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修沒有強行命令他們,他知道這一戰最殘酷的根本不是戰場,而是環境。
如果連敵人都見不到,隻是因為環境惡劣而死,恐怕絕不是這些精銳士兵能夠接受的結局。
士兵們麵麵相覷,不過短暫的權衡之後,並沒有人表示任何退卻的意思。
每個人都以沉默來回應慶修,這態度再明顯不過。
隻要他一聲令下,便可以隨他一同殺過去。
“諸位,戰死沙場是美名,但是死在行軍的路途中,隻能籍籍無名,諸位既然願意承擔這風險,我自然不會讓你們白白浪費生命。”
慶修看著眾人,高聲道:“我向你們承諾,就算是有人死在行軍路途中,我一樣按照大唐戰死撫恤的標準,自掏腰包給他發撫恤金,並且承擔他一家老小的後半生!”
慶修這個承諾當真是讓大家無不動容。
按照大唐的軍規,戰死沙場者自然是能夠領取一筆撫恤金。
但是,若死在行軍的路途中,無論是病死還是難以承受過度勞累而垮了身體,隻會象征性的發一些錢財作為補償。
畢竟在行軍路途中死亡的變數實在是太難統計,大唐給的戰死撫恤金極高,總會有一些人為了這些錢來養活一家老小,在行軍路途中故意自殘甚至是自殺。
儘管無奈,但朝廷也不得不把這筆錢銀給停了,以此來避免軍隊中這種類似的情況發生。
但慶修情願自掏腰包,說明他信任在場的所有人,也是給大家一個放心的兜底。
“多謝慶國公!”
眾人著實對慶修感激不儘,有他這句話,還怕什麼!
“我等願意為慶國公赴死,您隻管下令!”
“好!”
慶修躊躇滿誌,他當場跨上馬背,走到軍陣最前。
“出發,去吐蕃!”
……
雖然唐軍同時三路大舉進軍,但是保密性竟然做得出奇的好,沿途儘可能避開任何突破的部落地點和崗哨。
再加上如今的吐蕃情報完全做得一塌糊塗,整日隻忙著壓製內部各個部落,根本不可能有餘力管得了其他。
吐蕃疆域雖然龐大,但大多數都是無人的蠻荒之地,再加上唐軍已經把控了褶皺山一帶的交通要道,乃至於他的三千騎兵抵達褶皺山時,吐蕃人還在熱情洋溢的和他們做榷場生意。
這倒是出乎了慶修的意料,甚至他臨場一看,那些來做生意的還有不少吐蕃本部的貴族,也就是吐蕃國王一係的血親皇族。
這些人借著自己宗室的身份,每年都在榷場占了一半的貿易來往,大部分的收入都被他們賺走。
甚至這些人的警惕性也差的出奇,哪怕是他們已經親眼看到了三千騎兵來到褶皺山,還理所當然的以為這隻不過是唐軍的邊境換防,和他們一點關係沒有。
這些人的反應一度讓慶修懷疑,這些人是不是有詐。
不過大致打聽過後,他才知道這裡竟然有八十多名吐蕃的王公貴族,隨從仆人多達兩三百名。
甚至讓他意外的是,這些人當中竟然還有如今的吐蕃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