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內箱操作的鹽,鹽運司就能多出許多銀兩,整個衙門的人一起分賬
所以說,鹽運司是個油水很足的衙門,一般人根本進不去。
當然這些事情,外人是不知道的。
而李逍這鹽的品質很高,如果專供有錢人的話,起碼能賣到二兩、甚至三兩的高價,估計是供不應求。
所以七十文銀子收上來,還是很有賺頭的。
但是,李逍根本不清楚這裡麵的門道。
他隻知道普通鹽一斤收購價是四十文,七十文應該還算公道吧?
“行,就這麼定了。”
李逍點頭。
他懶得討價還價之類的,畢竟這礦場過幾天就送給嶽父了。
“不過,告示寫著近期提升三成的價格,算一錢銀子吧?”
李逍看了這白鹽一眼。
“那是自然的。”
應魯點頭,又問道“你這批鹽,一斤一錢銀子收購,你這有多少斤?”
“五千斤,下一批三日後再送來,製鹽需要時間。”
“好,那你稍等片刻。”
就如此。
應魯立馬安排那個值班沒走的衙役,開始稱重。
稱完後,一共是五百千二十百斤白鹽。
隨後做好登記,又開了一張五百二十百兩的通票。
“今日庫房已經散值了,你們明日憑借這通票便能領到現銀。”
“另外,明日還可以讓當班的官員幫你開一張許可證。”
應魯將通票遞給了李逍。
“行,那錢貨兩清了,告辭。”
李逍接過通票。
兩人便離開了府衙。
轉眼間,五百兩銀子到手!
五百兩可不是小數目啊!
在明朝正一品的大官,最大的官職,月俸祿是87石,折合銀兩43兩,加起來年俸祿也才五百兩。
當然這是明麵上的,
暗地裡一品官員還有田地,爵位的額外收入。
不過即便如此,五百兩也是很多的。
普通百姓可能一輩子賺不到這麼多銀兩。
李逍直接將通票遞給了李雄誌,吩咐道“明日你自己來換銀子吧,後麵你也跑一趟,將銀子折換成銀票。”
李雄誌雙手有些顫抖的接過這張價值五百二十兩的通票。
沒想到李逍這麼器重和信任他,五百兩說給他就給他,也不怕他換了錢跑路
不過李雄誌也不會乾這事,早就對李逍死心塌地了。
“逍哥,你吩咐,我保證辦好。”
李雄誌小心翼翼的將通票放入胸前貼身保護,生怕掉了。
“逍哥咱這生意,也太暴利了吧,這才幾天時間就賺了五百兩銀子啊!”
李雄誌激動道“我這段時間還去打聽了一下,聽說其他鹽戶的場地、人工、材料等費用很高,效率遠不及我們。”
李逍笑道“那是自然,我這個製鹽法豈非那些破舊的方法可比。”
“是是是。”
李雄誌徹底被李逍折服。
還得是逍哥啊!
就如此。
李逍回到了燕王府。
第二天,李雄誌一大早就去了鹽運司衙門的庫房,用通票換了銀兩,直接兌的五百兩銀票。
他收好後,便匆匆忙忙回到了鹽場,小心將銀票收好。
隨後在鹽場,讓工人們加班加點繼續造鹽
與此同時。
鹽運司的鹽運使,也就是這個衙門的最高長官,來巡視工作。
很快,
他便發現了一批如雪花一樣的白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