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潮濕的雲層,在三姓寨的青瓦上灑下斑駁光影。
楊浩宇揉著布滿血絲的雙眼走出帳篷,昨夜與柳青之間的第二輪溝通以僵局收場,手機裡還躺著十幾條股東們催促撤資的未讀消息。
但當他看見不遠處老村長正帶著幾個村民搬運木料時,心中又燃起一絲希望——至少,已經有人願意邁出第一步了。
"楊總,考古隊的車堵在盤山路上了!"小周舉著衛星電話匆匆跑來,"還有省地質研究院的專家,說半小時後到。"
楊浩宇接過地圖展開,手指劃過標注著大天坑的區域。
三天前他連夜趕往省城,帶著精心準備的開發方案叩開了省文旅廳的大門。
幸運的是,三姓寨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疑似古人類遺址的發現引起了專家們的興趣,省地質研究院和考古所同意組成聯合考察組。
"讓工程部先去疏通道路,記住,千萬彆破壞植被!我去村口接專家。"楊浩宇將地圖塞進背包,拍拍柳鋼的肩膀,"你如果再在你姐那裡胡說八道的話,明天就給我滾回武漢去!"
柳鋼臉上青一陣紅一陣,早知道他姐柳青這麼裝不住話,自己就不給她講這些事兒了!他心中後悔不已。
越野車在泥濘中顛簸前行時,楊浩宇望著窗外掠過的峭壁。
岩壁上零星分布著他讓人張貼的規劃效果圖——玻璃觀景台懸浮在天坑之上,生態步道蜿蜒於古木石林之間,身著民族服飾的村民在特色民宿前微笑迎客。這些畫麵與現實的破敗形成強烈反差,提醒著他肩上的重擔。
"楊先生?"考古所的林教授推開車門,目光立刻被遠處的天坑吸引,"這規模,在國內都屬罕見。如果岩畫真是新石器時代的......"老人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地質專家陳工則蹲下身子,用地質錘敲下一塊岩石樣本:"鈣華沉積層保存得如此完整,說明地下暗河係統從未被人為乾擾過。楊總,你們的開發計劃必須建立在絕對保護的基礎上。"
考察隊浩浩蕩蕩重返大天坑。
這次,專業設備的探照燈將坑底照得亮如白晝。
林教授戴著護膝跪在岩畫前,放大鏡下,那些扭曲的線條仿佛活了過來:"看這個祭祀圖案,和去年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紋路極為相似。還有這些符號,很可能是失傳的古蜀文字!"
楊浩宇的心跳驟然加快。
他突然想起貼身收藏的青銅圓環,正要開口,卻見陳工舉著探測儀驚呼:"地下十五米有異常反應!像是大型金屬物體,難道真有古人的窖藏?"
消息不脛而走。
當第一具完整的古人類骸骨從暗河沉積層中出土時,省文旅廳的工作組連夜趕到了現場。
會議帳篷裡,投影儀將三姓寨的規劃藍圖投射在帆布上,楊浩宇的聲音在寂靜中回響:"我們建議采用"核心保護區+生態緩衝區+旅遊開發區"的三級模式。天坑及周邊兩公裡劃為絕對禁區,僅允許科研人員進入......"
"楊總,"文旅廳王處長打斷他,"資金缺口怎麼辦?按照你的方案,光是生態修複工程就需要......"
"我們願意提供專項低息貸款。"突然響起的聲音讓所有人轉頭。省投資集團的代表推門而入,西裝革履的男人微笑著遞出名片,"前提是成立合資公司,由我們控股51。"
空氣瞬間凝固。
楊浩宇盯著對方袖口的袖扣,那枚鍍金的齒輪圖案讓他想起“董事長”柳青的警告。
但當他的目光掃過帳篷外正在清理文物的考古隊員,掃過遠處村民們好奇張望的麵孔後,他似乎下定了決心,語氣堅定地說:"不!昊天集團要保留景區的運營權,並且需要設立三姓寨村民持股平台。"
談判持續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