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風高夜,殺人越貨時。
兩個月後,曾經發生在九湖坪的故事在三道街一個個重演,大戶們基本上都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被洗劫了一遍。
人們誠惶誠恐,商貿一度受到影響,街上有好長一段時間冷冷清清。
在一輪短暫的精確地黑夜入室搶劫後,街上又突然沒有了動靜,似乎恢複了以往的平靜。
增加了安保措施的商賈們一邊報了官,一邊小心翼翼地重新開了張。
官府也出麵貼出了安民告示,說是一股從河南南陽過來的遊匪,途經神農架,順道劫持,此時已過境進入川陝地界了。
往後幾個月,街上果真是風平浪靜。人們剛準備相信官府的通告時,有可靠消息稱鹽道上從川東大寧場運回三道街來的鹽和從三道街去往那邊準備進鹽的錢,在界嶺,在太平山,幾乎無一漏網的全部被搶了。
看來這股“遊匪”並沒有走遠,更沒有去到川陝,而是在太平山紮下了。
這一下,川鄂兩省都坐不住了。
兩地衙門聯合起來,對太平山發動了史無前例的掃寇行動。
楊浩宇高祖父先是試探性地和官兵進行了幾次接觸,發現自己的裝備和隊伍根本無法與官兵正麵抗衡時,便利用山勢地形,將隊伍化整為零,與幾個堂主分彆帶領隊伍在深山中與官兵們斡旋。
幾個月下來,官兵連人毛都沒有抓住一根,自己反倒是被打死了幾個,摔死了幾個,失蹤了幾個……
最後,已被拖得筋疲力儘的官兵,終於如獲至寶地在太平山巔發現了你高祖楊崇武他們戰略性遺棄的空空蕩蕩的土匪寨子。
惱羞成怒的官兵們架上一堆乾柴潑上幾桶菜籽油放了一把大火把寨子給燒個灰燼,而後便疲憊地收兵下山。
第一次川陝聯合圍剿就此宣告結束。
事後呈上去的戰報是這樣說的我川陝聯軍奉命剿匪至太平山,全軍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奮勇爭先,立誌蕩儘匪寇,還一方平安!經精準刺探,周密部署,終得直搗黃龍,一鼓作氣,徹底摧毀頑匪楊崇武之老巢!麾下匪眾十有八九被擊斃,餘匪十之一二,皆入虎狼山魈出沒之深山,斷難活命,太平山匪患再難以成氣候也!
聯軍雙方將士因此接受表彰獎賞不提。
且說三道街因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持續繁榮昌盛了很長一段時間。
但與此同時,在神農架原始森林的東部,沿三道街附近的關門河與木魚鎮流下去的清揚河交彙處,有一個現如今稱做陽日彎那時叫做陽兒彎的地方。
由於清揚河與關門河彙合以後,水量大增,可以行船與下遊的南河通航,經南河通過穀城可以到達老河口、襄陽,下遊可通過漢江口直達長江。
因此,陽日灣慢慢發展成了一個大的集鎮,成了神農架地區廣貨進山、山貨運出的重要水碼頭。
從大寧廠運過來的私鹽也大多通過這裡運往湖北江漢平原各地。
陽日灣水碼頭逐漸形成氣候,貿易最繁盛時有將近50艘木船常年在此停靠,在此攬活的船工最少都有數百人。
陽日灣清揚河兩旁店鋪林立,鹽行、山貨行、飯鋪、客棧、廣貨行等一應俱全。
甚至許多襄陽和漢口甚至外省的知名貨棧都在這裡設立了分行。
其中以湖北、湖南、江西的商人最為多見,他們分彆在這裡建立了同鄉會館。
比如建在百家灘旁邊的江西會館、建在樂溪河畔的湖南會館、建在薄磨坪的武昌會館。
清朝嘉慶年間,襄陽白蓮教起義軍總指揮王聰兒帶著四五萬部眾轉戰四川時,就曾經駐紮在陽日灣。
當時王聰兒住在陽兒灣一座建於明代名叫淨蓮寺的古寺裡。
王聰兒帶大部隊入川後,留下了一小部於此地活動聚集,長達數年。
直到白蓮教頭目王聰兒、姚之富在鄖西縣的閻王碥被殺之後,這裡才被徹底鎮壓,麾下教眾也作鳥獸散。
此後淨蓮寺便恢複了香火,至今旺盛。
王大牙抵達陽日彎之前,就已經了解到那裡已儼然是一個城鎮的模樣了。
聽說,南來北往的客商把沿清楊河兩岸的狹窄街道擠得前後接踵,光是常年居住在此的人口就有一萬餘人。
王大牙在紅舉的三道街混跡已經一年有餘了,這期間,你高祖楊崇武多次敦促他再次與時俱進,潛入到更大的更有潛力可挖的地方陽日灣去。
可是王大牙一直不願意成行。
王大牙說他那段時間有一種很強烈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