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中國功夫: 少林寺與中華武林豪傑_曆史追光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曆史追光者 > 第183章 中國功夫: 少林寺與中華武林豪傑

第183章 中國功夫: 少林寺與中華武林豪傑(2 / 2)

肅親王得知董海川仰慕太極拳宗師楊露禪,便將楊露禪邀請入王府,讓兩人比試。經二人商量,決定各自展示武藝,以藝會友。董海川展示了八卦掌的輕功絕技,楊露禪則展示了太極拳的纏絲勁,二人都被對方精湛的武藝所折服,結為好友。經此一役,八卦掌揚名京師,前來找董海川拜師學藝的人日漸增多。

董海川創立了八卦掌門派,廣收門徒。他的徒弟中不少是帶藝拜師之人,如尹福原先習過“羅漢拳”和“彈腿”,程廷華曾學過“摔跤”等。董海川因材施教,鼓勵徒弟融合自身所學加以創編,促使八卦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流傳麵最廣、傳承人數最多的當屬尹式、程式、史式、張式、梁式五大八卦掌流派。

1882年董海川去世,終年85歲。臨終前,他還以兩臂作換掌式,叮囑徒弟們要將八卦掌傳承和發揚下去。八卦掌與太極拳、形意拳齊名的中國三大內家拳種之一。

18101novel.com年郭雲深出生於河北深州東安莊,後移居深州馬莊。自幼家境貧寒,但對武術興趣濃厚。他四處訪師,先拜入八極拳師孫亭立門下,與劉曉蘭成為好友,又被推薦至山西李老能處學習形意拳。他苦練形意拳12年,得到其口傳手授,傾囊相授,深窺形意拳之精義,不僅拳術精湛,劍術、刀術、槍術也十分出色。

郭雲深生性好武且行俠仗義,一次在鄉裡鏟除惡霸時犯了人命官司,被關進監牢。獄中雖四肢被鎖上鐐銬,但他堅持習武,因項上有枷,隻能將墊步改為半步練習崩拳,最終練就了絕技“半步崩拳”。出獄後,他以半步崩拳與對手較技,無人能擋,被人稱為“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不倒翁”“金眼雕”等。他曾以半步崩拳三勝綽號“鬼八卦”的焦洛夫,此事跡流傳甚廣。

郭雲深對形意拳理論進行了係統研究與總結,著有《能說形意拳經》。他提出形意拳有三層道理、三步功夫、三種練法,將形意拳的明勁、暗勁、化勁與道家修煉的“精氣神”三層道理以及傳統的易骨、易筋、洗髓三步功夫合二為一,構成全新理論體係,他在北方數個省份教授弟子,培養出了眾多武學宗師,如李魁垣、許占鼇、錢硯堂、王薌齋等,天津拳壇留有郭雲深支係。

尚雲祥師從李存義,在形意拳的學習上刻苦鑽研。他以大杆子、半步崩拳及丹田氣打這三項絕技名震武林,創立了“尚氏形意拳”。

1900年6月15日晚,沙俄侵略軍向天津城內的義和團群眾發動襲擊,義和團出動400餘人英勇還擊。6月17日晚,從大沽登陸的侵略軍乘火車到達天津,侵略軍1700餘人與天津城內的義和團民與清軍在老龍頭火車站展開拉鋸戰。

尚雲祥與師傅李存義參與了老龍頭火車站抗擊侵略者的戰鬥,義和團和清軍的奮勇抵抗給侵略者造成了沉重打擊,侵略軍死傷500餘人後狼狽向租界逃竄,義和團和清軍成功奪回了車站以北的全部據點,並控製了紫竹林租界的西北交通要道。

1931年,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的警衛營長尚衛謙拜尚雲祥學習形意拳,並聘他擔任警衛營的武術教官。尚雲祥結合實際,以短治長,以快克慢,將傳統的五行刀法,化解成幾個簡單的動作傳授給士兵。他所教的刀法拋棄了傳統武術裡的表演動作,讓士兵雙手握刀,在砍、劈、削、劃中步步緊逼,隻進不退,隻砍不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1933年,二十九軍在喜峰口與日軍展開激戰。二十九軍的大刀隊發揮了巨大的威力,讓日軍聞風喪膽。此役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士氣。

尚雲祥強烈的愛國精神和高超的武術技藝,他傳授二十九軍大刀隊形意拳技法,助力喜峰口大捷。其事跡被編成河北梆子劇《東皇莊》,成為一段佳話。

楊露禪是楊氏太極拳創始人,出生在永年城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失學,挑起了養家糊口的重擔,他先後習練了大洪拳、小洪拳和梅花拳,具備了一定的武術功底。一次偶然機會,經藥店掌櫃陳德瑚推薦,他前往河南溫縣陳家溝,拜太極大師陳長興為師。

楊露禪初到陳家溝,因不是正式弟子,隻好每天晚上藏在花園的大槐樹上偷看陳長興練武,一次他與陳氏子弟玩耍時,無意中用太極功夫將這個子弟擊倒,被陳長興看見。陳長興讓其表演了一套拳路後,看出楊露禪學藝心切且已得陳式太極的體味,便破格收了他。楊露禪跟隨陳長興學習太極拳六年後,自認為拳藝嫻熟,功夫獨到,便辭彆師父回到永年廣府老家。

