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荊州劉表也漸漸穩固荊州勢力。”
自黃祖射死孫堅後,荊州便不再畏懼來自江東的威脅,而襄陽城作為荊州的治所,更是固若金湯,堅不可摧。
劉表憑借著世家大族如蒯氏、蔡氏的支持和卓越的領導才能,迅速在荊州站穩腳跟,並開始逐步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與此同時,袁術則陷入了困境。
由於黃祖的成功阻擊,使得袁術失去了重要的糧草補給通道。
這一下讓袁術原本穩固的地盤變得岌岌可危,無法再繼續盤踞南陽。
日益嚴峻的形勢讓袁術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抉擇——往兗豫方向出走,尋找新的生存之路。
然而,這個決定並非易事。
兗豫地區早已成為各大勢力紛爭的焦點,競爭異常激烈。
袁術要想在這裡立足,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價。但無論如何,他都彆無選擇,隻能硬著頭皮向前走。
袁術謀士閻象建議上表推薦孫賁為豫州刺史,占豫州以大義。
孫賁護送孫堅的靈柩回到曲阿之後,收攏孫堅殘部兵馬就此依附袁術,成為袁術麾下一支強大戰力。
北方,幽州。
劉虞與公孫瓚之間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劉虞是漢室宗親、為人品德高尚,威望頗高。
他對遊牧民族采取懷柔政策,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因此深受北方各族的擁護和愛戴。
而公孫瓚則是好戰善戰的諸侯,對待遊牧民族態度強硬。
兩人在政治立場和治國理念上存在明顯分歧,這也是導致他們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的原因之一。
劉虞準備賞賜給遊牧民族的物品,多次被公孫瓚搶奪,劉虞卻無法製止。
這讓劉虞感到十分憤怒。
這公孫瓚跟他這個幽州牧暗地中對著乾也就罷了,還破壞了與遊牧民族的友好關係。
於是,劉虞決定要征討公孫瓚,以維護州牧的尊嚴和權威。
劉虞找來心腹魏攸,與他商議征伐公孫瓚之事。
魏攸聽後,卻堅決反對。
他認為如今局勢混亂,天下人都將劉虞視為希望所在,甚至願意扶助他繼承大統……此時正需要人才的支持。
“雖然公孫瓚有些小毛病,但他的武略還是值得依賴的,可以暫時忍耐一下。”
聽完魏攸的話,劉虞也覺得有道理,歎了聲氣,慢慢壓下征討公孫瓚的心思。
長安城。
太師府內。
一場盛大的宴會正在進行著。
然而,與往常不同的是,宴會上的賓客們一個個沉默不語,麵色凝重。他們像是一群受驚的兔子,噤若寒蟬地縮著脖子,不敢發出一絲聲響,似乎在默默祈禱著能夠平安無事。
在這場壓抑的氛圍中,董卓卻顯得格外高興。
他身著華麗的金絲錦袍,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咧著大嘴笑的有些猖狂。
“諸公,那十八路反賊現在已經七零八落了!”
董卓揮舞著手中的酒杯,興奮地說道“他們之間四分五裂,甚至反目成仇,開始自相殘殺!哈哈哈哈哈……”
隨著董卓的笑聲,整個宴會廳回蕩著他豪邁激蕩的聲音。
賓客們雖然表麵上迎合著,但內心深處卻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他們知道,董卓的喜悅意味著更多的血腥和殺戮即將到來。
“那江東的孫堅死於劉表之手,喬瑁喪於劉岱刀下。”
“韓馥那家夥被袁紹騙了冀州,自儘於張邈府中。”
“袁紹與公孫瓚更是打得不可開交。”
“西涼馬騰、韓遂也已經投降與我!”
“這天下早晚都要臣服在我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