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國首府,瀾灣私人酒會。
水晶吊燈折射著溫潤光芒,酒會廳內樂聲悠揚,賓客低語交談。
這裡沒有媒體,沒有喧嘩,所有出席者非富即貴,談吐節製、語氣沉穩,仿佛每一句話背後都牽動著某條產業鏈的命脈。
王遠東身穿深藍禮服,神情如常,正與一位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的老者交談。
“南灣那條物流走廊,”
老人語調溫和,“隻要你的人能協調下來,曼西島鏈的通關配額,我可以代你推進至內閣會議層麵。我們的人脈,不用白不用。”
“先生若願出手,自是王某之幸。”王遠東舉杯致意,態度謙和。
老人滿意地頷首,隨手從胸前口袋取出一張鑲金名片,推了過去:“我外孫女正籌備一家泛東南亞融資平台,若有機會,不妨看看她的方案。”
“她年輕,但很聰明,方向選得準——你是明白人,知道下一代更看重什麼。”
“我一定認真拜讀。”王遠東點頭應下,臉上始終掛著得體笑意。
正說話間,一道黑影悄然靠近。
王遠東敏銳地察覺到身後的異常,偏頭一看,是他的隨行秘書季文。
“老板。”季文低聲道,神情間隱隱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王遠東眉頭輕挑,轉頭朝那老者一笑:“失陪片刻。”
放下酒杯,他隨季文穿過酒會人群,來到側廊一處隔音良好的亭台內。
這裡遠離宴會核心區域,光線柔和,琴音模糊,顯得格外寂靜。
“說吧。”王遠東站定,語氣沉著。
季文沒立即開口,隻是將手機遞了過去。王遠東接過,一眼就看到屏幕上的新聞推送——
【昔日港城影後沈薔車禍真相再起疑雲,警方五年前結案報告或存重大漏洞】
標題下,是一張高清劇照。畫麵中沈薔身著青衣,倚門而立,眉眼溫婉,笑意淺淡。
王遠東神情頓住,眉頭緩緩皺起:“什麼時候的事?”
“半小時前。”
季文壓低聲音,“港媒先發的,然後幾家自媒體快速轉發,現在東南亞幾個新媒體也同步跟進,曼國這邊的中文頻道也臨時插播了。”
王遠東眉頭緩緩擰緊,語氣仍是淡淡的:“反應很強烈?”
季文點頭:“非常強烈。”
“是的,非常強烈。”
季文解釋道:“是港島那邊先爆的,一家老牌八卦媒體放出的短視頻和舊照片,三分鐘之內被二十多個賬號轉發,現在已經擴散成全平台熱搜第一。”
他稍頓了下,繼續補充道:“我們實時監控平台顯示,短短十分鐘內,微博、脈訊、港城區塊論壇,還有幾個東南亞本地新聞轉發平台的點擊量破了千萬。”
“更關鍵的是,參與討論的人數指數級上升。”
“原本我們預估,這類舊星新聞熱度會維持在中等偏上,可現在完全不是一個層級。”
“港城那邊的兩大電視台也在跟進,甚至還有一家英資媒體下屬的娛樂欄目,專門請了當年的節目策劃人做連線,節目中直接說……”
“沈薔當年的死亡報告,從頭到尾就沒讓他們這些人看過原件。”
季文語氣低沉,卻藏著一絲驚疑:“現在不隻是普通粉絲在聲援,連娛樂圈幾個老牌編劇、導演都發文暗示,當年沈薔的出事時間點‘不那麼巧合’,疑點重重。”
“而另一邊,在東南亞這邊,已經有泰文、馬文的娛樂頻道主動開始翻譯字幕,準備放送這條新聞。”
“還搭上了幾個時政賬號,把沈薔事件同當年的文娛基金爆倉連在一起炒。”
他看了眼王遠東的臉色,又繼續道:
“曼國這邊的中文新聞頻道,原本是隻播一條通稿,結果臨時插播了視頻,還調了檔期,把明早的討論節目提前到今天晚上。”
“這一波不像是有人隨手放料,而是一次高度策略性投放,節奏、平台分布、話題點控製得都很精準。”
“而且……”他略微壓低了聲音,“目前已有至少六家大號開始串聯‘追查真相’話題標簽,有跡象顯示,是輿論機構在背後推波助瀾。”
“我們雖然在幾個社交平台有布點,但目前封不住。”
王遠東眉頭輕蹙,目光一寸寸沉下。
“目前判斷,是‘有組織、有準備、提前預埋’的投放行為。”
季文低聲補充,“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爆料。”
“最可疑的,是他們選擇的這個時機。”
“港府內部恰好進入人事調整的‘靜默期’,幾大部門的發言人都在過渡,這就意味著——哪怕想回應,也來不及定調,等到內部統一口徑,這一波情緒已經炸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