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想著,朱棣心情大好,揮手道“好,就如國師所說,戶部立馬發行大明債,先看看咱朝廷能不能從百姓手中湊到銀子。”
“臣等領旨,聖上英明!”
百官齊拜。
“退朝!”
很快,
大明債在經過戶部經過嚴密計劃後,聯合大明錢莊正式推出。
李逍起初建了這個大明錢莊並未啟動存錢的功能,主要是沒有電腦和計算器,龐大的數據支撐不起來太大的客流量,會導致數據混亂,金錢體係崩塌。
所以還是依靠各地的私人錢莊來維持儲存錢財的功能,不過後續隨著紙鈔深入人心,李逍就會打算讓大明錢莊代替錢莊。
目前,大明錢莊主要的作用就是發行大明寶鈔,普及大家用紙鈔的習慣,但並未全國推廣。
因為大明現存的金銀量,不足以支撐全國的金本位,李逍的計劃是徐徐圖之,這點也是跟朱棣和朱元璋商討過的。
但是發行大明債不一樣,買了之後,就不需要變動,需要的計算量少,因此可以推廣執行。
經過李逍的商討,大明債利息是根據年限算的。
大明債分為五年期,十年期,十五年期。
年化收益分彆是年百分之五,百分之六,百分之八。
利息到期一結算,可以選擇繼續購買或退還。
按照最低檔的五年期,一百兩銀子一年能獲得五兩利息,這五兩的利息還會納入本金進行繼續利滾利。
到期之前是不得取出來。
除非能證明家裡急需用錢才能取出,不過隻能取出本金,利息就彆想了。
正式推出之後,李逍帶頭買大明債。
買了五千萬兩白銀,十五年期的。
按照百分之八的利息,一年的利息就是四百萬兩!
坐吃山空,那也是吃不完的
其實這些錢,李逍拿去做生意隻會賺的更多。
不過現在李逍站在權勢頂峰,富可敵國,錢財對他來說,還真就跟數字一樣,更多的是社稷責任。
用李逍的原話來說,就是從洪武二十六年,創業至今,我沒領過俸祿,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我最快樂的時候是當知縣的時候,一個月領五兩白銀的時光
錢不錢的無所謂,主打一個陪伴!
隨著李逍帶頭購買大明債,加上報紙這麼一宣傳。
大明債瞬間就火了。
國師都買了,咱們還怕個屁啊,買啊!
京城可是聚集了全國各地不少的富商前來做生意。
這些人精明的很,他們的錢財可不敢全部換成大明寶鈔用,隻能換一部分寶鈔使用,剩下的都是現白銀,存放在錢莊。
要知道,現在大明的錢莊,你存銀子到錢莊裡,那是要付費的,要交保管費,而且還不低,高達百分之三。
也就是說,一年存一百兩銀子,你要付三兩銀子的保管費。
彆說要把銀子存到家裡這種話,古人不傻,存家裡,家裡怕是天天要遭賊
而現在買大明債,一百兩銀子買五年期的,不但不要保管費,還能獲得五兩銀子!
這裡外裡,就相差了八兩銀子!
這可不是小數目啊!
於是,現在買大明債這件事,就成了談資。
以前碰麵,都是寒暄“吃了沒”“去哪兒”這些話。
現在就直接變成了“聽說大明債沒”“買大明債沒”“抓緊買啊,存錢莊吃虧”。
要不說存錢是華夏人的良好習慣呢,從古就有。
這些商人都喜歡存錢,不少富家大戶,幾代人的經營,你根本不知道他們多有錢,錢都偷偷存了起來,越存越多。
另外就是現在北平城剛崛起的富商,不少人以前窮,有錢後一樣扣的跟鐵公雞一樣,明明有錢的很,但是他就是不花。
這次大明債一出,紛紛購買。
直接將大明這些有錢人全部炸出來了。
還有大量南京坐火車來的富商,各地來的富商也紛紛購買大明債
他們一看,這發行大明錢莊外麵排隊都排的老遠了,人人相爭購買,顯現出十分熱鬨的場麵。
最先支持大明債的,就是這次北平發展改革,先富起來的一批人,他們膽子本來就大,加上相信國師,毫不猶豫的就買了。
幾千兩,幾萬兩的買。
於是就造成這種火爆的局麵!
