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神色凝重地向突厥大汗稟報“啟稟大汗,目前已經有一千兩百名士兵不幸犧牲。”實際上,傷員數量很少,這一千兩百人全部都是戰死沙場的英靈。凡是與楊家軍交鋒的突厥戰士,沒有一個能夠幸存下來。
“可惡!楊毅這個家夥,我一定要讓他粉身碎骨!”突厥大汗怒不可遏地咆哮著。此時此刻,突厥大營的主營帳內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噤若寒蟬,不敢發出哪怕一丁點聲音,生怕觸怒正在氣頭上的突厥大汗紮那列。而對於楊家軍和楊毅,大家隻求不要碰到他們,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就謝天謝地了。
與此同時,楊家軍則在加緊訓練,氣氛異常緊張。
在裴元慶的精心謀劃和指揮之下,楊家軍的騎軍們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相互衝撞演練。他們在廣袤的草原上疾馳如風,馬匹嘶鳴,馬蹄聲響徹雲霄,仿佛是一曲激昂的戰歌。
這些英勇無畏的戰士們深知,在中原大隋的廣闊疆場上,騎兵與弓箭手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兵種。因此,他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訓練中,不斷磨練自己在馬背上的戰鬥技巧,以期在未來的戰鬥中能夠克敵製勝。
然而,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兩百年後將會有一種強大的武器橫空出世——火炮。那時的戰場格局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對於現在的楊毅來說,即使他有這樣的想法,也沒有人能夠真正創造出這種具有強大殺傷力的火炮。
火藥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其曆史源遠流長。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最終將這一偉大發明發揚光大的並非華夏軍隊,而是西方列強。他們利用華夏的智慧成果,製造出犀利的火炮,並反過來攻打華夏,使得曾經強盛一時的大清帝國在炮火麵前不堪一擊,這無疑讓人感到憤恨不平。
待到未來某一天成功將整個大隋都給統一了之後,楊毅覺得似乎非常有必要去加快一下對於火藥這種東西展開研究的整體進程才行啊!他要讓那些來自於西方國家的洋人們也好好嘗一嘗被火藥所轟炸的美妙滋味兒。楊毅一邊在心中暗暗地思考著這些事情,一邊又將自己的目光投注到了那處訓練場上正在接受訓練的楊家軍騎軍身上。然而,令楊毅感到十分失望和無奈的是,他看著眼前這一支楊家軍的騎軍隊伍在訓練場上的種種表現,卻是忍不住地連連搖頭並歎息不止。
要知道,楊家軍的騎軍部隊若是放在整個大隋國內來說的話,如果他們膽敢自稱為第二名,那麼就絕對沒有其他任何一支軍隊敢於自稱為第一名。可是如今,他們即將要麵對的敵人已經不再是以往的那些中原地區的普通軍隊了,而變成了一群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具有與生俱來的強大優勢的突厥鐵騎。相比之下,楊家軍的騎軍在這些突厥鐵騎的麵前簡直就像是一片毫無還手之力的稻田一般,隻能任憑對方隨意地進行宰殺和收割。
這時,阿木罕走來,目睹了楊家軍騎軍的訓練情況,同樣失望地搖頭。
"怎麼了?"楊毅見狀立刻詢問。
"這些士兵的騎術,與突厥軍相比,相差甚遠!"阿木罕用極其生硬的漢語對楊毅說道。
聞言,楊毅笑著搖頭"與你們突厥人比,自然無法比擬,畢竟在中原,騎馬作戰的隻是少數。"楊毅解釋道。
"我明白。"阿木罕點頭,"所以你們騎軍遇上突厥軍,才會吃大虧!"
"你也是突厥人,想必在騎術上有些造詣吧!不如,你來幫我訓練楊家軍的騎軍隊伍?"楊毅想起之前看到的阿木罕資料,這家夥武力、智謀和政治都不錯,若無意外,未被現在的突厥大汗紮那列流放,假以時日,必成一方霸主。
阿木罕聞言,卻搖頭。
"即使訓練,短時間內達到突厥軍的水準,恐怕很難。"阿木罕搖頭,說出內心的想法,"如果我與突厥軍交戰,絕不會選擇騎軍對衝,而是發揮自身優勢。"
發揮自身優勢?此言點醒了楊毅,對啊,突厥軍最擅長的不就是騎術嗎?他們行軍作戰,全靠迅疾的機動性,如風般疾馳,下手狠辣,不留活口。
如今訓練楊家軍騎軍,豈非與田忌賽馬的策略背道而馳?
想到這裡,楊毅眼神一亮"你繼續說下去!"他對阿木罕激動地說。
"中原軍隊的步兵和弓箭手,是突厥軍所沒有的,何不利用這些步兵和弓箭手,給突厥軍製造些麻煩?"阿木罕對楊毅提議。
"我聽說中原軍隊中有許多弓箭手,能做到百步穿楊,而突厥軍士兵多穿皮甲,雖減輕自身重量,利於戰馬,但也降低了防禦力。"
"即使我們的弓箭手不瞄準突厥軍士兵,也可瞄準他們的戰馬,將他們全部擊落馬下,他們便失去了騎術優勢,要消滅他們,易如反掌。"
楊毅發現阿木罕的學習能力極強,短短幾日便熟練掌握了漢語,甚至能準確運用成語。
在楊毅鼓勵的目光下,阿木罕繼續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說到傷害戰馬,其實我們不僅可用弓箭手,還可組織盾陣抵禦突厥軍衝擊,後排長矛手從盾牌縫隙中伸出長矛攻擊,也可在路上設置障礙,如攔截戰馬的鎖鏈和尖刺,但要做到這些,首要前提是了解敵人的行進路線。"
聽完阿木罕的話,楊毅點頭,看來阿木罕確有軍事才能,他提出的奇策,楊毅在學習曆史時也曾見過,那是宋朝對付金朝和蒙古人的方法,而阿木罕的思維,無疑超前了近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