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novel.com章遠來是客7
噠噠噠——
規律的馬蹄聲漸遠,橋頭邊賣糕餅的小攤擠過去不少買茯苓餅的客人,突然忙起來的攤主笑得樂不攏嘴,錢匣子裡叮咚聲不絕。
一切都是緣於之前那位俊秀的哥兒一句評價,甜香味美,入口即化,這哥兒當場就讓攤主給包了八包茯苓餅,可見對其的喜愛。
而為這茯苓餅引了一波流量的雲瀾對此一無所知,他被方文林勒令趕上了板車,這會兒正扶著裝有茯苓餅的籮筐東瞧瞧西看看。
現在已經過了早上,前來趕集的人越來越多,漢子們背著背簍,哥兒女娘抱著娃娃,也有像雲瀾他們這樣牽著牛車、騾車的,擠擠攘攘,很快這市集中間的兩車道就被堵住了。
行進緩慢,摩肩擦踵,不是被竹編背簍撞就是要小心孩子們手裡的糖畫竹簽,稍不注意鞋都能被踩掉了。
先前團圓兩小子還吵著要下地自己走,這會兒也都老老實實地坐在車裡的麻袋上,麻袋裡是新買的棉花,兩小子坐在上麵把著籮筐邊也和他們小叔叔一樣東瞧西看。
“娘親,鬆子。”雲瑞左手把著籮筐,右手扯了下譚蕾的袖子,指著路邊一家賣乾果炒貨的攤販,“還有花生和瓜子。”
這些東西可都是過年期間重要的消耗品。
這家攤子鋪的大,用石頭墊了幾張大木板將攤主半包圍起來,木板上是用籮筐和麻袋裝著的乾貨,靠裡的位置還架了個簡易的爐灶,爐灶上麵是一口大鐵鍋,鍋裡是炒至半熟的瓜子。
雖然這地攤鋪的寬,但耐不住雲瀾這邊有兩輛板車,兩輛車停在人攤位前直接給人的小攤遮了個嚴嚴實實。
攤主是個膀大腰圓的漢子,見攤位被擋住了也不生氣,笑臉相迎不說,還很會做生意的讓雲瀾幾人隨意抓隨意嘗。
這家是主賣瓜子的,種類和口味比較齊全,雲瀾抓了幾顆葵花籽,方文林則是撚了兩顆吊瓜子,鄭悅則是拿了幾粒南瓜子。
“您看看,我們家的瓜子都是好貨,味道也是一絕,您手裡拿的是原味的,這邊還有五香的,哦,這個是綠茶味的,也很不錯……”
攤主是個健談的,熱情地一一為雲瀾等人介紹,
雲瀾又抓了其他幾種瓜子和口味嘗了嘗,確實炒的恰到好處,瓜子也是粒粒飽滿,索性就各種都買了些。
他買的還不少,不論斤兩隻論袋數,像是花生就直接要了三袋,鬆子一袋,瓜子選了葵花籽、南瓜子和吊瓜子,原味、五香、鹽焗、綠茶和核桃五種口味,每個種類每個口味各一袋,不像是買年貨倒是像來批發進貨的。
他們這一弄,這地攤上的存貨就去了一大半,攤主是高興了,這一單生意頂他一天的營收了。
繼續往前走,兩邊賣的東西也是千奇百怪,有賣草鞋和竹編的,也有賣古玩字畫的,還有賣玉佩銀飾的,甚至連風箏弓箭都有賣的。
方文林是善使弓的,家裡的牆上還掛著他一直用的那把,這會兒看見有賣弓箭的,雲瀾便問他是否要過去看看。
漢子總歸是對這些東西感興趣的,夫郎盛情難卻,方文林“勉為其難”地過去挑選起來。
雲瀾對於弓箭不太懂,隻覺得這些弓箭都挺漂亮的,方文林拉弓試箭的樣子格外帥氣,原本看弓看箭的眼睛自然而然地就黏在了自家漢子身上挪不開。
一心挑選趁手武器的方文林沒有注意到這些,多次嘗試之後選定了一把有著虎背狀花紋的弓,雲瀾付了銀錢,坐在車上撫摸方文林的“新玩具”。
他家漢子告訴他這把弓是用槭木做的,弓弦用了牛筋和生牛皮製作,是一把好弓。