那些外地來的,原本隻打算買小部分的大明債的商人,經過這小氣氛一烘托,立馬上頭,多買了許多。
不得不說,大明的貧富差距還是很大的,除了北平,平常百姓家哪有閒錢買大明債啊?
但這些外地來的富商家族,家裡真的是家財萬貫,幾千兩,幾萬兩的買,眉頭都不皺一下,你都不知道他們多有錢。
大明債一時間成了風頭,購買的人越來越多。
起先是商人,隨後就是朝廷的官員也開始動手了,隨後百姓們也開始買。
北平的百姓還是有閒錢的,不少人賣個臭豆腐,經營的好,一年也能賺個七八十兩銀子,這麼多年過去,房也買了,自行車也買了,存個一百兩、二百兩的家庭可太多了。
螞蟻小,也是肉啊,這些百姓積少成多,存的銀子加起來,並不比全國各地富商存的銀子少。
就是苦了各地的錢莊,這些天不斷地有人去錢莊贖回銀子。
好幾家錢莊因此垮掉了,銀莊發現經營不得當,或是家裡有蛀蟲,這兩根本不夠支付前來取錢的人。
這幾家錢莊自然就被官府拉去坐牢去了。
發生了資不抵債的情況,記者立馬報道此事,小報紙這麼一渲染,一發小,人們對各地錢莊已經發生了信任崩塌的苗頭。
國公府,
中午李逍和朱凝雲一同用膳。
這些天李逍幾乎都在陪夫人在府內,悠閒的過日子。
“夫君,您說咱家一下子買了這麼多大明債,這資產不就一下子曝光了嗎?”
朱凝雲略顯愧疚的道“前不久,你不在家,父皇親自過來找我商議,說是要讓府內出點銀子資助他北伐”
“啊?”
李逍驚訝道“還有這事兒,你給錢了沒?”
朱凝雲臉一紅,“給了。”
李逍覺得不對勁,問道“給了多少。”
“給了”
朱凝雲很是尷尬的道“給了二十萬兩,當時父皇高興得不行,說女兒沒白養,女婿比兒子頂用興高采烈的離去了。”
“啊這”李逍也略顯尷尬。
要是發現自己買了五千萬兩的大明債,那二十萬兩,就感覺是打發乞丐一樣
李逍道“你當時,怎麼沒多給點”
朱凝雲道“當時沒想那麼多呀還不是不讓夫君您擔心嘛”
李逍愣了愣,明白了朱凝雲當時的心裡。
朱凝雲是有心向著娘家,但是又不想讓李逍知道自己向著娘家,就用二十萬兩銀子將朱棣給打發了。
其實李逍倒是想向著娘家,畢竟這娘家是皇帝啊
再說了,自己要這麼多錢,有毛用。
也怪自己,一直沒有說這件事。
念及至此,李逍拉著凝雲道“凝雲,那下次父皇來要錢,你就多給點,咱不缺錢。你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兒子孝敬老子,那不是天經地義嘛,給,狠狠的給!”
朱凝雲微微一愣,道“現在想給也給不了了。”
李逍“為啥?”
