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的是允炆麼,他似乎做不出來這樣的事情
“老四,看來朕這大明,還有暗刺啊”
朱元璋的目光看向朱棣。
“父皇的意思是,乘此機會,將計就計,看清這背後之人,一網打儘,拔掉暗刺?”
朱棣豈能不知道朱元璋的想法,看了眼神就猜到了。
朱元璋頷首。
朱棣道“父皇,會不會多此一舉?管那些宵小之輩乾嘛,殺了便是!”
朱元璋搖了搖頭“朕好奇,究竟誰這麼大膽子,敢動這個手,若是親人,朕也不饒恕了”
話畢,朱元璋也不詢問朱棣的意見,直接吩咐道“沈雲,陪朕演一場戲,朕這次要來個作壁上觀,隔岸觀火!”
朱元璋心意已決,他想看看,誰這麼大膽子,敢殺他。
若是不將人揪出來,日後他作太上皇,去找李逍學習養生之道,也不安穩,不踏實!
順便幫老四,拔掉這最後的一根暗刺。
再把江山交個他吧
很快,沈雲便安排了三個人,穿上了朱元璋、朱棣、朱高熾的龍袍和蟒袍,並且進行了易容,使得麵相相似。
假扮的三人,就在亭子裡下棋。
而朱元璋、朱棣、朱高熾三人,這時在另外一間宮殿之中,透過窗戶看著亭子裡的動靜。
朱高熾小聲道“爺爺,為啥連孫兒也要假扮應該不會有人想要殺我吧?我隻是一個皇孫而已”
朱元璋笑道“做戲做全套,咱倒要看看,那些殺手是隻想殺咱一人,還是想都殺了,這其中的目的都不一樣。”
夜黑風高,
正是殺人的好時候。
此時,下人端來飯菜後,退走。
假扮的三人,已經開始在涼亭用膳。
用完膳後,便回到了宮殿休息。
又過了一個時辰。
突然之間,幾道寒光淩冽,刺客突然出現,朝著朱元璋的宮殿而去。
“有刺客!”
沈雲帶著錦衣衛當即出現在殿外。
頓時間,刀光劍影。
那五人果然是高手中的高手。
錦衣衛這些人本來就是武藝高強之輩,可這麼多錦衣衛,除了沈雲能夠與其中一人打得旗鼓相當,其他幾人均是不敵,被連連殺退。
“護駕!護駕!”
沈雲見狀大喊,遠處更多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迅速趕來。
“給我死。”
天煞大喝一聲,衝了過去。
他其實是北元貴族之後,從小生活坎坷,被藍玉收養,成為暗網首領,一直為藍玉辦事。
此人武藝高強,沈雲根本擋不住,馳援的錦衣衛也還沒趕到,加上其餘四大高手協作,攔去護駕錦衣衛的去路。
兩人在外阻攔。
天煞等三人進入宮殿,旋即找到正在逃竄的假扮三人組。
颯颯颯——
一把快刀,快如閃電,附骨之疽,見血封喉。
“護駕”
假扮三人組中的朱元璋話沒說完,瞬間就被摸了脖子。
隨後,另外兩大高手突然爆殺出手,使出最強殺招,另外假冒的兩人也被殺。
“得手了,撤!”
一招得手,這些人絲毫不逗留,立刻後撤,而沈雲衝了進來,攔住五人的去路,纏鬥了起來。
在暗處觀察這一幕的朱元璋三人,暗自咂舌。
連朱棣也暗自心驚,他有些輕敵了,這五人的確武藝高強,若是五人合力,正麵搏殺,朱棣覺得自己不一定能活得下去。
而現在,沈雲在搏鬥中不敵五人,用繡春刀,將一個個桌子給挑了起來,砸向那五人。
桌上的火燭落在地上,燃起熊熊火焰。
很快馳援而來的錦衣衛都過來了,攔住五人的去路。
一群人刀光劍影,你來我往。
殺手五人略占優勢,但錦衣衛人數眾多,又有弓弩,使得他們卻也無法脫身。
而宮殿的大火,越來越旺,馬上就要燃燒得崩塌。
“你們走,我來斷後!”
地煞大喝一聲,一幅視死如歸之相。
其餘幾人猶豫不決。
“走,走啊!再不走,大家都要死在這裡,爾等為主上立功,我在九泉之下也瞑目!”
地煞再次咆哮,孤身一人,朝著錦衣衛們衝殺而去。
有了地煞的牽製。
另外四人一咬牙,從另外一邊窗戶衝了出去,逃出生天。
待錦衣衛們殺掉地煞之後,宮殿已經燃起熊熊火焰,開始崩塌,他們立馬退出。
遠方,剩下的四名殺手,看著熊熊烈火,天煞說道
“得手了!殺了皇帝,燕王,還有一個皇孫,地煞的死值了,為了主上而死,他將獲得無上榮耀!”
說完,地煞看向懸崖之下,“撤!”
