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星,你家的烘乾室要用嗎?”岑五叔打電話來問岑星。
“最近沒怎麼用,怎麼?”
“村裡好幾戶人家需要烘龍眼乾,量有點大,如果你家烘乾室有空的話,借給他們用一下。”
“可以啊,不過五叔,你是知道的,我的家烘乾室是用電烤的,要點成本,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擔心成本高。”
岑星說出這話不是白問的,因為村裡的烘乾室都是砌的烘乾房,是利用燒柴升溫的原理烘乾的。一斤龍眼的烘乾成本最多也就是幾毛錢,要是舍得自己出去找柴火,除掉烘乾房的建設成本,根本就沒成本。
而她農場裡的烘乾室,實際上是一整條工廠式的烘乾流水線,雖然效率高,成品質量高,但是使用成本也比較高,反正一塊錢肯定是要的。
“這樣的,你把價格報給我,讓他們自己決定。”岑五叔說。
果然岑星把價格報給岑五叔之後,就隻剩下兩家說要借她的烘乾室了。
他們兩家說定之後,流水一樣,把自己家摘回來的龍眼送了過來,都是剪好枝的。
岑星家的烘乾廠房也是黑燈工廠,隻要把水果碼進統一規格的框子裡,放進架子上,再把倉庫門關上,裡麵的傳送帶和機器臂就開始乾活了。
在烘乾車間裡麵,機器會把龍眼用篩選機篩選,把等大的龍眼選出來,過小的和過大的都分開存放,使用不同的溫度烘烤乾燥。
整個烘乾過程,又是高溫,又是熱風吹,總之一條流水線過去,水果的水分很快就被烘乾了。
十幾個小時之後,就能在烘乾房另一頭的倉庫裡,接到烘乾包裝好的龍眼乾了。
第二天,驗收龍眼乾的時候,岑五叔也趕來看看情況。
岑五叔掰開一顆烘乾好的龍眼,果殼脆脆的,一捏就碎,裡麵的果乾看起來金燦燦的,軟硬適中,甜香襲人。
“還是專業機器曬出來的龍眼乾好看啊,用人工看火的,烤出來的品質就很難控製。”
這批龍眼的主人阿南說,“就是,我也是看中三姐的機器,春節拿到市裡去賣,都能多賣幾塊錢。”
岑五叔誇他,“還是你們年輕人有眼光,有魄力。好好乾,你家這次弄了多少斤龍眼乾啊?”
“大概有一萬斤左右吧,全在這裡了。今年收獲季天氣不好,摘到市裡賣也賣不到什麼好價錢,乾脆全都曬成乾,等春節的時候拿到外市賣賣看,說不定能多賺點。”阿南不好意思的搓搓手,“我在外麵打工的時候,認識一兩個老板,到時候拿去問問看。”
“好,你老爸算是熬出頭了,那你們年輕仔辛苦點。”
“隻要這批龍眼乾出來,不辛苦的。”阿南樂觀的笑著。
這裡乾活的都是機器,岑星也沒跟著看,留一個熟練工人在現場指導大家怎麼往框子裡擺龍眼就行了,什麼都不用操心。
…………
岑星正在集合小孩去水田裡撈田螺。
起因是前段時間,岑星給沈湘怡家送過去幾十斤田螺,讓她和家人嘗嘗鮮,誰知被她拿到沈家小院,讓高師傅做成了田螺煲。結果野生田螺煲非常受歡迎,試吃階段就引起了轟動。
隻是數量太少了,沈湘怡讓岑星多努力一點,在岑家村多搞點田螺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