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朝堂之上,寂靜一片。
董卓撇嘴道“楊司徒,你要阻國家大計,眼看著漢室衰亡?”
太尉黃琬連忙道“楊司徒之言乃是正道之言。
昔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時,焚燒長安,儘為瓦礫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無一二。如今棄宮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董卓聞言,笑道“關東群賊並起,天下四亂。今長安有崤函之險;更近隴右,木石磚瓦,克日可辦,宮室營造,不須月餘。你等聽命便可,不要再多廢話。”
司徒荀爽諫曰“丞相若欲遷都,勞民傷財,恐民怨沸騰。”
董卓見一個個都來阻攔他西遷大計,不由得怒火填胸“我為天下人謀劃大事,豈能因些許小民而廢止?!”
當即即宣布罷楊彪、黃琬、荀爽之公位,貶為庶民。
文武百官見狀,紛紛閉口不言,明哲保身。
董卓冷哼一聲邁步離開朝殿,留下呆若木雞的天子和一眾忠臣。
董卓剛剛走出宮門,就見二人在門口等候,抬眼望去卻是尚書周毖、新任城門校尉伍瓊。
董卓自顧自地上了馬車,開口問道“你二人等候在此有何事要說?”
周毖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今聞丞相欲遷都長安,下官思慮良久特來勸諫。”
董卓聞言沉默三息,冷笑道“我去歲聽你們的,保用袁紹;今袁紹帶頭反我,你們都是一黨!”
不管三七二十一,叫來武士把兩人直接推出都門斬首,懸於城門示眾。
洛陽城中,再也沒有反對遷都的聲音。
正式宣告城中上下三日之後,遷都長安。
百姓中多是抱怨咒罵,但也隻是私下中說,以免惹禍上身。
不過洛陽城中那些巨富,不管你同不同意遷都,但凡看你不順眼,抄家充公。
這個“公”當然是董公了。
民怨沸騰,也隻限於沸騰。
在那無情鐵騎的鎮壓之下,皆是埋首閉口,老老實實收拾家資,準備前往長安。
…………
關東諸侯聽聞這個消息,個個都“義憤填膺”。
十八路諸侯合計二十萬大軍齊聚汜水關,誓死攻破汜水關,要救駕天子。
汜水關守將早就跑得差不多了,其中心腹愛將也被董卓帶回了洛陽,剩下沒跑的都是無依無靠之人。
比如,趙岑。
丞相啊,屬下非是不忠之人,奈何主已棄我而去了,一顆棄子哪有資格選擇立場。
“下令,開城門!”趙岑輕聲對著身邊的部下說道。
“將軍!你說什麼?”副將錯愕。
“你看到遠處的諸侯聯軍了嗎?不開門,兄弟們都得死。
一切由我承擔,不用擔心。”趙岑拍了拍部下的肩膀,強笑道。
“末將遵命!”部將聞言不再猶豫,轉身下關牆。
下令開關!
城門下正在進攻的孫堅,得到城樓上的降書,連忙收住兵勢。
趙岑披發去甲下到關門前,無力道“趙岑降了。”
孫堅冷哼一聲,領兵馬穿關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