朱凝雲“這五千萬兩,是咱府上所有的現錢了,那大明債買了就不能退,咱沒錢了。”
李逍“”
氣氛略顯尷尬。
李逍吃了口雞腿,笑道“沒事,我提前公布過,大明錢莊對客戶信息保密,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查看客戶的個人信息的。”
聞言,朱凝雲拍拍胸脯,喜道“那就沒事兒了,咱們每年吃利息都能有四百萬兩,府內沒現銀也轉的開。”
李逍笑道“花不完啊花不完,一生一世花不完。”
朱凝雲撇了李逍一眼,“沒個正行,你膨脹了哈”
李逍“想任性就任性,想膨脹,我就膨脹,你能拿我怎麼樣”
朱凝雲“”
大明紫禁城的南麵不遠處,有一個超大型的建築,名叫北平倉庫。
北平倉庫鋼筋水泥建的如一個碉堡一樣,城牆高二十米,二十四小時有帶甲衛士拿燧發槍巡邏,這就是大明錢莊的本部。
這個地方,存了大量的金銀,支持起北平的金本位,保證大明寶鈔的價格穩定,防守十分嚴格,蒼蠅都飛不進去。
朱元璋和朱棣也就遷都後,進去參觀過一次。
隨後就沒來過了。
這日,
朱棣和朱元璋並未興師動眾,乘坐著馬車,帶著幾個侍衛朝著北平倉庫走去。
“戶部傳來消息,錢莊發布的一萬萬兩白銀的大明債,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快籌集完成了,這簡直是太匪夷所思。”
馬車上,朱棣十分激動的說道。
原本朱棣是計劃一年之內籌到一萬萬兩白銀,其中一部分拿去建設建州的蠻荒之地,將那邊漢化的跟國內一樣。
結果一個月就湊到了這麼多錢,讓朱棣大為震撼,原來朕大明的子民這麼有錢,藏富於民?
“是啊,的確令人震撼。”
朱元璋也是皺眉道“十年前,我大明年稅收才兩千多萬兩,這一月的時間,居然籌集了五倍與當年的稅收,百姓都這麼有錢嗎?”
朱棣點頭道“是啊,這下真是富有了,這麼多銀子,朝廷能做多少事情啊,李逍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建設國家的錢財有了,現在軍費也有了,哈哈哈對了前不久我還問凝雲要了二十萬兩銀子籌軍費,看來可以還給她了,朕不能要女兒的錢。”
朱元璋沒好氣道“好你個老四,國事是國事,家事是家事,怎麼能用私人的錢,辦國家的事?更何況那是凝雲,李逍是你的女婿,他這些年為朝廷奉獻這麼多,鞠躬儘瘁,賺些錢也不容易啊,你還打他的主意,一開口就是二十萬兩,真是不應該。”
朱棣急忙點頭“是是是,父皇教訓的是,現在有錢了,等下就將那二十萬兩銀子還給凝雲。”
“趕緊去錢莊看看吧”
朱元璋對此也是好奇不已,道“咱倒是想看看,這一萬萬兩白銀,是如何籌到的。”
不多時,馬車在北平倉庫前停下。
朱棣和朱元璋雙雙下了馬車。
“北平倉庫重地,不得進入。”
守在大門麵前的守衛士兵,立馬警戒起來,手中燧發槍橫在胸前。
“太上皇,聖上親臨,還不跪拜!”
錦衣衛負責守衛皇帝安全的錦衣衛部門叫做大漢將軍,為首的大漢將軍嗬斥道。
話音落下,
那些守衛紛紛臉色一變,立馬跪拜,“我等有眼無珠,參見聖上。”
隨後,其中一人立馬進去通報,馬上錢莊的總管就走了出來,“臣,參見太上皇,參見聖上。”
“免禮。”朱元璋揮手道“領我們進去看看。”
“是,太上皇,聖上。”
這出自國公府的錢莊總管,立馬就躬身將這兩尊大佛請了進去。
隨後一路介紹。
進入大門,這裡麵有許多大房屋,裡麵整齊一排排,有許多房屋,裡麵有許多算數先生在忙碌著北平的經,濟係統都靠這裡麵的人維持。
“太上皇,聖上您看,這間房屋的算數先生,是統計北平物價這間房屋是統計兌換金銀數量,作數據統計這邊都是分析師,用於北平物價穩定分析這邊是用於關稅分析”
其實這間錢莊暫時還未開啟錢莊的存錢功能,李逍經過人員培訓,就讓其承擔起了物價司,經濟司的作用。
“想不到,李逍默默為大明付出了這麼多啊”
朱棣參觀了這一間間的房屋,每一間房屋都能看到有差不多四五十人的算數先生在忙碌著,不由感慨道。
“真是好孫女婿啊,咱這個兄弟沒認錯”
朱元璋也十分欣慰,他今天才發現,北平的經濟發展這麼迅速沒那麼簡單,原來背後還有許多機構默默支持,這些都是李逍做的事情。
朱棣點點頭,看向總管問道“對了,這次朝廷發行大明債,那些案牘在哪?”
