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天的緊張的考試。
整個國考順利結束。
考生們陸陸續續從考場走出,能看到大部分人都是眉頭緊鎖,不停地抱怨。
“太難了這套卷子是誰出的?”
“聽說是大明國師親自出題”
“最後的策論,簡直是太難了,我等如何寫的出來?”
“這國師簡直是不按套路出牌!”
“噓,小聲點,國師現在是聖人,不可對聖人不敬”
“哦可還是難啊,唯一好做一些的就是儒學,這次的儒學特彆簡單”
“是啊,取消了八股文,這儒學放鬆了太多,這次一題是寫詩詠誌,看來詩壇要崛起了”
“沒錯,我等還是有優勢的,這次的題難,可彆人也難啊”
“說的也是,是按排名取士,但這次考生十萬,取兩千人,幾率也不大”
這考場是針對明朝秀才們的專場,所有考生都是秀才。
至於從北平高中畢業的學生們,現在需要考到北青大學之中,才能參加國考。
不過由於本次考生太多,錄取幾率很小。
大家也無可奈何,隻能紛紛回到客棧,等待消息。
人群之中一個從考場上走出少年,楠楠自語道“太簡單了,太簡單了”
不過他左顧右盼,不敢說太重了,怕被人打。
此少年正是於謙
接下來的時間,禮部的官員們開始批改試卷。
試卷和往常一樣,是蓋住了姓名。
批改速度也非常之快。
因為大部分題目,都是有標準答案的。
“這首詩句好啊,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閱卷教室當中,一個禮部官員突然站了起來,看著這首詩讚不絕口。
“好詩!想不到一取消了八股文,就出現了這般詩才!”
“這首詩詞,可否打滿分?”
“滿分,必須滿分!”
閱卷老師紛紛開口道。
很快,好的詩詞又接二連三的出現了
官員們暗中心想,如果不考八股文的話,的確有不少人才開始冒尖兒了。
這些能寫出好詩詞的人,往往博學多才,連其他科目都考的非常不錯。
反觀那些儒學考高分的,則是其他科目不行,一看就是死記硬背類型的考生
看來,國師取消科舉,也不是不無道理啊
從這些裡麵就能看出每個考生擅長的方麵,比如擅長治理的人,就比較適合當舍區長,擅長算術的人,適合去戶部或者工部,或者去縣衙當文書
試卷批改的很快。
不過因為十萬多張試卷,禮部官員加班加點後,批改了五天五夜,才鏘鏘改完。
一周時間過去,科舉就放榜了。
放榜跟以往的放榜也不一樣了。
因為人數眾多,直接是通過報紙放榜。
考生們可以花費兩文錢購買一份報紙,就能看自己有沒有錄取,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每個人連各科的分數都能看到。
“我上榜了,我上榜了!!”
一間酒樓之中,一個秀才正看著報紙發現自己榜上有名,一陣狂喜的站了起來大喊大叫。
“你小聲點,你範進吧你”
令外一個同窗罵了一句,心中羨慕嫉妒恨啊,不過很快他也在榜上發現他的名字,也喜的大喊道“哈哈哈,我也上榜了!!常識五十五分,算術十分,儒學八十分,策論三十五分,總分,總分一百八十分!剛好在第兩千名,哈哈哈哈哈哈”
聲音很大。
一群人沒好氣罵道“範進吧你!兩千名,你就是個舍員,激動個屁!”
那男子急忙抱歉道“對不起對不起,有些激動”
雖然錄取幾率小,但人數在這裡,兩千人錄取,今日全城到處都能聽到學子們的欣喜聲。
不過,有喜就有悲,哀嚎遍野
養心殿之中。
朱元璋同樣也在看著這次國考的名次。
畢竟這次大明第一次國考,不得不重視。
“第一名居然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不過總分四百分,隻考了三百五十分?”
朱元璋又看了眼另外一張的名單。
這是上次皇家內部考試的名單,朱元璋看了看自己的分數,滿分四百分,他考了三百九十九分。
“這八股取士果然有弊端,這題目太簡單了,最高一名隻考了三百五十分?”朱元璋道。
李逍笑道“皇祖父,以前八股取士,他們隻讀四書五經,彆說這些常識了,恐怕有不少人甚至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朱元璋點頭道“說得對啊,改得好,這一考,就發現都是庸才,隻懂儒學,的確當不好官,大明的官員也該好好學些本事,好好為百姓辦事了!”
眾人紛紛點頭認可。
說著,朱元璋又看向了最後一名的分數,罵道“最後一名才考了一百八十分,這是豬腦子嗎?”
聽了這話,朱高煦縮了縮脖子,拍馬屁道“皇祖父,您真是聰慧絕頂,如此年紀與這些讀書人同台競技,分數遠超”
朱元璋看了眼考分,又看向朱高煦,詫異道“高煦,咱倒是小瞧你了,你居然考了二百四十分,若是將你排在這國考的分數裡麵,你已經進前百了。”
朱高煦眼睛一亮“什麼?皇祖父我考這麼高分?”
朱元璋點點頭,念道“常識五十分,算術三十分,儒學六十分,策論滿分,總分總分二百四十分!”
朱高煦一喜,道“皇祖父,孫兒竟考這麼高?”
一旁的朱棣、朱高熾、李逍也驚訝了,心道不會作弊了吧。
“你作弊了吧?”
朱元璋看向朱高煦道。
“絕無此事啊!都是孫兒自己做的。”
朱高煦急忙辯解。
“咦你小子,儒學考了六十分,這不可能吧”朱元璋深感不信,急忙揮手道“來人,將朱高煦的試卷拿來。”
不多時,朱元璋拿到了朱高煦的儒學試卷,隨後看了眼。
好家夥,原來是寫了一首進入官場的滿分的詠誌詩。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朱元璋倒吸一口涼氣,讚不絕口道“好詩,好詩啊!高煦,你居然有此詩才,是皇祖父看低你了!”
朱棣“????”
朱高熾“????”
朱高燧“????”
李逍“????”
一家人都蒙蔽了,這首詩不是掛在朱棣的書房之中麼,沒想到,被朱高煦拿來用了,難怪考了這麼高分。
朱高煦恬不知恥,嘿嘿一笑道“皇祖父,當時您說的話還算話麼您看,孫兒考了前一百名,為皇家爭了臉麵是不是?
朱元璋點頭笑道“的確是爭了臉麵,虧那些讀書人讀一輩子書,還考不過你一個武夫,哈哈你想要什麼賞賜?”
朱高煦“嘿嘿孫兒想換個封地”
朱元璋笑道“咱說話算話,不過你這個事情嘛,已經定了,不太好辦咱現在是太上皇,你得問問當今的聖上,他說的算。”
朱高煦心中罵道,皇祖父你簡直是個大坑,說話果然不算話問爹有用,我還找你乾嘛?
不過,朱高煦還是諂媚一笑,看向了朱棣“老爺子?”
朱棣“滾!”
朱高煦“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