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爺直起腰,眼鏡滑到鼻尖也顧不上扶,眯著眼瞅那獎狀:“《我家院裡的智能花園》……這題目好!快給我念念,寫沒寫我搭的這花架?”
“寫了寫了,”槐花清了清嗓子,“‘三大爺的花架像樂譜上的音符,月季藤順著竹條爬,春天就會唱出花的歌’……老師說這是比喻句,得小紅花了!”
“好!好!”三大爺樂得直搓手,從兜裡掏出顆水果糖塞給槐花,“這糖是我孫子來看我帶的,進口的,甜著呢。回頭把你這作文貼科普角牆上,比許大茂那智能花盆廣告好看。”
正說著,傻柱端著個大瓷盆從廚房出來,盆裡是剛醃好的酸菜,酸香漫了半條胡同。“老紀,幫我看看這酸菜醃得咋樣,”他把盆往石桌上一放,“按張奶奶教的法子,放了花椒和薑片,說是能放一冬天。”
三大爺捏起根酸菜梗嘗了嘗,咂咂嘴:“酸度夠,但鹽放少了,得多加兩把。我給你算筆賬,這五十斤白菜,得配半斤鹽,少一錢都容易壞,到時候彆說過冬,過霜降就得爛。”
“聽您的!”傻柱趕緊往盆裡撒鹽,“等醃好了,先給您送一大碗,就著您的二鍋頭,絕了。”
二大爺提著鳥籠從活動中心出來,鳥籠上的智能溫度計顯示“12c,適宜曬太陽”。“喲,這是啥好事?”他把鳥籠往花園的石桌上一掛,畫眉鳥撲棱棱飛了兩圈,“老紀你今兒沒算退休金理財?傻柱你沒琢磨新菜譜?”
“槐花作文得獎了!”兩人異口同聲道。
二大爺湊過去看獎狀,下巴抬得老高:“寫花園咋能不提我的鳥?這畫眉每天早上在花園唱歌,那可是活鬨鐘,比許大茂那智能音箱好聽多了。”
“您那鳥叫得再好聽,能自動澆水嗎?”許大茂扛著個紙箱從院門口進來,裡麵是新到的智能花盆,“我這新款花盆帶土壤檢測功能,能測酸堿度,三大爺您的月季再也不用擔心爛根了。”
“我才不用那玩意兒,”三大爺梗著脖子,“我用舌頭舔舔土就知道缺啥肥,比你那芯片準!”
眾人正拌嘴,周陽踩著滿地銀杏葉進來了,手裡拿著個牛皮紙信封。“都過來,”他揚了揚信封,“區裡給咱院寄了封信,說要評‘全國文明社區’,讓咱準備材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全國的?”二大爺眼睛一亮,“那得把我的鳥寫上,就說‘文明社區裡的文明鳥’。”
“得寫我的酸菜,”傻柱搶話,“全國人民都愛吃酸菜,這叫‘舌尖上的文明’。”
許大茂:“寫我的智能設備,證明咱院又傳統又現代。”
三大爺:“寫我的養花經,這叫‘生態文明’。”
槐花舉著作文本:“寫我的作文,老師說這是‘新時代的四合院故事’。”
周陽笑著擺擺手:“都寫都寫,讓囡囡整理一下,配上照片,保證比彆的社區材料好看。對了,區裡說下禮拜要來考察,咱得把院兒再拾掇拾掇,尤其是那幾棵老槐樹,枯枝得剪剪。”
“我來剪!”傻柱擼起袖子,“我以前在工廠乾過木工,這活兒我熟。”
“我來掃地,”秦淮茹端著盆剛洗好的床單出來,“把落葉掃乾淨,再撒點水,看著亮堂。”
“我來給鳥籠消毒,”二大爺摸著鳥籠,“可不能讓考察的人覺得咱不講衛生。”
許大茂:“我給所有智能設備做個係統升級,保證反應比誰都快。”
三大爺:“我給月季施點肥,爭取考察時能開兩朵,添點顏色。”
槐花:“我去通知院裡的小朋友,考察那天都穿新衣服,排著隊歡迎!”