“這”總管當即麵露難色,那大明債的信息是不能看的,絕對保密,若是其他人提出,不管多大官,總管都讓他滾蛋。
可這前麵兩尊大佛,一個是聖上,一個是太上皇,敢說個不字,那不是茅房裡打燈籠,找死嗎?
“那圍牆裡麵是什麼?”
朱棣發現這裡麵還有一道圍牆,牆體比外麵更厚,足有一臂的厚度,便指向那邊問道。
總管回道“回聖上,那裡是金庫重地,案牘庫也在裡麵。”
朱元璋驚訝道“還有金庫?有多少金銀?”
總管如實道“應該是有十萬萬兩的金銀吧。”
因為跟倭國通商的緣故,那邊的銀礦得以開發,北平的金銀儲量這五年大量增長,才有這麼些金銀儲備。
“什麼!”
朱元璋異口同聲的震撼。
朱棣大喜道“有這麼多錢?”
總管一看情況不對,急忙解釋道“聖上,這些錢可不是朝廷的錢啊,這是整個北平府,乃至全國推行金本位的儲金,是百姓用金銀換的寶鈔,這些錢其實就是所有百姓流動在市場上的錢,不是朝廷的,決不能動用的啊。”
“瞧你嚇得,朕說過要用嗎?”
朱棣沒好氣道,不過心中還是有些震撼,原來推行金本位是這樣個方式難怪之前父皇怎麼推寶鈔都失敗了,就是因為缺少了這麼一步。
“是臣冒昧了,陛下恕罪。”總管摸了摸汗。
朱棣淡淡說道“好了,帶我們進去看看吧。”
這下,總管更是汗流浹背,跪地道“太上皇,聖上,金庫重地是萬萬不能進的啊。”
正說話著,戶部尚書夏原吉剛在裡麵和錢莊大總管對完賬,從裡麵走出來,正好被朱棣看到。
夏原吉一看不對勁,剛想溜回去,就被朱棣喊住了。
“夏原吉,你過來,你告訴這個人,朕能不能進去這裡?”
夏原吉一看無處可逃,隻好過來,無奈道“聖上,的確是不能進啊”
朱棣皺眉“你怎麼能進?”
夏原吉拱手“臣這是政務需要啊,簽了保密協議的,若是泄密,那是要被抓下監獄的。”
朱棣納悶道“朕進去看看也不行?”
夏原吉不知如何回答。
這時,北平錢莊大總管也急忙走了過來,如臨大赦,道“國師交代過,誰也不能進啊。”
“咱要是非要進呢?”
朱元璋微微不悅道。
“您非要進臣也沒辦法啊,太上皇,聖上請進”
大總管終究知道是攔不住的,隻能無奈作請的姿勢了。
夏原吉看著兩人進金庫的背影,無奈一笑,隨後打算開溜。
朱棣豈會放過他,突然轉頭喊道“夏原吉,你這麼急去哪兒?一起進來,給朕講講這次大明債籌集情況。”
“是,聖上”
夏原吉無奈,還是跟了進去。
進了金庫,兩人沒急著去看大明債的案牘,而是先去了金庫。
朱元璋興致大起,他還沒見過十萬萬兩金銀是什麼壯舉,便這般要求。
金庫大門是厚厚的鋼鐵打造的,高達一丈,比城牆還堅固。
十個人花費力氣,將金庫大門打開。
裡麵的金子都融成了金條狀,擺放的整整齊齊,堆成一個個小山,上麵還刻印有大明黃金的字樣。
朱元璋和朱棣走入其中。
隨後,整個人的麻了!!
兩人在金庫裡漫步,嘴巴成了o型。
“老四,感覺如何?”
“爹,感覺很好,非常好”
他們有史以來見過最多的金子,金光璀璨,刺瞎雙眼!
他們無比的感慨,這世上居然有這麼多金子!!
仿佛徜徉在黃金的海洋之中!
而這
就是李逍未來讓大明寶鈔成為國際化貨幣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