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朱元璋也不用操勞國務了,親自操辦此事,非常迅速,直接購買了幾處商鋪,讓宮裡的禦醫拿著李逍的穴位圖,親自培訓那些瞎子。
那些瞎子得知以後有衣服穿,有房子住,還有飯吃,一個個都十分願意。
瞎子有老有少,大部分都是年輕人,畢竟體質差的老瞎子,要麼就是算命的,要麼早就餓死或者病死了。
這些人吃飽了飯,還是有些力氣,一個個很是賣力的學。
還真如姚廣孝所說,他們觸覺十分敏感,對身體的穴位拿捏的特彆好,五日的時間,就學的差不多了。
開業的第一天,朱元璋讓文武百官去消費。
雖然貴,但百官還是去了,隨後效果一下就傳開了,能跟朝廷官員結交的,哪有窮人啊,第三天生意就火爆了。
那裡可是一個社交的好場所,房間一關,幾人享受著按摩,還能邊聊天,邊談生意,這種社交方式一下子就新潮了起來。
加上盲人按摩這個招牌,讓人覺得非常高檔,有檔次,朱元璋還親手提了字,那生意就更好了。
朱元璋現在看了看賬目,除去開支和給盲人的酬勞,還有商人拿去的利潤,每天有五百兩銀子的淨利潤入賬,怎麼能讓他不開心?
每天如果穩定五百兩銀子的進賬,一年便有十八萬兩白銀。
要知道,現在每年的朝廷的稅收也才剛剛兩千萬兩,宗室、行政、軍費、河工、賑濟各處要用錢。
“哎,李逍,你來了,你這個法子妙啊!”
朱元璋看到李逍來了,激動的揮了揮手,道“不但讓朝廷有一筆入賬,還解決了一群瞎聾之人的生計問題,不錯!”
話音落下。
朱棣朝著女婿看了過去。
感情父皇今天樂嗬了一天,都是因為李逍的辦法。
他看向李逍,道“女婿,這種法子多想幾個,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朝廷處處要銀子,多一兩銀子入賬,那都是好的孤有些想去打打北元要籌集軍費”
朱棣感覺自己的屁股要坐不住了,累死,還是讓皇太孫監國,自己去打打仗算了。
朱元璋沒好氣的看了朱棣一眼,道“少廢話,乾你的活,太慢了,這樣你下午都吃不上飯。”
“哦”朱棣低頭,繼續批改奏疏。
李逍笑著提議道“陛下,不如找幾個人幫幫太子殿下,不然這太累,太辛苦了。”
聽到這話,朱棣感動到流淚,也隻有女婿說話比較管用,女婿還是關心孤啊,閨女沒白嫁給你
朱元璋道“你有什麼主意,說來聽聽?”
李逍道“咱們可以成立一個叫‘內閣’的機構,請一些善於處理政務的學士來意見,但咱不給他們實權,就對國家政務有啥沒考慮到的方麵進行拾遺補闕就行。這樣太子殿下也能輕鬆一些。不然總這麼操勞,也不是個辦法啊,遲早會將身體累垮的。”
朱棣眼睛一亮,猛地站了起來“這個想法好啊!”
朱元璋也略微一思考,道“你的意思是,有宰相之名,無宰相之權?”
李逍拱手“陛下言辭犀利,一語道破。”
一聽這話,
朱棣和朱高熾都屏住了呼吸
等了良久,朱元璋直接擺手拒絕“不行,咱打下來的江山,該由咱自己來決斷,豈能讓他人染指,而且這時間一長,幾代下去,若是孫輩不中用,這內閣一樣會弄權。”
聽到這話,李逍深深的有些佩服朱元璋的先見。
他居然能預測到後麵的會發生的事情。
內閣當然是有好有壞,壞處就如朱元璋所言,內閣會弄權。
明史後期的後代皇帝常常不與內閣見麵,有事交付太監,太監漸漸弄權。在這種情況下,內閣學士想做點事情,必須先勾結太監,一樣可以達到目的,張居正就是代表。
一聽朱元璋說這話。
朱棣和朱高熾就跟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後世的確有這種可能發生,但現在累是真的啊
到了晚上,一家人圍坐一桌吃飯,朱元璋也的確是有些心疼朱棣了,諒他明日還要參加受封大殿,就給他放了假。
好家夥,朱棣走得時候,比兔子還快,生怕父親反悔。
當天晚上,朱棣總算睡了個好覺
轉眼翌日。
受封大殿開始,李逍和朱高煦也穿著朝服參加。
受封大殿上,禮部行事了一套莊嚴的儀式,朱棣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單膝跪下,朱元璋給他戴上了皇太子的金冠。
“國本已定,恭賀陛下!”
“天佑大明,千秋萬代!”
隨著百官高呼,這儲君從禮製上被真正認可!
