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抵達北平。
走出火車站,李逍就聽到熟悉的聲音響起。
“賢婿——”
火車站外,百姓早已經被清走了,留下空曠之地,朱棣親自領著百官迎接,這樣的待遇上一次還是藍玉享受過。
“聖上!”
李逍神色表現出異常激動,兩三步衝了過去,兩人手握著手,隨後朱棣狠狠地將李逍抱住,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如此恩寵,簡直是羨煞旁人。
不止是太上皇對國師恩寵,連聖上也是如此。
實在是古今第一人。
“恭賀國師回朝!”
百官紛紛躬身齊聲說道。
然而,朱棣還是跟李逍擱那擁抱呢,良久才分開。
一旁的朱高煦都找不到機會插身進去,一見兩人分開,朱高煦正想過去,給姐夫也來一個熱烈的擁抱。
然而朱棣拉著李逍的手,朝著城門的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道“走,快去拜見你的皇祖父,商議大師。”
“”看著走遠的兩人,朱高煦有些無語,姐夫,還有我呢,你是不是沒看到我啊
也難怪李逍一回來,朱棣就親自迎接,隨後把他拉到洪武宮去了。
大明在短短的十幾年的時間,就發生了驚天變化。
而這一切,也都得益於女婿李逍,不但北平變了天,現在南京也變革成功,南北兩京都變天了。
未來明朝的國力,將會上升到一個難以想象的地步。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天大的事情。
發現新大陸,這樣的事情,怎麼能不讓人激動?
洪武宮。
“孫女婿,你可算回來了!”
朱元璋心心念念的李逍總算回來了,立刻揮手讓其進來,進到院子中太監搬來幾把椅子,一家人坐下。
朱棣、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幾人也同時在場。
如今南京城的變化,已經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
朱元璋自然高興的不行,他還記得當初跟李逍有過一場對話。
那時候,朱元璋說你大刀闊斧的改革,如果觸碰到某些階層的利益,會十分難辦,他們會合起夥來對付你。
而李逍給的回答是不怕。
現如今,他果然完成了履形的諾言,是個言出必行的人。
當然,這其中的過程,有些大膽,在曆朝曆代都是不被允許的存在,比如空白聖旨,尚方寶劍,連錦衣衛都給了李逍,朱元璋對李逍的信任程度是非常高的。
“大哥,想你啊!”
李逍衝了過去,抓住了朱元璋的手。
又是一番寒暄,不過不是虛情假意,而是真情實意。
聽到“大哥”二字,朱棣眉頭微微一抖,好家夥,朕又成了你的侄子了
“南京的事情,你辦得很好,將最難搞定的地方都搞定了,所有人一視同仁,連咱得封的那些國公侯爵的土地,咱封賞給女兒的土地,你都將土地給收上來了。”
朱元璋拉著李逍的手說道“不過,那些藩王的土地你不敢收,咱幫你收,你就不用操心了。咱還讓他們也按照你的方法,在其他地方執行新法,不久之後,大明朝就變了天,你打造新體係就構建完成。”
對於這個新體係,朱元璋很是滿意,無論是從哪方麵看,都無懈可擊。
王朝政令直接到底,選拔人才,任人為用,進入工業化,百姓豐衣足食,朝廷富得流油。
完全推翻自己之前愚民,讓百姓安分守己的政策,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新的體製。
而實際上,朱元璋也權衡到,百姓們獲得教育也並不會有其他的心思,隻要他們能安居樂業,大家都願意安分守己的過日子。
而且武器的革新,讓朱棣和朱元璋認識到,冷兵器並沒有那麼強,而武器的革新就是人才出現造就的。
百姓們獲得教育,也就會創造更多的人才,朝廷隻需要嚴格把控武器,掌握武器,將來不會有任何人能夠造反成功的,大明將永垂不朽。
其實,如果一開始就直接讓朱元璋去執行這個政策,朱元璋絕對不敢賭,也會嗤之以鼻。
之所以如此支持,是因為朱元璋來到北平的時候,已經被李逍改好了,他花了五年時間觀察,才認可了這個政策。
一切的一切,都沒有問題。
“嗯!”李逍用力的點了點頭。
各地藩王也在執行自己的變法,那麼不就的將來,大明就算是真正的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朱元璋笑道“孫女婿,你說,想要什麼賞賜,咱都滿足你。”
李逍搖頭“皇祖父,臣就不要什麼賞賜了,啥也不缺”
朱棣使了使眼色,隨後道“女婿,你的功勞這麼高,若不賞賜,以後哪還有人願意建功立業,你就直說吧,想要什麼。”
李逍露出無奈的神色,道“可是臣的確是沒有什麼需要的啊”
“誰說沒有?”
朱元璋笑著揮了揮手。
一旁的太監笑著拿出聖旨,隨後看向李逍,道“國公,聽旨!”
話音落下,李逍以及朱棣等人,紛紛跪下聽候指令。
“太上皇口諭,李逍變法改革有功,封賞封地東海府!待遇同藩王,帶甲三衛。”
此言一出,李逍整個人都震撼了。
啥?
把東海府賞給我了?
朱元璋和朱棣的確打算開始搞分封製了,但分封的不是大明內地,而是海外諸國。
但即便是如此,那也是藩王的待遇啊,隻有藩王才能分封到其他國家。
也就是說,自己現在享受著藩王的待遇?
李逍受寵若驚的抬頭,看向四周的朱家人。
無論是朱元璋還是朱棣,朱高熾,朱高煦等人都表現出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沒有什麼意外的感覺。
而且李逍剛才擺明了就不想要什麼賞賜,這讓朱元璋更放心,更要給。
你不要,我就偏偏要給,嘿嘿。
李逍微微發愣,這是商量好的大家早就商量好,將東海府交給我
也的確如此,朱元璋和朱棣都有考慮,東海府距離大明最近,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將來有李逍鎮守,再合適不過來。
“臣惶恐,受之有愧!”
李逍跪地謝恩,“臣必不負皇恩。”
朱元璋點點頭,將李逍拉起來道“這是你應得的,行了,既然賞完了,接下來大家一起,商量正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