回到老家後,楊露禪與高手切磋,發現自己仍有不足,於是再次赴陳家溝學藝。這一次陳長興對他的歸來學藝非常感動,悉心教授。楊露禪學習更加認真,太極拳藝日益精進。之後因母親去世,他不得不告彆師父回家奔喪。此次回來後,楊露禪的武藝大進,與高手切磋多數能占據上風,但若遇強手也隻能打個平手,他自認為未能學到太極拳的精髓,便決定三入陳家溝。

第三次入陳家溝學習時,楊露禪得知師父陳長興受到誣陷入獄的消息,便積極地為師父辯護並尋求幫助,最終在武禹襄和河南武陽縣知事武澄清的幫助下,洗脫了師父的冤屈。陳長興對楊露禪深信不疑,繼續傳授他武藝,並將他關進密室練習。楊露禪日以繼夜、苦練數年後,武藝大有進步。

楊露禪應武禹襄之弟武汝清的邀請進京授拳。他先是隨武汝清到富豪張某(綽號小鋪張)的公館做客,在張家公館展示太極拳時遭到武師嘲笑,隨後與武師們比試,輕鬆將他們擊敗。

楊露禪以其高尚的武德和卓越的武藝在京城聲名鵲起,後來進入端王府教授拳術,並擔任過旗營的教練。當時的官宦人家也以能請到楊露禪為榮,他帶著兩個兒子楊班侯和楊健侯長期住在端王府中教授拳術。

晚年,楊露禪回到家鄉,並改良陳式老家太極拳,創出了大眾化的“楊氏太極拳”。經過楊露禪及其子兩代人的不斷切磋和改進,最終由孫子楊澄甫定譜,形成了楊式太極拳。該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同時輕靈沉著,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祛病強身的一項體育運動。

楊露禪之後,楊氏後人以及弟子仍致力於楊氏太極拳的傳播,使得楊氏太極拳成為太極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清廷大學士翁同龢稱讚楊露禪的拳術“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如猿猱,手如運球,猶太極之渾然一體”,並親書對聯“手捧太極塞寰宇;胸懷絕技壓群英”相贈。

黃飛鴻(1856年1925年),祖籍廣東省南海縣西樵嶺西祿舟村。出生在武學世家,其父黃麒英是晚清著名武師,“廣東十虎”之一,武藝高強,但家中貧窮,靠賣藝和賣藥維持生計。

黃飛鴻自幼跟隨父親學武,不過父親起初希望他考取功名,6歲時將他送進鄉村私塾學習,但黃飛鴻對念書興趣缺缺,反而醉心於武功。12歲時,他開始跟隨父親在廣州、佛山兩地的街頭獻藝賣藥。後來,黃飛鴻拜“廣東十虎”之首鐵橋三(梁坤)的大弟子林福成為師,學習了鐵線拳和飛鉈等絕技,成為鐵橋三的第二代傳人,武藝日漸精進。

16歲時,黃飛鴻結束賣武生涯,前往廣州。在廣州第七甫水腳邊開設武館,名為“務本山房”,公開招收門徒授藝,教人武術、賣藥和舞獅。清同治四年(1865年),他被廣州三欄行(果欄、菜欄、魚欄)聘為武術教練和舞獅教練。之後還曾前往香港闖蕩,鋤強扶弱,數年後回到廣州,在廣州西關回瀾橋附近開設了武術舞獅館。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父親黃麒英去世後,黃飛鴻在廣州仁安裡開了一跌打醫館,取名“寶芝林”。他醫術精湛,治好了黑旗軍領袖劉永福遍尋名醫卻未治好的傷病,劉永福親自寫下“術精藥妙”四字製成牌匾,掛在寶芝林藥店的大門上。此後,廣東水師提督力薦黃飛鴻擔任劉永福部隊的技擊總教練,劉永福經過試探對黃飛鴻的武藝歎服,聘請他為福軍技擊總教練,並寫下“術藝皆精”四字相贈。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黃飛鴻跟隨劉永福部下的福字軍前往台灣抗擊日軍侵台。次年秋天,因部隊彈儘糧絕戰敗。1895年6月,黃飛鴻跟隨劉永福離開台灣返回廣州,此後退出武林,一心治病救人。

他醫術相當精湛,“駁骨療傷”之技時稱一絕。他在父親的基礎上完善了跌打之術,形成獨特的防治跌打的方法,自製中成藥膏丸,如通脈丹等,頗受好評。他和蘇乞兒、李錦全、周雄光並稱為廣東治療跌打諸疾的四大名醫。

將舞蹈、武術、雜技運用在獅藝中,使得武術、南派醒獅與高樁醒獅相互滲透、融合,開拓了舞獅的新境界,開創了南派醒獅的先河,並收授女弟子,首創女子獅隊。

民國十三年(1924年),廣州商團總長陳廉伯趁孫中山北伐,在廣州發動武裝暴亂。黃飛鴻與其繼室莫桂蘭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寶芝林”,連同劉永福寫給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都毀在了戰火之中。再加上長子失業,黃飛鴻抑鬱成疾,最終於1925年病逝,葬於白雲山麓。

喜歡曆史追光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史追光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當兵發老婆,這個新兵有點猛! 四合院:傻柱重生,收養破局 開局撿公主,一根玉米迷倒她? HP斯教慢慢靠近你 請勿招惹貌美人偶npc 天山畫壁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腦海一片林,異能全靠砍 養崽,從擺攤開始 賽博巫師入侵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