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楊崇武這個人雖然驕橫跋扈,但是自打他遇見孫寡婦以後,整個人都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相比以前,他理智了許多。
而相對於他以前那亂七八糟顛沛流離的人生,楊崇武遇到孫寡婦以後完全不一樣了,他對自己的人生有了規劃,有了期許;甚至於,他對於跟著他的兄弟們也都有著妥善的安排。
這麼多年下來,楊崇武早就錘煉成一個能說能戰、有勇有謀有擔當的當家人了。
這一切,沒有孫寡婦在背後的支持、理解與默默無聞的付出,他是做不到的。
整個寨子裡,孫寡婦是唯一的一個女人。
但沒有任何一個兄弟對他言語輕薄舉止輕佻。
不是因為懼怕楊崇武。
而是因為孫寡婦對於他們中年紀稍大的人來講,就像是親妹妹一般,而對於年紀稍小的兄弟們來講,她又像是自己的親姐姐甚至是母親一般。
孫寡婦幾乎一個人承攬了山寨裡幾十個兄弟們的吃穿。
他為他們清洗衣服、縫補衣服、添置衣服,從來沒有讓任何一個兄弟穿得破破爛爛,而總是讓他們穿得乾乾淨淨,溫暖體麵。
她總是對兄弟們說,彆人叫我們土匪,瞧不起我們,但我們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
還說我們雖然確實是土匪,但我們從來都隻劫富濟貧,外界傳聞的那些所謂的殺人如麻,逢人就搶的事情,咱們自己都知道是假話。
清者自清,我們不需要去澄清這些東西,既然選擇了做土匪,就得勇於承擔彆人對土匪的定義。但無論他們怎麼誤會,我們都要明白,被逼上山隻是我們暫時謀生的手段。
我們早晚都會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房屋,有妻室子女,有自己幸福美滿的生活。
所以,無論我們在山寨裡執行任何任務,都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
沒有人不喜歡孫寡婦,無論是哪種喜歡。
也沒有人不尊重她,無論是通過哪種方式。
而這其中,尤數楊崇武愛她入骨。
孫寡婦變賣自己所有之前的東西加上自己的積蓄,為楊崇武上太平山拉大旗做土匪奠定了最初始的資本。
楊崇武用這些錢購置兵器,招兵買馬,積蓄力量,最終才得以讓隊伍發展壯大。
可以說,孫寡婦就是這支隊伍幕後最原始的股東之一。
現如今,她卻隨著一場洪水無聲無息地走了!而她走的時候,還死死地抱著那口為大家做飯燒水的鐵鍋!
如果不是因為那口鐵鍋,她不會走
她至死都在想著寨子裡同生共死的兄弟們
楊崇武目光呆滯地走到雖然消了水但依然混黃的陰峪河旁,雙膝一屈就跪在了洪水退卻後的淤泥裡,他高舉雙手,仰頭衝著峽穀上方那一細溜的藍天,撕心裂肺一般一聲長嘯,而後垂下雙手,捧住自己的臉,淚水從指尖沁湧而出
往事曆曆在目!
想他楊崇武,自幼父母雙亡,五六歲時就成了一個四處乞討的孤兒,饑一頓飽一頓,風餐露宿好不容易長到十二歲,而後便謊報年齡義無反顧地加入了號稱“太平盛世,共享大同,一統天下,共建太平”的太平軍。
十二三歲的楊崇武便跟隨著翼王石達開南征北戰,後來也跟隨著他一起稀裡糊塗地反了洪秀全,隨著反軍隊伍四處奔襲。
當幾十萬人馬隻剩下兩三萬時,冀王欲往天府之國四川養精蓄銳,再圖發展。
他取道攀西,準備渡過金沙江時,卻在貴州安順場的大渡河邊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楊崇武納悶的是,為什麼每次的洪水都給自己帶來了厄運!
那一次,他們幾萬衣衫襤褸的潰軍被洪水所阻,堵在了大渡河畔。
翼王石達開與前方阻攔的川軍首領談判後,獲準一部分人通行,一部分人就地遣散。
翼王帶著幾個親信過江了,其他的兄弟就地做了鳥獸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