看著眾人熱火朝天的樣子,周陽忽然覺得這四合院像台精密的機器,每個零件都有自己的位置,轉起來就帶起一陣風,把日子吹得熱氣騰騰。
接下來的幾天,院裡天天跟過年似的。傻柱踩著梯子給老槐樹剪枝,三大爺在底下指揮“左邊那根枯枝得留三寸,能當花架”;許大茂蹲在地上給智能路燈換芯片,嘴裡念叨“亮度調到80,既節能又不暗”;二大爺用酒精棉擦鳥籠,連鳥食罐都刷得鋥亮;秦淮茹帶著幾個老街坊擦玻璃,窗明幾淨得能照見人影;槐花則組織小朋友排練歡迎詞,“叔叔阿姨好,歡迎來我們院”喊得震天響。
考察團來的那天,天公作美,湛藍的天上飄著幾朵白雲。四合院門口掛著紅燈籠,小花園的月季真應了三大爺的話,開了兩朵粉紅的花,智能噴泉隨著音樂節奏噴水,像在跳迎賓舞。
為首的考察團團長剛進院門,就被許大茂的智能識彆係統攔住了:“歡迎來到幸福裡四合院,正在為您播報實時天氣:15c,微風,適宜參觀。”
“這玩意兒挺先進啊,”團長笑著說,“比我們單位的門禁強多了。”
三大爺趕緊湊上去:“不光先進,還接地氣!您看這小花園,既有老北京的花池子,又有新科技的噴灌,中西合璧!”
二大爺提著鳥籠湊過來:“還有我的鳥,每天早上六點準時叫,比鬨鐘還準,這叫‘生態智能’!”
傻柱端著盤剛出爐的糖火燒過來:“嘗嘗?咱院兒自己做的,用的是院裡井裡的水,甜著呢!”
考察團的人被這熱乎勁兒感染了,跟著周陽在院裡轉悠。看到科普角的天文望遠鏡,團長忍不住湊上去看:“喲,能看見月亮上的坑!這設備比不少中學的都強。”
“孩子們天天來這兒看,”槐花仰著小臉說,“我還看見過金星,像顆大鑽石!”
走到老年活動中心,正趕上張奶奶教大夥包餃子,麵團在她手裡轉著圈就變成了元寶形。“我們這兒天天熱鬨,”張奶奶笑著說,“上午打麻將,下午學智能手機,晚上傻柱給咱做夜宵,比家裡還舒坦。”
團長翻看囡囡整理的材料,裡麵夾著槐花的作文,還有傻柱的酸菜配方、三大爺的養花手冊、許大茂的智能設備說明書。“你們這材料太實在了,”團長感慨道,“不像彆的地方,淨是些空話套話。”
周陽笑著說:“咱院兒的人就這樣,過日子實在,做事也實在。您看這些東西,都是街坊們一點點攢出來的,不是為了應付檢查,是真覺得這麼過舒坦。”
考察團走的時候,每個人手裡都拎著袋傻柱做的糖火燒,還有許大茂送的迷你智能花盆。“等著好消息,”團長臨走時說,“你們這院兒,配得上‘全國文明社區’!”
院裡的人站在門口揮手,直到考察團的車看不見了才散開。三大爺摸著月季花瓣:“我就說能成,咱這花選的時機多好。”
二大爺:“還是我的鳥叫得好,給考察團助興了。”
傻柱:“肯定是我的糖火燒起作用了,吃人嘴短嘛。”
許大茂:“是我的智能設備長臉,讓他們知道咱老院兒也有高科技。”
槐花:“是我的作文寫得好,把咱院的故事講明白了!”
周陽看著他們爭功,心裡比誰都甜。他知道,這院兒能有今天,不是靠哪一個人,是靠所有人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像老槐樹上的枝丫,看著各長各的,根卻在地下緊緊連在一起。
過了半個月,“全國文明社區”的牌匾真的寄來了,比之前的兩塊都大,金燦燦的字在太陽底下閃得人睜不開眼。掛牌那天,區裡的領導親自來揭牌,還帶來了記者,攝像機對著院裡拍個不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大爺對著鏡頭侃侃而談:“咱這院兒,講究的是‘三心’——對老人有孝心,對孩子有愛心,街坊鄰裡有誠心。有這‘三心’,啥先進評不上?”