啾啾啾啾啾啾——
天空之上,五彩斑斕。
是禮花開始燃放的聲音。
儘管是白天,五光十色的絢麗光芒,依舊纖毫畢現,所有人的瞳孔中都反射出了這壯闊的一幕。
一朵朵煙花花開之時,仿佛將天空點亮,紅色的煙花如火如血,還有金色、銀色、紫色等各種顏色的煙花,它們在空中交織、碰撞,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
一片片燦爛的火花,璀璨交織成一幅壯闊的畫卷。
宛如萬裡江山,錦繡山河。
文武百官都朝著蒼穹看去,被這一幕深深的震撼到了。
每個人都是目不轉睛的看著,心中震撼一覽無遺。
“果真是登峰造極的煙花,若不是親眼看到,根本無法感受這種壯闊之景”
朱元璋看的癡了,喃喃自語說道。
同時,一顆種子正在朱元璋的心中發芽,那就是曾經在那間結拜的院子裡,李逍跟自己所說的技藝進步。
技藝的進步,真的能帶來無窮的變化啊
兩萬多響的煙花,交彙成的畫卷。
最終在天空停留下十幾個大字[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神跡,如同神跡一般出現!
誰能見識到,天上居然能出現字跡!
“天哪,這是上天給大明的賜福麼?”
“這是仙人下凡間了,太子殿下受封,上天給下了提示!”
“太子殿下當真是我大明萬年不變之基石啊!”
文武百官根本沒見過這種神奇的現象。
無不認為這是上天的傑作。
古人多少有些封建迷信,劉邦斬白帝,所以他成了皇帝,而如今朱棣受封,天上出現字跡,這親眼所見,如同天命所歸!
李逍感慨的看著這一幕,看著自己的嶽父朱棣。
嶽父啊,女婿為你感到開心。
千百年後後人提起你,再也不是竊國之賊,你真正的站了起來,被所有人認可!!
這是你永樂大帝,該得到的榮耀!
朱棣看到眼前這一幕,豪氣叢生,抽出了太子的佩劍,高呼道“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文武百官高呼“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聲音響徹雲霄,貫穿蒼穹!
遠方的史官們發現,他們無論如何妙筆生花,都無法紀錄眼前這震撼人心的一幕。
最終,隻能寫下寥寥幾字朱棣受封太子典儀,萬眾矚目,天命所歸,當日天降神跡,宣告大明萬年!
這應該就是,曆史上最有排麵的太子受封的場景吧
再遠方。
李逍拿出了智能手機,對準了這一幕,進行了全程錄製
心道,等嶽父老了,臨終前,就給他看看當年他風光的時候,讓他有所回憶
這不就是相機的作用麼,留下一切美好的時刻
“咦,姐夫,你手上拿的啥,給弟弟看看。”
“沒啥,小孩子不懂。”
“你往兜裡揣乾嘛,絕對是寶貝啊”
“高煦,彆亂摸機。”
“雞?什麼雞,看看看看~”
朱棣受封大典結束後,就是朱高煦封漢王了。
場麵就小了很多。
李逍隨便花了三十萬積分,刷出來個小煙花糊弄了一下。
朱高煦期待了很久,最後就隻蹦出了一個漢王的“漢”字,讓他有些失落
李逍解釋道,這漢可不簡單,代表整個民族,才讓他重新恢複了精神。
朱高煦封了藩王,就代表著他要回北平了,李逍也是如此。
而朱高燧因為太小則要留在東宮,等待朱棣登基後才能封王。
總之,一家人就要短暫的離開了。
這些天,為了在南京多留些念想,李逍和朱高煦組隊上了幾天早朝,多看了幾眼朱棣。
畢竟這一走,也不知何時才能相見。
說實話,大家心裡都有些舍不得,但沒辦法,這就是王朝的規則,李逍也無法改變。
李逍是國公,朱高煦是藩王,是有資格上早朝的。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在最後一天上朝,就準備告彆回北平的時候,朝堂上又發生了一件大事,讓李逍又多留了幾天。
養心殿之中,朱棣眉頭緊鎖,罵道“豈有此理,會試的考題居然泄露了,這朝中的官員是越來越大膽了。”
“一定要好好的查一查,定要差個水落石出。”
朱元璋也是如此,他最痛恨貪官,考題泄露定然是有利益糾葛,從而導致。
恐怕又有不少禮部的官員要因此掉腦袋了。
“皇祖父,讓孫兒去查,定能差個水落石出!”
這時候,朱高燧站出來了,他覺得他也該做些事情。
“高燧,想不到你有如此擔當。”
朱元璋丟了一塊金牌過去,道“封你為錦衣衛千戶,去給朕好好查查!”
朱高燧心中一喜,接過金牌,“孫兒竭力而為!”
原來,是因為今年春季禮部舉行的會試,因為朱標身體的緣故耽擱了。
後麵又是朱標薨逝,朱允炆登基,削藩,朱允熥登基,靖難等一連串的事情一拖再拖,導致會試到現在都沒舉行。
時間拖得太久,這考題也不知道什麼緣故,就泄露了出去,被錦衣衛查到。
此時,朱棣突然想到女婿,看了過去,問道“李逍,此事,你怎麼看?”
李逍想了想,反正現在大家如此信任自己,那就說一說吧。
看走之前看能不能改變一下,便正色道“八股取士,於國不利。”
朱棣“???”
朱元璋“???”
朱高熾“???”
朱高煦“姐夫說得對!”
朱高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