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科舉之爭,國運之爭!國運若斷,大明必亡!_熱血駙馬主角李逍朱凝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熱血駙馬主角李逍朱凝雲 > 第二百零四章 科舉之爭,國運之爭!國運若斷,大明必亡!

第二百零四章 科舉之爭,國運之爭!國運若斷,大明必亡!(2 / 2)

今天,算是將話說開了。

李逍認可道“陛下說的沒錯,是這個理,牧羊犬幫助天子牧羊,可陛下有沒有想過,犬也分種類。

比如那藏獒,是用來驅趕狼群,保衛羊群,那便是武將。

有的犬是用來維持內部羊群的秩序,那便是文臣。

但有的犬,癡癡呆呆,站在羊群之中,隻會不知所措,那便是蠢狗,蠢狗是牧不好羊的。

那些牧民也會挑選聰明的犬來牧羊。

犬,各有所長,與人一樣,也是各有所長。

隻能做擅長的事情,陛下您用八股取士的方法,將天下的犬都變成一隻忠心與您的蠢狗,甚至將藏獒都改變成維持秩序的犬,如何能牧好羊?”

聽完後,朱元璋摸了摸胡子,覺得是這麼回事。

他皺著眉,思索了許久,才開口道“你的意思是,八股取士,隻能培養出蠢狗?”

李逍點頭“八股文的格式太固定了。一是剔除了觀點獨特,想法多變,構思精妙的學子。二是剔除了善於百家之言,引用名人警句的學子。三是剔除了富有才情,擅長實務的學子。

最後留下了什麼?

隻留下了記憶力強,能夠一字不漏按照四書五經中觀點,死記硬背,思想僵化的學子。

八股之害,等於焚書啊!!

這天下千萬書籍都無用了,學子們隻學四書五經,禁錮了思想,扼殺了人才,抑製了技藝的進步。

人才便是國本,有人才才能爭國運!”

朱元璋皺眉道“你這個觀點,最終還是回歸了那些文臣們阻礙咱的理由,培養了庸才。不過你用這犬來比喻,咱倒是有些能理解了一些”

李逍笑道“這就對了,陛下常常狩獵吧?”

朱元璋道“你是想說,咱為何要挑選凶猛的獵犬,就是人儘其用,對吧?”

李逍道“對,陛下聖明!其實狩獵和掌控百官也是一個道理,如果手下都是呆犬蠢犬,即便是忠心耿耿,但並不能狩到獵物。同理,都是庸才,就不能使國家進步。那麼在國運之爭,就敗了一半!”

“咱似乎理解你所言的這個國運之爭了。”

朱元璋道“不錯,不錯,這麼多人也就你能讓咱多聽幾句,剛才你說了這麼多利,咱想聽聽弊。”

話音落下。

一旁的朱棣等人都徹動了。

這麼多年,能讓朱元璋如此悉心的傾聽,也就是建大明之前的劉伯溫能夠做到。

但建大明之後,即便是劉伯溫,父皇都不怎麼聽。

李逍真是厲害,言辭犀利,用其他角度來看問題,解釋問題,說的道理讓人耳目一新。

他們也不由得聽得十分認真,特彆是朱高煦。

以前朱高煦覺得那些先生講得道理他都聽不懂,但從姐夫嘴巴裡說出來,他完全能聽懂!

好有道理,好厲害啊,姐夫!你牛逼啊!

李逍捋了捋思路,道“利弊相間,剛才說的五利,反過來,就是五弊。”

“一利,促進聖人的傳承,反過來講,就是使得思想永遠停留在前人,我們常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若是永遠停留原地,那便是故步自封,不思進取。以前既然能出孔子、朱熹等人,難道以後不能出聖人麼?”

說完,李逍看向眾人,正色道“夫學貴得之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於者乎?”

這句話,是王明陽所寫,意思是否定是創新的原動力,聖人的話未必全對,庸常之語也有金言。

話音落下。

如有大道理蘊含其中,餘音繞耳,在大殿中久久回蕩。

這句話,又說道朱元璋和朱棣的心坎兒去了。

他們本來就是武人,雖然後麵讀了書,但打心眼是瞧不起讀書人的,讀書人不過是用來掌控天下的忠犬罷了。

大殿突然變得十分安靜起來。

良久,朱高煦歎了歎腦袋道“姐夫,這話啥意思,我聽不懂,能否講得通俗易懂一些?”

李逍笑著道“意思就是否定是創新的原動力,聖人的話未必全對,庸常之語也有金言。”

一聽這話,朱高煦興奮不已“對!姐夫說得對!天天看那聖人的破書,早就有此想法,英雄所見略同啊!”

李逍“”

朱元璋、朱棣“”

朱元璋罵道,“閉嘴,大人說話,小孩彆猜插嘴。”

說完又看向李逍,道“不是說你的,你接著說。”

李逍點點頭,接著道“二利,形成文化認同。反過來講,就是讓天下人形成了同一種認識,那就是聽聖人一言。就連科舉八股,也是要用聖人的口吻來說話。可天下哪裡來的這麼多聖人,終究是模仿,無法成為聖人。隻能讓他們越發的崇拜聖人,將聖人掛在口中,聽聖人話。陛下既然貴為天子,不覺得天下人,應該聽您的話麼?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呢?”

