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言罷,廳堂之中,寂靜落針可聞。
陳宮雖然心中還有些顧忌,但是還是上前把王匡扶起來。
“願為太守效綿薄之力。”
聽到陳宮答應下來,王匡大喜
“公台,不瞞你說,我自上任以來一月有餘,郡中郡丞一位早就為先生而留。
隻是如今才得見,遺憾不已啊。”
聽聞王匡這般說,陳宮心中感動不已。
一是感動於王匡以郡丞之職虛位以待。
二是王匡沒有事先以郡丞之位相誘,而以真誠相待。
識人之明,知遇之恩,以太守之尊親自來拜,種種都足以讓自己為之效力了。
想到此處,陳宮跪倒在地,口稱主公。
“陳宮今日得遇明主,更是知己,喜不自勝。
主公在上,請受陳宮一拜!”
王匡見狀,連忙上前扶起,雙手顫抖,欣喜異常。
他叫我主公啊。
他叫我主公啊!
“王匡得公台,如魚得水啊!”
陳宮也是性情中人,見王匡如此看重他,心中暗下決定要為王匡儘心效命。
隨後陳宮立刻收拾行李,帶上一眾家眷,趕往河內。
…………
再說那曹操到了陳留之後,幾經打聽終得知父親曹嵩住處。
向父親說明此件事,並把自己欲散儘家財,招募兵馬,聚天下諸侯討伐董卓的想法告訴曹嵩。
曹嵩聞言,沉思良久。
“阿瞞,你所說之事大有可為,這是我曹家的機會。
不過,先前為父在朝中買官,自司隸校尉、大司農再到太尉之高位,花費數億錢,家中資財恐怕不足以成事,招募不了多少可用兵馬,這是一大難題。”
曹操聞言,才想起來,自己的父親當太尉時就花了家中兩億錢,家中恐怕不剩多少金錢了。
招募百兵馬又有何用呢?
“唉……”
“我兒不必歎氣,你剛來陳留,不知此間人事。
此間有一孝廉名為衛茲,其人疏財仗義,其家有巨富之財。
我兒若能得此人相助,大事成矣。”
曹操聞言大喜,道“明日我就去拜訪此人。”
“嗬嗬,不必。我曹氏雖然心來陳留,倒是還有幾分薄麵。
你隻需明日在家中擺下酒宴,我自然會把這個衛茲給你請來。”
曹嵩不愧是當過三公的人物,雖然就當了兩個月,但是智謀、氣勢皆是不俗。
次日,衛茲果真前來赴宴。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曹操開口說道“子許兄,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跋扈,欺君害民,天下人都想殺了他。
操欲匡扶漢室,重振社稷,欲散儘家財,招募兵勇,隻可惜財力不足。
我聽聞世人皆言子許兄乃忠義之士,故設宴請子許兄前來,以求一臂之力!”
衛茲聞言,沉默一息道
“我早就有此想法了,隻是沒有遇見能帶頭起事的英雄豪傑。
既孟德有此壯誌,為兄願以家資傾囊相助。”
曹操聞言大喜。
得到資助後,曹操乾的第一件事就是發矯詔。
以天子的名義,號召天下諸侯共討董卓,並快馬馳報各州郡。
第二件事就是招兵買馬。
以衛茲誌家財招募義兵,豎起一麵白旗,上書“忠義”二字,作為募兵標誌。
數日之後,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期間,有名將來投效。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來投曹操。
李典,字曼成,山陽巨鹿人,也來投曹操。
另有兩個本家兄弟來投。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縣人,乃漢之開國功臣夏侯嬰之後。
夏侯惇自幼習槍練棒;十四歲時跟隨師父學武,有人辱罵其師,夏侯惇怒而殺之,隻好逃走,遊行各地;
夏侯淵,字妙才,夏侯惇的族弟。
聞知曹操起兵,兩人各引壯士千餘人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