。大家覺得這個建議不錯,紛紛表示同意。
就在大家熱火朝天地準備搭建雜物棚的時候,問題出現了。有幾戶人家覺得自家雜物多,希望雜物棚能多給自己分配一些空間。這又引發了新一輪的討論。
一位阿姨說道:“我家的雜物真的特彆多,孩子的玩具、舊家具啥的,都沒地兒放。能不能多給我家一些地方?”
另一位叔叔也附和道:“是啊,我家也是,自行車、各種工具,都得找個地兒放。”
孩子見狀,說道:“叔叔阿姨,我理解大家的需求。但雜物棚是大家共用的,得公平分配。要不這樣,咱們根據每家雜物的大致數量,先做個預估,然後按照比例分配空間。這樣既能保證每家都有足夠的空間放雜物,又能體現公平原則。”
大家聽了,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孩子和幾個熱心的鄰居一起,挨家挨戶統計雜物數量。經過一番忙碌,終於統計完了。根據統計結果,他們繪製了雜物棚的空間分配圖,確保每家都能合理地使用雜物棚。
在統計雜物的過程中,又有鄰居好奇地問孩子:“你們公司在國際上做項目,資金都是咋來的呀?”
孩子回答道:“叔,資金來源比較多元化。一方麵,公司自身有一定的盈利投入;另一方麵,我們會申請國際組織和政府部門設立的可持續發展科研基金和項目資助。還有,我們也會和金融機構合作,開發一些與可持續發展掛鉤的金融產品,吸引投資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鄰居感歎道:“哎呀,聽起來好複雜啊。不過能把這些資金運作好,也真不容易。”
孩子笑著說:“是啊,這就需要專業的財務和項目管理團隊。在保證項目順利進行的同時,還要確保資金使用的透明和合理。”
統計完雜物數量,大家又回到院子裡繼續討論雜物棚的搭建。這時,一位大爺提出:“雜物棚搭好後,為了防止有人隨意占用公共空間,咱們得在裡麵劃分好每家的區域,做上標記。”
眾人都覺得這個提議很有必要。於是,大家又開始討論如何劃分區域,用什麼材料做標記。經過一番討論,決定用油漆在雜物棚的地麵上畫出每家的區域,並在牆上釘上寫有各家名字的牌子。
隨著討論的深入,雜物棚的搭建計劃越來越完善。大家分工明確,有的負責聯係木材供應商,有的負責準備搭建工具,還有的負責規劃雜物棚內部的布局。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院子裡熱鬨非凡。木材運來了,大家齊心協力把木材搬到院子裡。搭建雜物棚的時候,會木工手藝的鄰居主動承擔起主要工作,其他人則在一旁幫忙遞工具、打下手。
周勝和孩子也沒閒著,他們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幫忙搬運木材,給搭建的鄰居遞水遞毛巾。林悅則和幾位阿姨一起,為大家準備茶水和點心,讓大家在忙碌中感受到溫暖。
在搭建雜物棚的過程中,有個年輕鄰居不小心被釘子紮了腳。大家紛紛圍過來關心,周勝趕緊跑回屋裡拿來醫藥箱,為他處理傷口。孩子則安慰道:“兄弟,彆擔心,處理好傷口,休息幾天就好了。這幾天我們多乾點,你就安心養傷。”
經過幾天的努力,雜物棚終於搭建好了。看著嶄新的雜物棚,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雜物棚外觀簡約大方,內部空間劃分合理,還設置了一些公共區域,方便大家放置一些共用的工具。
緊接著,大家開始按照計劃進行垃圾分類和種花種樹的工作。孩子們也積極參與其中,幫忙給花草澆水、施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院子裡的垃圾分類工作逐漸走上正軌,花草樹木也茁壯成長,院子變得越來越美麗。
喜歡四合院:開局一把槍,禽獸全發慌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一把槍,禽獸全發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