聽完,朱元璋心中又是一驚。

他是希望天下人都聽他的話,但做不到。

隻能將聖人植入讀書人的心中,用聖人的話,來控製他們的思想,這說來反而是有些本末倒置?

自己反倒成了聖人的傀儡?

李逍每一句話,其實暗中都是針對朱元璋的軟肋。

此時,朱元璋心中已經隱隱有了徹動了。

李逍趁熱打鐵,道“其三利是提高自身素養。讀孔聖賢書的確是能提升修養,儒家五常乃是仁、義、禮、智、信。陛下希望用這些來約束讀書人每日三省吾身,忠於君主,天地君親師,除了天地,就是君上。話雖然這麼說,可幾個人做到了?

遠的不說,咱們就說近的,這朱允炆將陛下您的假身置之不顧,快速登基,違背陛下您的意願削藩,幾個人出來阻攔了??

多的都是推波助瀾者,為自己利益著想者。

這藍玉朱允熥奪門宮變,百官是不是立馬就為了保命拜為新皇?”

聽到這,朱元璋已經有些咬牙切齒了。

的確如此啊,咱想用孔聖人的話來束縛這些人的忠義言行,可他們沒有一個人做到。

真是可惡,可惡,傷了咱的心!!!

李逍大笑道“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說完,他一指朱高煦,道“陛下您看,這朱高煦不喜讀書,也不學孔聖人的言語,視之為糟糠。可當天下有難,第一個站出來的,卻是這個不學孔孟之言的朱高煦!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話畢,

朱高煦一愣,隨後站了出來,拍胸脯道

“姐夫說得對,天下之大,找不出比我朱高煦還仗義的人,前幾日,我還殺了狗吃肉,比那些讀書人講義氣多了。”

朱棣“”

朱高煦十分的配合李逍,一唱一和的。

李逍也感覺,有這麼一個小舅子,還挺好

朱元璋微微一愣,隨後看向朱高煦盯了許久,良久才開口道“是啊,也就朱高煦站了出來,這說明孔聖人的話,並不能約束他們的思想。”

李逍道“沒錯,否則為什麼天下貪官殺之不儘,若是人人都能做到聖人所言,他們不需要太多錢財,也能生活,為什麼要貪墨呢?因為人的貪欲是不斷膨脹的,聖人的話也不能阻止貪欲。”

朱元璋再次認可的點了點頭。

的確如此,入朝為官的都是讀書人,他們若是真按照聖人所言,為何還要貪墨呢?

李逍接著開口道“四利是於國家安定以及政治穩固。反過來講,這些人即便是成為了忠犬,也有一部分人成為了無用的忠犬,朝堂是穩固了,但天下不穩固。”

朱元璋來了興趣,道“這個怎麼說?”

李逍道“朝廷六部,乃是吏、戶、禮、兵、刑、工。職責各不相同,需要的才能也各不相同。

但通過科舉入朝的學子,卻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學子,讀的都是四書五經。

吏部選拔人才,負責掌握文官的任免、晉升一個隻讀書,不看人的學子,能做好這樣的事情麼?

戶部負責天下的魚鱗冊、房屋、征收、分配,財務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連算術都不懂的學子們,能算的清楚麼?

工部更是負責修築官道、水利、官廠、官窯隻讀聖賢書的人不會,請外來的工匠參與其中,豈不是外行管內行”

說完這些,李逍接著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朝廷的官員就是殿下您掌控天下的國之利器。

陛下您要忠犬不假,可也要挑選一些聰明的忠犬,能夠牧羊的忠犬,而不是要蠢笨如豬的蠢狗。

讓這些蠢狗來幫助陛下牧民,豈不是讓天下變得不穩固呢?”

話音落下,

殿中幾人都是呆滯在原地。

這些道理,大家似乎都懂一些。

可遠遠沒有李逍所言的如此透徹,通俗易懂。

將國運與人才綁在一起,將牧民與牧天下與之對比。

精辟!太精辟了!

朱元璋深深吸了一口氣,道“似乎有些道理那第五呢?”

李逍道“第五利,給底層一絲希望,寒門可出貴子。可依臣之見,如今寒門難出貴子。

能出貴子的都不是寒門。

他們大多都是世家閥門、士族文人、書香世家,他們擁有的資源是普通人無法比擬的,不但抱成團,還和當地的士紳、地主也早已經抱成一團,早已經將真正寒門給拒之門外了。

他們是地主和商人的利益代言人,不能體會民間百姓的疾苦。長期以往,朝堂都被這些人給占據了,可想而知,後果將有多麼可怕,並非危言聳聽,如果是軟弱的君主出現,威脅皇權,也不無可能!”

話音落下,

大殿寂靜無聲!

s兄弟們,中標了。昨天就感覺不太舒服,早上起來發燒,這個時間段來說,估計就是羊了。吃了布洛芬,睡了一上午好了些。下午頂著頭昏開始碼字,到現在剛好碼完。休息一下,洗個澡等下繼續碼明天的,就算帶病也要碼,我與你們同在!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我去明末救義士 蕭劍平生意 詭異時代,我為界使! 十九世紀換嫁情緣 武功儘失,隻能去當魔法師了 方仙外道 穿成惡毒雌性,五個反派雄性跪求收留 雄蟲勇闖首都星日記 三國:白毦陳到 家族修仙:全族跟我下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