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錦城依然一襲玄色錦袍,身高腿長,麵容俊美,散發出一股無形的氣勢,完全不像個生意人。
他站在季子墨身旁,二人一樣高大,一般俊美,一個冷峻,一個飄逸,眾人感覺眼睛都不夠用了。
葉錦城向眾人施禮致意後,一揮手,上來兩個小童,引人離開大廳,進入一間雅室。
這裡風景又不同了,雅室裝有巨大的琉璃窗,雙麵臨湖,從窗戶向外望去,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用來運送客人的小舟穿梭其上,白帆點點。
室內裝飾高雅,所用器具無不精巧,一角擺放著古琴、棋盤、文房四寶,另一角則設置了投壺、雙陸等玩樂之物。
葉錦城這才坐下來,向眾人介紹水繡坊種種。名為繡坊,其實更像是文人雅士暢敘幽情、放鬆身心的場所。頂樓舉辦各種展覽,二樓是繡坊所在,雅室可供包場聚會,就連庭院裡,也能玩曲水流觴。園子裡有湖光山色,想要劃船、釣魚、采蓮蓬,感受田園風情,更不在話下。
賓客們先是為芙蓉園的風光沉醉,再為季氏夫妻的驚世技藝傾倒,最後又為這位葉東家做生意的手腕所折服。半日下來,心中的驚歎一波接一波。
那位豪富士子執著地問起繡畫價格,葉錦城微笑著告訴他,凡是芙蓉居士的作品,三千兩起步,百草君的作品,一千五百兩起步,其他繡娘,八百兩起步。如果用的是季翰林的新式畫稿,還會酌情加價。
“在江夏的時候,季翰林的畫作就曾經拍出過萬兩一幅的高價。以他今時今日的功力,價格隻會更高。季翰林已經明確不賣畫,那麼從水繡坊購得繡畫就是間接得到季翰林畫作的唯一途徑。”葉錦城點到為止,轉而說起彆的話題。
文人講的就是一個雅,和文人做生意,不能太過急切。
賓客們在園子裡玩了一天,賞景的,賞畫的,劃船的,臨湖彈琴作畫的,各有各的樂子。不少文士一時興起,吟詩作對,揮毫潑墨,留下自認為精彩的詩詞。
向晚,客人們心滿意足地離開,被小童引導到出口處,隻見一個漂亮得不像話的小女孩,約莫六七歲,手裡牽著一個比她更小,隻有兩三歲的小女孩,兩人穿著一式一樣的嫩綠裙子,手裡端著一個托盤。
“提神醒腦,安神寧心,一人一個!”兩小女孩奶聲奶氣地喊道,小手抓起托盤上的藥囊,贈給賓客們。
看著這對金童一般的女孩,賓客的心早就化掉了,忙接過藥囊佩戴在身上,頓時一股淡淡藥香襲來,精神為之一振。
從這天起,“芙蓉園”這個名字就在京城打開了局麵。有人說,那裡有最美的景,最精妙的畫,最細膩的繡,就連藥囊都是全京城最有效的!
葉錦城趁機把那天遊園時文人墨客的詩詞文章裝裱起來,懸掛於小樓之中,個中精品,刻意找人於坊間傳誦,牢牢做實芙蓉園和“雅”的聯係。
董大儒聽聞此事,一筆一畫寫下“針聖”二字,命人送去芙蓉園。從此,“針聖”不再是他私下裡對小輩的鼓勵之語,而是一個大儒對刺繡聖手的由衷讚美。
若是繡坊,高門大戶或不屑一顧,但風雅之地,有太後和大儒肯定過的珍品,去湊湊熱鬨又有何妨。一時間,芙蓉園裡遊人如織,很多富貴人家把自家的賞花宴都辦在這裡,各種文會更是連綿不絕。
最高興的莫過於葉錦城,出租園子無疑讓他掙了一筆,但最掙錢的,還是繡品。園子零零碎碎租一個月,還抵不上賣一幅繡品。尤其是芙蓉居士親手繡製的,現在價格已經漲到了五千兩,如果用季子墨的畫稿,更是突破一萬兩。
即便價格如此高昂,也不妨礙受人追捧,甚至是越貴越受歡迎。自從三皇子妃花五千兩買了第一幅,皇親國戚、高門大戶一個接一個地來遊玩購買。
他計算過,賣上幾幅繡品,所有的成本都能回來。算帳的時候,他的手指都在顫抖,葉家做了百年刺繡生意,何曾賣過這麼賺錢的繡品,這繡畫不是絲線織的,簡直比金線織的還值錢!
很快,芙蓉園三個字就成了京城的金字招牌,什麼東西沾上芙蓉園都貴,就連藥囊都賣到了十兩一個,生意還特彆好。一些中等門戶的夫人小姐前來遊玩,繡畫是買不起的,藥囊總還可以負擔,離開的時候一人買上一個,也算是有了件芙蓉園的東西,佩在身上很有麵子。
芙蓉園聲名鵲起,來看季子墨繪畫展覽的人越來越多,他的名聲在書畫界愈發鼎盛,甚至傳入皇帝耳中。
這天,季子墨正在翰林院中上值,皇帝身邊的小內官傳他入宮。
翰林院修撰,職責為掌修實錄,記載皇帝言行,草擬詔書,等級雖不高,和皇帝打交道的時候卻不少。季子墨還當是為了文書上的事,沒料到進了禦書房,皇帝邊批閱奏折,邊頭也不抬地問他“聽說你發明了一種繪畫技法,描摹事物像照鏡子一般逼真?”
季子墨心中一緊“回陛下,如照鏡一般逼真,多是溢美之詞,下官隻是在前輩畫家基礎上略有進益,實乃雕蟲小技。”
皇帝繼續批著奏折“嗯,明日你將自己得意的畫挑上幾幅,著人送進宮來給朕瞧瞧,也讓朕開開眼界。”
季子墨聞言不敢怠慢,立刻應諾,行了大禮後退出。
他正琢磨皇帝此舉的用意,就見前方有一隊人迎麵走來,定睛一看,被簇擁在中間的,不正是他此生不想見第二次的棣華郡主?
畢竟是郡主,再不想見,也隻得行禮問候。
棣華郡主並不叫起,冷笑道“季翰林最近風光無限,聽說芙蓉園是你家的生意?”
“郡主誤會了,官員不可經商,怎會是下官家生意。芙蓉園的東家姓葉,是江夏同鄉,下官與內子隻是借他的園子展覽罷了。”
“你騙誰,你娘子可不是展覽,她的繡品是賣的!”棣華郡主氣結,從前說起刺繡,京城誰不推晶繡坊為頭一份,現在人人都說芙蓉園繡才是絕世珍品。
“下官娘子做的是閨閣繡,閨中女子拿自己的繡品賺點零花錢並不為過。”季子墨答。
棣華郡主簡直要為他的厚臉皮鼓掌了,那是一點零花錢嗎,水清樺賣一幅繡品,頂她晶繡坊賣十件衣服!
喜歡重繡人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繡人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