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他的大女兒古春已經到了要來鎮子上上中學的年紀,幾番思索後,他最終決定為了孩子們的教育和將來,乾脆舉家搬遷到三姓寨鎮子上來居住。
那時,糧管所閒置的房子很多,按理說是完全可以安排古所長一家的。
但軍人出身的古所長是個講原則、正直的人,他不願占公家的便宜;而且,他更不願意找人說好話看人臉色。
他想自己蓋房,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地基。
他找到政府所在地葵花井村的村主任,何主任對他說,想要好一點的位置,那就得排隊等。但具體需要等待多長時間不好說,而且也不知道最後能不能等到。
但是,如果你不在乎地基位置的話,鎮西頭的石門也就是封洞子那裡還有一塊地,稍微往後山挖一挖,做一個防土牆,是可以蓋房子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石門,古所長再也熟悉不過了。
是他每次從老家來上班的時候從陰峪河穀底爬到這半山腰的鎮子的卸甲坪的葵花井村的必經之路。
每次,剛爬完幾公裡陡峭的山路後大汗淋漓的他,都必須要在石門這裡坐下來歇一歇,捧口甘甜清冽的泉水喝喝。
那時候的古所長就曾經有過在這個地方建上一棟房子的念頭,但這種想法當時也隻是在腦中閃現了一下,轉瞬即逝。
當何主任給他說起石門時,他突然就記起來了。
他覺得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冥冥之中似乎有人在牽引著她,去那裡建房。
所以,古所長假裝思索了一會兒後就“勉為其難”地要下這塊地基。
那時候的他,絕對沒有想到他的愛女古春有朝一日會在這裡建起一座六層樓的大酒樓,更沒有想到,這塊寶地給他家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當初的他,隻是想在這個地方建起幾間能夠在這裡遮風擋雨、安身立命的房子而已。
當初,他在鄉政府及土管所辦好土地使用證等相關手續後,就讓工人們清理掉沼澤地上成堆的垃圾,在石門的泉眼處修了一個水泥蓄水池,蓄水池的下方安上了自來水管。
當蓄水池的水漫出來以後,會沿著一個專門修建的水泥水槽,再穿過埋在房屋地基上的水泥管,從公路的函水洞流出。這樣一來,就很輕鬆地就解決了飲水和排水問題。
古家就在這裡先簡單地建了三大間磚木結構的平房,把老家的桌椅板凳搬了一部分過來,又添置了一些鍋碗瓢盆,就這樣安置下了來,成了三姓寨葵花井小鎮的新居民。
房子建好後,女兒古春恰好考上三姓寨中學,兒子古超則被他安排轉學到鎮上的卸甲坪小學就讀。
老家古家寨那廣袤而肥沃的土地,他並沒有上交,而是繼續耕種著。
農忙的時候,古所長和內人回老家打理,每年依然能收得不少的稻穀和其他糧食。
等一切安排妥當後,古所長的病情卻變得嚴重了。
廬陵縣甚至是車城市的醫院都無法醫治,去武漢和上海的醫院也沒能夠瞧好,沒有多久,他就那樣丟下一雙年幼的兒女和年輕的內人,遺憾地走了。
古所長走後,一家人靠他的一點撫恤金生活,越來越拮據。
好在古所長在世時人緣良好,加上自己多年來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因此糧食係統根據當時的政策,允許他家的孩子去接他的班。
就這樣,剛上完初中的古春,就放棄了考學的機會,終止了自己的求學生涯,按照當時的政策,剛滿16歲就去接了父親的班。
兩年後,年滿18歲的古春就得以轉正,成了三姓寨糧管所的一名正式職工。
喜歡江漢朝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江漢朝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