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告,四平山大勝!"
"太子殿下在四平山布下天火神雷陣,一舉圍剿百萬叛逆,如今已大破敵軍,斬敵過半!"
正當楊廣欲言又止之際,一名迅疾的信使闖入金碧輝煌的朝堂,直奔楊林等人身旁,向隋煬帝楊廣行禮報告!
"大勝矣!"
"太子殿下威猛如斯,百萬雄師在他麵前灰飛煙滅!"
"太好了,如此一來,叛賊囂張氣焰終得壓製!"
"有太子殿下在,我大隋帝國的未來必將更加繁榮強盛!"
"蒼天庇護我大隋!"
信使話音剛落,宣德殿內緊張的氣氛瞬間轉化為歡呼雀躍,眾臣議論紛紛!
"毅兒!"
楊廣聞言,眼中掠過一絲得意的笑意!
他越發覺得,當初的決策何等英明神武!
宣德殿內,喧囂之聲四起,皆是對楊毅的讚譽,同時他在朝中的聲望如日中天!
如果說以前是因他特殊的身份,此刻朝中文武百官已真心實意地希望楊毅成為大隋下一位主宰者!
隻因楊毅,能引領大隋走向更加璀璨的未來!
楊廣聆聽著下方的讚美,雙眸閃爍著滿意的光芒!
同時,也為當初的決斷深感自豪!
正是他的決定與行動,讓大隋免受那個恐怖敵人的威脅!
若楊毅成為大隋的敵人,楊廣真不知大隋中誰是其對手!
同樣,靠山王楊林的眼中也洋溢著笑意!
當初是他查清了楊毅的身世,才有了楊廣之後的舉措!
現在他可能親眼見證一個英明君主的崛起,怎能不興奮!
楊林馳騁疆場數十載,無子無女,對皇位並無絲毫企圖。
他隻願看到大隋登上更高的巔峰,而非曇花一現的二代王朝!
如今楊毅的出現,正巧實現了他的期盼!
完成了他無法完成的事!
"啟奏陛下,老臣願率十萬雄兵,征討並州,為太子殿下略儘綿薄之力!"
宣德殿內,年逾六旬的靠山王楊林向楊廣請纓出戰!
如今楊毅身為天策上將,肩負剿滅十八路反王之重任,主要戰場在其他區域,暫時無法應對並州的李淵。
故而楊林主動請戰!
他要為楊毅,為大隋,傾儘最後一滴熱血!
回想數十年沙場生涯,為大隋立下赫赫戰功,若非他無意帝位,當初的隋文帝楊堅或許就是楊林!
此刻,楊林回溯過往,眼中閃過追憶之色。
當年楊堅願讓位於楊林,卻遭其婉拒。
今日亦然!
他願為楊毅,用這即將入土之軀,為大隋,為楊毅,耗儘最後的力氣!
隻為那份昔日的承諾!
"靠山王楊林聽旨!"
楊廣凝視著楊林,神色莊重地說道。
"微臣在!"
楊林一臉肅穆地半跪地上,向楊廣行禮。
"命你為平叛大將軍,統帥十萬大軍,征討叛賊李淵!"
楊廣緩緩開口。
話畢,擬旨的太監總管迅速將楊廣的話語記錄在紙,呈交楊廣過目。
楊廣瀏覽過後微微點頭,揮手示意,太監總管接過高紙,擬成聖旨,再交予楊廣手中。
楊廣接過擬好的聖旨,緩步走到龍椅上,接過太監總管遞來的傳國玉璽,在聖旨上輕輕蓋印。
待墨跡稍乾,楊廣將其卷好,交給太監總管,由他轉交給靠山王楊林。
太監總管走下台,來到楊林身旁,展開聖旨,再次誦讀一遍,遞至楊林手中。
"微臣領旨!"
楊林雙手恭敬接過聖旨,向楊廣磕頭領命!
高台上,楊廣起身離開龍椅,看向楊林道"皇叔,此戰你隻需牽製李淵即可!"
"待太子殿下凱旋歸來,便是李淵的末日!"
楊廣目光微閃,吩咐楊林。
如今並州的李淵坐擁三十萬大軍,再加上雁門關外的三十萬異族鐵騎,實乃一股恐怖勢力。
楊廣擔心楊林急功近利,陷入陷阱,導致十萬大軍覆沒,給楊毅帶來困擾。
雖然那三十萬異族鐵騎暫被阻於雁門關外,但雁門關內僅有兩萬兵馬,危在旦夕。
在楊毅離彆雁門關之際,他曾特意留下一萬名大秦精英戰士,這使得雁門關得以抵擋來自兩方的猛烈衝擊!
即便如此,此刻的雁門關亦是岌岌可危,一旦失守,楊林將麵對六十萬大軍的無情碾壓!
而華夏內陸,也將暴露於異族鐵騎的無情踐踏之下!
無數漢家兒女也將遭受異族殘酷的屠戮之災!
“末將聽令!”
楊林仿佛重拾當年的青春,以將領的身份,向楊廣深深施禮!
楊廣微點頭,仿佛看見那個曾經被稱為大隋倚仗的靠山王重現眼前!
“皇叔打算何時動身前往並州?”
隋煬帝楊廣詢問靠山王楊林。
“末將在整編十萬大軍之後,立即發兵並州,雁門關未破之前,深入並州腹地,為雁門關的將士減輕壓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楊林沉思片刻,回應楊廣。
“如此甚好,但皇叔務必謹慎行事,如今毅兒在四平山取得大勝,反叛軍已被消滅百萬,勢頭已挫!”
“相信毅兒不久就能掃平反叛聯軍,前來支援皇叔!”
楊廣聞言微微點頭。
“末將遵令!”
……
稍後,楊廣與楊林交談片刻,揮手示意台下的文武百官。
“退朝!”
“恭送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恭敬地送彆楊廣,接著,楊廣攜幾位宮女踏入宣德殿。
台下的文武百官紛紛散去,但仍三三兩兩地議論著關於楊毅的事宜。
不到一天的時間,楊毅的名字再次成為洛陽城熱議的話題。
天佑大隋,楊毅乃聖賢轉世的說法流傳開來。
與此同時,靠山王楊林已整頓大軍,開始對並州的征服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