幾人利用鉤索,再次跳下了懸崖,不一會兒消失不見
這是一場戲,將計就計,引出背後之人。
朱高熾看著被烈火焚燒的宮殿,心中楠楠道“為了演這麼一場戲,死了六個錦衣衛值得麼”
他的心軟,見不得這樣的事情,可他終究沒有說什麼。
此刻,外麵的錦衣衛們,和趕來的將士們亂作了一團,正在瘋狂救火
可幾個時辰後,隻拉出三具燒成焦炭的屍體。
這些錦衣衛的臉色聚變,護駕不利,他們都是死罪啊
另外一處宮殿。
隻有沈雲一人從暗中走來,來到朱元璋三人的麵前,拱手道“陛下,那幫殺手已經認為得手,外麵也無人知曉真實情況。”
朱元璋微微頷首“讓人將屍體送回京城爾等令部隊接下來駐紮在”
五日後。
當假冒朱元璋等人的屍體運到京城,三具屍體燒成了焦炭,根本認不出是不是真的朱元璋。
不過,事實擺在麵前,得到這個消息後,朝野震蕩!!!
朱允炆這幾日,等待皇祖父歸來,等待燕王來監國。
卻沒成想,等待的居然是這個消息。
負責守護聖上的錦衣衛,護駕不利,全部打入了大牢,一關人等也問了罪。
解決完這些事情後,就是給聖上辦後事。
靈堂之上,朱允炆滔滔大哭“皇祖父,您怎麼說走就走,讓孫兒以後可怎麼辦呐”
到了晚上,
黃子澄等人將朱允炆拉了出來,去宮殿商議事宜。
就連前不久被朱允炆釋放出來的鐵鉉,也急忙求見。
黃子澄等人便讓鐵鉉進來,畢竟這家夥也跟他們是一夥的。
鐵鉉一進殿,就激動道“皇孫,此時不是傷心的時候,陛下之事令人痛心,可天下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此時你是監國,登基順理成章!”
朱允炆故作心痛道“此事之後再說,皇祖父屍骨未寒,豈能現在談登基之事?”
鐵鉉激動道“皇孫,不能等!若是不快快登基,穩定大局,藩王們蠢蠢欲動,於國不利,與天下不利啊!”
黃子澄附和道“鐵大人說得對,此時皇孫還是監國,還是快快登基為上策,否則藩王進京,後患無窮,必須要在藩王們進京之前,登上皇位。”
一聽這話,
朱允炆想到他那些叔叔們,不由有些害怕,微微皺眉。
“藩王入京?萬萬不可!”
齊泰正色道“絕不可讓藩王進京,皇孫趕快矯一道先皇遺詔,不讓藩王進京奔喪。”
“對對對!”
這句話說到了朱允炆的心坎上了,他趕忙道“齊卿說得對,藩王入京必將大亂,快擬一道聖旨,不讓藩王進京奔喪!”
決定了這件事情後。
齊泰再次拱手道
“皇孫,彆猶豫了,立刻繼位登基,玉璽便在您的手上,您是監國,先皇在位的時候,擬下互為監國,意圖是在您和燕王二選其一,作為儲君。如今聖上駕崩,燕王薨逝,您便是正統,此時不登基繼位,更待何時?難道要看國家亂起來嗎?”
話畢。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鐵鉉四人,一同跪下,齊聲道“請皇孫,為國家計,為江山計,即刻繼位登基,繼承大統,否則將後患無窮!”
“請皇孫繼位登基!”
四人再次道,連喊三次。
三次之後,朱允炆點了點頭“四位卿是我大明的諫臣啊!好!為了江山,為了大明,我不得不登基,那就立刻擬下聖旨,明日早朝頒布,宣告天下!”
話音落下,四人都是鬆了口氣。
真沒想到事情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最終還是皇孫登上皇位。
要怪,就怪燕王沒這個福分
齊泰這時道“陛下,為防止事情有變,皇宮,乃至這南京城的巡防也該換自己人接手。”
“此言有理,還是齊卿想的周到!”
朱允炆皺眉道“可這巡防,該讓誰接手呢?耿炳文去北平馳援,走了一半,還在回來的路上,派出去的一眾武將也沒回京,還在北平而且他們也稱不上自己人”
眾人紛紛思考,這的確是個問題。
黃子澄想了想,眼睛一亮,道“有一人可勝任!”
朱允炆急忙問道“誰?”
黃子澄道“曹國公李景隆,此刻他已經回了京城,整日閉門不出。”
朱允炆皺眉“李景隆?一個敗軍之將?”
“不過是一次失敗罷了,哪有將軍常勝不敗?”
黃子澄解釋道“李景隆還是有能力,隻不過有些貪功冒進罷了,皇孫給與他信任,令他將功贖罪,他一定會死心塌地為皇孫做事,不敢懈怠。”
朱允炆一琢磨,眼睛一亮。
還真是這個道理,非李景隆不可!
