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聞言又笑道“怪不得長生你的表情如此怪異呢!”
他用手指點了點酒碗,下人立馬又給幾位把酒倒滿。
“此乃用神農雪糯加上蓼花酒曲,經特殊工藝釀造而成的白茅酒。”
三老介紹道“你且仔細看來,此酒色澤微黃,清亮透明,清雅醇香。”
“我主李顯被其母武曌篡位貶到房陵做廬陵王時,最喜歡飲用此酒,被他稱為‘皇酒’。”
“廬陵王不僅愛喝皇酒,也釀得一手好酒,曾一度被人稱為‘品酒郎君’。”
“他曾給廬陵皇酒專門作過一首詩‘此酒隻應天上有,瑤池天宮量也無,他日龍駕回長安,每年送朕三萬斛。’”。
談起皇酒來,三老滔滔不絕。
“因為神農雪糯米每年的產量極為有限,所以皇酒在我們這裡隻有招待貴賓及節日慶典才會用到。”
“根據製作工藝和品質的不同,我們又把皇酒分為濁酒、綠醅酒、和黃酒等幾種。”
“濁酒是用糧食穀物釀造,含有雜質,我們一般不怎麼釀造,也不怎麼喝它;綠醅酒則是咱們皇酒存放一段時間以後的酒,酒味會更濃;而黃酒,也被稱為琥珀酒,是咱們唐代達官貴人才能消費得起的高檔酒呢!”
三老說“我們在一些佳節如端午節、重陽節,還會飲用特定的節令酒。如屠蘇酒、艾葉酒、菊花酒、雄黃酒等。也都可以黃酒為基酒泡製而成的”
說罷,三老又舉起酒碗對你高祖姥爺說“來!乾了這第二碗!”
大家又共同舉碗,一飲而儘。
當第三碗酒滿滿斟上以後,三老說“咱們這裡的規矩就是動筷之前先乾三大碗,而後大家就可以開始相互敬酒了!”
你高祖姥爺兩碗黃酒喝下去,不僅沒有感到一絲絲的酒意,反而覺得這酒就像是老家那甜甜的醪糟一樣,勾起了他濃濃的鄉愁。
他率先舉起了酒碗,說,乾了!乾了!
就這樣,推杯換盞、不知道喝了多少碗。
席間,三老對現在外麵世界的酒產生了興趣。
他說自己家裡至今還有一個祖上留下來的陶瓷酒瓶,瓶上燒製的字體為重碧酒。但三老說他從來都沒有喝過這個酒,便問你高祖姥爺是否見過這種酒,又好奇地想知道,外麵的世界現在喝的是什麼酒?”
其實,早在清朝時期,你高祖姥爺的老家四川,釀酒業就已經十分發達了。
那時候在四川最為流行的酒還不是五糧液而是是綿竹大曲。
從唐朝就開始成為官方專供酒也就是郡釀的五糧液,曆朝曆代就隻是少數達官貴人才能喝的高端酒。
清代,因其獨特的釀造工藝和優良的品質,綿竹大曲成為了四川地區廣受歡迎的酒品。
綿竹大曲以其獨特的口感和功效,如夏消暑、冬禦寒、能止嘔瀉除濕及山嵐瘴氣等,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喜愛。
曾有人稱綿竹大曲為“綿竹清露大曲酒”,並寫詩讚曰“天下名酒皆嘗儘,卻愛綿竹大曲醇。”
除了綿竹大曲,當時的四川還有其他種類的酒,如白老酒、毛酒、大曲酒、玉蘭酒、香元酒、玫瑰酒、燒酒、竹葉青、老酒、桂花酒、百花酒、蔭酒、葡萄酒、家常酒、青果酒等,各種各樣的酒品種豐富,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