弓好不好雲瀾不關心,漢子說著他便聽著並化身嗯嗯怪捧場地應和著,眼睛隻關注方文林那張神采飛揚的俊臉。
十兩銀子買方文林一個好心情,劃算。
好心情的方文林自然不會忘了自家夫郎,看見雲瀾一直摸麻袋裡的乾貨吃怕他吃的口乾上火連忙竄出去買了兩串糖葫蘆回來。
文陽鎮的山楂又大又圓,掛了糖漿之後更顯得裡麵的山楂果子紅豔飽滿。
哢。
表麵的糖漿放涼變硬有著甜脆的口感,牙齒磕在上麵擠壓,硬化的糖漿應聲破裂,麥芽糖的香甜氣味之後是酸酸甜甜的果香。
這家老板的糖葫蘆好像還提前冰過裡麵這個山楂,雲瀾咬著有咬沙冰的感覺,酸甜冰涼的口感化去乾貨的燥,清新宜人。
雲瀾坐在車上一手一串糖葫蘆,自己吃一顆,然後將糖葫蘆串遞到前頭給方文林咬一顆,這樣你一顆我一顆的不一會兒就解決了兩串糖葫蘆。
方文林見雲瀾喜歡便提議直接買一筐山楂果回去,想吃的時候讓覃迎春給雲瀾做。
這個提議雲瀾舉雙手讚同,除此以外還買了許多比如山楂糕、果丹皮這類的山楂製品。
有個老嫗挑了兩筐帶泥的生花生來賣,雲瀾也都包圓了,回家可以做鹽鹵花生吃。
各類果脯雲瀾是邊走邊買,看見了就買一點,不知不覺也攢了一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咦,這是醃魚?”雲瀾坐在堆積如山的板車上,扭著身子去看地上擺著的壇子,壇子口不大,借著天光可以看見裡麵是一坨一坨抹了料的魚塊,離得近了能聞到一股香辣鹹香的味道。
賣東西的是一對年輕的夫婦,瞧著像是新婚不久,那戴著紅絹花的女娘瞧了雲瀾一眼便垂下眼瞼,臉頰紅撲撲的,似是第一次做這種當眾買賣的活計,看起來很是羞澀。
“是酒糟魚,自家做的,魚都處理的很乾淨……”
女娘說了兩句便囁嚅著嘴唇說不下去了,悄悄往一旁的年輕漢子身後躲,聽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那漢子也是個靦腆的,臉頰黑裡透紅,話倒是比他家娘子要多一點,“這是我家娘子家鄉的特色做法,裡麵這個魚是草魚,醃製之後用大油煎炸再用料翻炒,特彆下飯,也耐保存,這一壇子可以吃很久,客人買一壇回去當個下酒菜吧。”
年輕的漢子說完還用筷子從壇子裡麵夾了一塊魚肉出來給雲瀾看。
這魚肉被炸的金黃酥脆,外麵裹著薑絲蒜末和粗辣椒,用筷子將魚肉夾開,裡麵的肉質呈嫩白色,不論是看起來還是聞起來都很不錯。
“行,你給我拿一壇。”雲瀾並沒有猶豫太久,就當是買個新鮮嘗嘗。
一路走一路買,板車上麵堆的壇子、籮筐和麻袋越來越多,有生鮮,也有熟食,還有日用百貨。
那些竹編簸箕、小籃子啊,雲瀾看見了覺得乖巧漂亮也買了幾個,還有那些形狀優美的陶罐亦或是圖案漂亮的瓷碗什麼的。
茶葉酒水這些是方文林去挑的,散裝的稱了不少,成品禮盒類的也買了一些。
“賣鵪鶉哩,賣鵪鶉哩。”
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這一道聲音格外抓耳,蓋因這小販的叫賣聲跟唱歌似的拐著好幾個彎,不管買不買,反正往他那攤位上看的人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