李景隆第一次的大勝,證明了他的將才,第二次失敗,不過是年輕氣盛,貪功冒進,又不熟悉那邊的地形導致。
再給他一次機會,必將死心塌地為自己效力!
“好,就如眾卿所言!明日立刻宣布登基之事,且讓李景隆接手皇宮防守軍務!!”
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
這個時候,誰在皇宮這樣的中區樞紐之地,誰便占了優勢。
當天夜裡,齊泰、黃子澄等人便連夜私下聯絡官員,在朝堂之上,支持朱允炆。
這種情況,大部官員都答應的很快。
畢竟朱允炆本就是監國。
聖上駕崩,燕王薨逝,監國登基,順理成章!
到了第二日上朝,百官上朝,紛紛上奏,要求監國登基。
三推三讓之後,朱允炆故作痛心的答應。
隨後,登基的儀式迅速準備,一切從簡。
朱元璋駕崩的第七日。
朱允炆就順利穿上了龍袍,戴上了皇冠,接受百官覲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百官一聲聲的喊聲傳出,朱允炆終於如願以償的登上了皇位,揮手向百官。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十日。
朱允炆登基為帝,年號建文,稱之為建文皇帝。
各地藩王得知消息,想要進京奔喪,卻被一道聖旨攔住了去路,聖旨上用的是建文年號,寫著先皇遺旨,藩王不得入京。
看著聖旨上的年號和玉璽、中書省的印章,證明聖旨生效,藩王們雖然憤怒,卻無可奈何!
木已成舟,實難挽回!
如果違抗聖旨,那便是違抗聖命!
他們無奈,但也隻能默默接受了
此時此刻,
朱允炆坐在養心殿,坐在了朱元璋原本坐的位置上。
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滿臉笑意。
朱允炆笑著看向齊泰幾人道“四位卿,助我登上皇位,朕絕不會虧待你們的。”
“謝陛下。”
幾人拱手。
朱允炆微微頷首,隨後問道“幾位卿家,朕下一步,需要做什麼啊?”
此時此刻,方孝孺站了出來,率先開口道
“陛下,各位大人,今天下三患宗藩、邊防、河工。”
“陛下新君即位,必要做一番大事,行新政,該偃武修文,與民生息,當務之急是集中事權!”
“事權不專,則政令不一,政令不一,則國策不行。”
“而欲要集中事權,便要落在這,削藩二字!”
方孝孺是一個讀書人,大儒宋濂的弟子,天下讀書人的楷模。
此番話語,可以見的方孝孺是有野心的。
見新君登基,又重視自己。
便準備一展身手,實現心中抱負變法!
這變法的第一事情,就是削藩。
不過,朱允炆哪有什麼抱負。
但這削藩二字剛好說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他早就看那些叔叔不爽了。
自己登基太快,總覺得皇位不穩固
從方孝孺嘴中說出“削藩”二字。
朱允炆的眼角一跳,故作鎮定。
見狀,齊泰拱手道“陛下,萬萬不可削藩,登基才沒多久,等穩固了再談不遲。”
“齊卿啊,你還是太穩了”
朱允炆微微一笑,直接打斷他的發言,平靜道“若是等朕的那些叔叔反應過來,覺得登基太快有貓膩,對付朕,該如何?”
齊泰“這”
朱允炆道“方卿說得對,該削藩!朕意已決!”
說完,他看向幾人,問道“朕現在問你們,該怎麼削藩,該先削哪一個藩王?”
齊泰道“先削強藩,燕王已死,不足為懼,應該從寧王朱權開始削起!其他藩王,迎刃而解!”
黃子澄卻是有不同的意見,道
“陛下,臣以為寧王勢大,難於猝成,且師出無名。”
“應先剪除寧王手足,然後再一步步指向寧王。”
“周、齊、湘、代、岷諸王先帝時就有不法之事,削之有名!從弱到強,徐徐圖之!”
朱允炆略微一琢磨,覺得黃子澄的意見更加有道理。
“好!那就先從周、齊、湘、代、岷等藩王開始”
另外一邊。
詔獄。
混入詔獄的天煞拱手道“主上,朱元璋、朱棣,還有他的兒子,被我親手所殺,絕無紕漏!”
聞言,藍玉眼眸精光綻放“好!天煞,真沒想到,你能立如此大功!我心甚慰!該死的朱元璋,你這般對我,黃泉路上後悔去吧!!”
天煞繼續彙報道“主上,如今朱允炆已登基,開始著手削藩之事。”
“削藩?”
藍玉微微一愣,旋即狂喜“好,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待諸王不滿,朝局混亂,便是我藍玉的機會,推舉朱允熥上位,他才是正統!!!太子嫡子!!”
說完,藍玉看向天煞,吩咐道“私下聯係衛所,準備軍隊行動,以及所有暗網人手,尋找時機,來詔獄劫獄,將我和朱允熥救出準備宮變!推舉朱允熥上位!”
天煞拱手“是,主上!”
話畢。
消失在黑暗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