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陳小木這個天才工匠,他以前總是苦惱於拚裝一些器械時,精度難以達到而影響器械的運作效率。
要是按照這種方法來磨合拚裝,那他便不需要在精度上花費如此大的心思了。
不過,這也並非是他們料想不到,而是在此之前他們所打造的器械,大多都是以木頭為基礎材料。
木頭是無法像鋼鐵結構那樣用磨合的方法來達到近似的精密度,材料的問題一直限製住了他們的設想。
如今換一種材料,也確實讓他們的眼界和思維拓展了不少。
工匠們回報程咬金,將現在蒸汽機的情況與他如實說來,著實讓後者震驚不小。
他詫異道:“竟然還能這樣提升零件的精度?”
“可以,不過有前提的。”
慶修不知何時走過來,接過程咬金的話繼續說:“須得機體運作的時候,儘可能用最大的動力,動力越大,磨合的效果越好。”
程咬金又問:“可要是動力太大,直接把蒸汽機用廢,爆炸了怎麼辦?”
“這一點,我心裡有數。”
慶修含糊其辭的回應了一句。
事實上程咬金的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蒸汽機這種較為複雜,且壓力大又危險的器械,在曆史上剛剛出現時,發生過的事故接二連三。
不知道多少工匠和研發者因為蒸汽機爆炸而死,光是改良蒸汽機的進程就走了將近一百多年。
之所以在慶修的手中至今都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故,無非就是因為他有心眼這項頂尖的能力。
他可以直接透過表麵現象,去觀察蒸汽機內部的運作情況,並且根據零件和缸體的磨損程度,來判定蒸汽機是否會爆炸。
每次蒸汽機到了快要爆炸的臨界點時,慶修就會下令停止繼續運作,這樣一來就讓爆炸的危險被扼殺住。
當然,這也得益於他手下這些工匠,不但技藝被他逐漸磨練出來了,而且打造時也是十分的用心投入,幾乎從來沒有出現過殘次品的情況。
所以也極少出現機體會承受不住的情況。
慶修吩咐工匠們將之前放入的承受壓力與傳動力最大部分的零件取出來,於眾人麵前展示。
這次眾人湊上前一看,都忍不住驚呼起來。
像剛才那般巨大的運作力,非但沒有破壞掉這些零件,僅僅隻是在上麵留下一道道十分淺薄的劃痕。
不敢想象,如果是用他們平日裡最常用的鐵料,哪怕是經過清修改良的,都必然會崩壞,不可能如此完好。
連程咬金都無法想象,僅僅隻是加了那麼少量的錳,竟然能讓金屬材料得到質的飛躍。
“這次冶煉的配比,你們記載下來了嗎?還有冶煉的步驟?”
慶修詢問,程咬金回頭看了一眼陳小木,後者馬上從身上翻出來一本冊子,上麵詳細寫了這次冶煉的記錄。
從材料挑選到最後出爐,事無巨細的將所有的過程全部記載下來。
“不僅僅是這次,之前每一次,但凡是慶國公說過,可以派上用場的冶煉配比,全都有所記載,絕對沒有一次遺漏!”
陳小木拍著胸脯保證,如此重大的事情,他怎敢遺漏。
“好!”
聽到他如此保證,慶修便知道自己沒選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