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確實可以不在乎薛仁貴,但是他不敢無視慶修。
哪怕慶修此刻不在這裡,他也不敢把慶修當作不存在!
“罷了,反正薛仁貴那小子也是個政務白癡,掌控這麼大的權,這小子早晚得出事情。”
“等他出了麻煩,那時候整個西域除了我之外,誰還能兜底!”
侯君集最後還是選擇暫且放下各種想法。
這個險,他冒不起!
……
半月之後,漠北,雲中鎮。
此刻已經是深冬時節,漠北天寒地凍,視線可及之處都是一片白雪覆蓋。
雲中鎮少有的一些土地,也都被積雪蓋住,時不時還能在這裡看到一些殘破的帳篷樁子。
早些年突厥興盛時,這一片在關外還算是肥沃的地帶,水草豐茂不說,許多區域稍加改造就是良田。
隋末大亂時,許多在中原活不下去的百姓不得不逃出關外,那時的頡利可汗就趁此機會把他們安置在雲中、朔方等有耕地的區域,讓這些漢人為自己來耕作。
那時的突厥當真是興盛,北出關外萬裡疆,隨處可見縱馬放牧的牧民。
然而那時因為放牧過度,草場也被迅速破壞,許多肥沃之地也都在迅速沙漠化。
直到擊敗突厥之後,他們的勢力年年萎縮,人口和牛羊的數量都銳減,才終於讓這片被放牧過度的草原得以恢複。
就那些殘存的帳篷樁子,便是印證他們昔日在這裡曾經興盛過的最好佐證。
雖然天寒地凍,但是征集來的民夫和士兵每個人都發放了厚重的棉衣、棉鞋以及手套,足以禦寒。
這一萬多名民夫,慶修以大撒網的方式四處散了出去,讓他們到處去發掘搜找。
並且他還許諾,如果是尋常百姓能找到煤礦,賞賜萬貫錢,良田千畝。
若是士兵能夠尋得,馬上連升五級,一步登天!
在慶修這般毫不吝惜的激勵之下,眾人都是熱情高漲,誰也不想放棄這個發財的好機會。
雖說一個人很難尋得到,但若是幾十個人一同發力,找到了煤礦,平分賞賜也是能接受的。
但重賞之下雖有勇夫,想要迅速找出來煤礦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民夫們來到此地已經是第五天,雲中這片白雪覆蓋的區域被挖的坑坑窪窪,雪都被掃了大半,但就是沒找出來一粒煤炭。
慶修也知道這東西不能急於一時,他甚至做好了一個冬天都在這裡忙的準備。
他給大家的安排是,先把每個區域淺淺的挖一遍,直到整個雲中區域再也沒有未探索過的地麵後,就把那些挖掘過的坑洞再往下挖深一些,一遍遍如此往複。
雲中是必然有大規模的淺層煤礦,按照這種方式找下去,早晚都能尋出來那些藏在地下的煤礦。
隻是要花費多少時間,那就隻能看天意了。
一個冬天解決不了,那就再等一個春天,實在不行就再等一年,哪怕是兩年。
否則挖不出來足夠用的煤炭,他那些蒸汽機全都成了擺設,根本無法推進到工業時代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