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主公”,儘在不言中。
如劉惠這類人,一旦認定某件事或者某個人,那就輕易不會變心。
王匡鬆了口氣,如此看來,劉惠此人已入彀中。
“匡得子惠,如魚得水!”
聽到王匡“真情流露”的感慨,劉惠心中又湧起幾分感動,士為知己者死。
“劉惠願追隨主公,再建大漢天下,此生不渝!”
聞言,王匡緊緊拉住劉惠的手。
一旁的甄儼笑嗬嗬地上前拱手道“真是雙喜臨門啊!明主遇賢臣,明主如魚得水,賢臣也必能建功立業,名傳千古!”
三人皆是哈哈大笑。
豪邁。
自信。
舒暢。
“子惠,如今河內政務緊張,不知子惠何時能夠動身啊?”王匡道。
“主公,除卻村裡左鄰右舍供養飯食之恩,此間於我全無牽掛,隻待我報答左右恩惠,便隨主公而去!”劉惠對上王匡期盼的眼神,鄭重道。
“子惠真仁義之士也!如此,我隨你走一遭……給他們留些錢財,若有誌於軍陣者,可入我親衛,如有文才者,子惠酌情領其入河內為吏……可好?”
王匡沉思片刻,開口道。
劉惠聞言,沒有推托。
王匡此言可謂全麵,主公為臣子考慮至此,可謂關懷備至矣。
於是,他隻好拜倒以謝君恩。
“惠拜謝主公!”
“子惠快快請起,何必行此大禮!”
王匡見狀連忙將劉惠扶起來。
隨後,王匡陪著劉惠給村子裡的八戶人家送上五百錢或千錢不等的感謝金。
並向各家說了王匡的允諾。
得知王匡太守的身份,紛紛拜倒在地,臉上恭謹之色被低下的頭掩住。
不過即使是太守的承諾,想讓他們走出這個祥和安定的小山村的吸引力也不是想象中那麼大。
最終隻有三人願意踏出山村。
有兩家獵戶願意從軍,加入王匡的親衛營,一人叫羅勇,一人叫羅石。
有一個叫陳慶的十四歲少年被劉惠帶在身邊,看樣子是準備一同上任。
王匡沒有過問,當天傍晚,甄府來了兩輛馬車把幾人接進了無極縣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