二大爺抱著他的鳥籠接受采訪:“我的鳥都知道講文明,不瞎叫,不擾民,這就是咱院的風氣!”
傻柱最實在,舉著他的酸菜盆說:“咱院的文明,就藏在這酸菜裡,酸中帶甜,就像過日子,得慢慢熬。”
許大茂則給記者演示智能設備:“您看這手環,能測心率,還能一鍵呼救,老人戴著手環出門,家人都放心,這就是科技帶來的文明。”
槐花被記者圍著問作文,她大聲說:“我寫的都是真的!三大爺會給花算日子,二大爺的鳥會唱東方紅,傻柱叔叔的糖火燒能甜到心裡……”
周陽站在人群外,看著這熱鬨的場麵,忽然覺得眼角有點濕潤。他想起剛搬進這院時,院裡的老人們總說“過日子就像堆雪人,得大家一起滾,才能滾得大”。現在看來,他們不僅滾成了大雪人,還給雪人戴了紅圍巾、戴了新帽子,讓它在陽光下笑得格外燦爛。
掛牌儀式結束後,院裡擺了幾十桌流水席,街坊四鄰都來道賀。傻柱掌勺,炒了八大碗;秦淮茹和張奶奶她們包餃子,皮薄餡大;三大爺負責記賬,誰隨了份子,誰帶了禮物,記得清清楚楚;二大爺的鳥籠掛在最顯眼的地方,畫眉鳥叫得比誰都歡;許大茂則用智能音箱放著《步步高》,氣氛熱鬨得像過年。
酒過三巡,三大爺端著酒杯走到周陽麵前:“老周,我敬你一杯。要不是你帶咱搞這些新花樣,咱院兒還跟以前一樣,下雨天趟泥,冬天凍得哆嗦。”
二大爺也跟著舉杯:“沒錯!我以前總覺得你搞那些智能設備是瞎花錢,現在才明白,你是想讓咱院兒的人過得舒坦點。”
傻柱摟著周陽的肩膀:“周叔,啥也不說了,以後您想吃啥,我給您做啥,保證頓頓不重樣!”
許大茂:“周叔,我新代理了智能按摩椅,先給您家放一台,免費試用!”
槐花舉著果汁杯:“周爺爺,等我長大了,給您設計個會講故事的機器人,天天給您講院裡的笑話!”
周陽看著眼前這些熟悉的麵孔,他們的皺紋裡藏著歲月的痕跡,笑容裡卻閃著年輕的光。他舉起酒杯,對著全院的人說:“這杯酒,敬咱四合院!敬咱院裡的每一個人!這‘全國文明社區’的牌子,不是終點,是新起點,以後的日子,咱還得好好過,過得比誰都強!”
“好!”全院的人一起舉杯,酒杯碰撞的聲音、笑聲、說話聲混在一起,像一首最動人的歌,飄出四合院,飄向胡同深處,飄向很遠很遠的地方。
那天晚上,周陽躺在床上,聽著院裡隱約傳來的笑聲和智能路燈的嗡鳴,忽然想起小時候媽媽給他講的故事。媽媽說,每個院子都有魂,這魂就是住在院裡的人。人熱乎,院兒就有生氣;人齊心,院兒就有福氣。
他想,他們這四合院的魂,一定是團熱乎乎的火,燒了幾十年,不僅沒滅,還越燒越旺,把日子烤得香噴噴、甜絲絲的。
第二天一早,周陽被一陣嘰嘰喳喳的聲音吵醒。他走到窗邊,看見槐花帶著幾個孩子在小花園裡栽花,栽的是向日葵,種子是非洲的村長爺爺寄來的,說是“用中國的智能花盆種出來的,比當地的品種高一截”。
三大爺蹲在旁邊指導:“坑得挖深點,這土底下有石頭,得撿乾淨。”
二大爺提著鳥籠在旁邊監工:“向日葵得朝著太陽種,不然長歪了不好看。”
傻柱端著早飯過來:“孩子們歇會兒,吃點糖火燒再乾,彆累著。”
許大茂扛著個新的智能傳感器過來:“我給向日葵裝上這個,能記錄生長數據,看看非洲的種子在咱院兒長得快不快。”
喜歡四合院:開局一把槍,禽獸全發慌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一把槍,禽獸全發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