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
慶修召回工匠,讓他們先不必急於製作紙殼彈。
“紙殼彈造起來很容易,但是用於封裝的紙殼,用料比較考究一些,得便於引燃,易於浸油做封裝,並且有一定韌性,不易損壞。”
慶修把自己的要求給眾人提一遍,工匠們聽了則不免有些犯難。
如果僅僅隻是用油紙,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困難,可問題在於他要求不易損壞,還容易被點燃。
他們如今常用的紙張,大多容易破損,雖然浸泡過油脂後,能稍微堅固一些。
但問題在於,油紙要點燃十分困難,而且韌性十分差。
如果平整展開還好,但製作成紙殼的形狀後,運輸途中但凡有顛簸,必然會破損,遠遠達不到慶國公的要求。
現在一看,要解決紙殼彈,工藝方麵似乎並不是什麼問題,反而材料才是最大的問題。
工匠們把這些困難提出來,慶修也開始沉思琢磨起來了。
程咬金摸著下巴,忍不住道:“好像,相對於製作工藝和圖紙而言,這材料才是最重要的。材料不達標,打造什麼都是癡心妄想啊。”
“那是當然。”
慶修隨口應了一句,“說最簡單的,隻給你泥巴,你就是捏造出來農具或者鐵鍬的形狀,也用不了。”
程咬金還真是說對了,人類曆史上的科技進步,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從材料突破開始的。
陳小木說道:“要不我帶著工匠們回去,先調配出來幾種油紙的材質試試?”
程咬金一口答應下來,可慶修卻表示他不用白費力氣了。
“紙張再怎麼調配,特性就隻有那幾種,泥巴不可能捏出來鋼鐵的性能,就用那幾種材料簡單配比,沒意義。”
慶修皺著眉頭仔細想各種工業時代的紙張材質。
他記得,在工業時代,光是紙張都有成千上百種的品類,各種用途應有儘有。
那都是在調配紙張的時候摻入其他的材料用來改良性能。
他隱約想到,似乎有些國家在製作紙幣時,為了讓紙張更耐用,更有韌性,都會在其中加入一些棉料或者生絲。
或許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在調配彈殼上?
他馬上告訴陳小木,調配紙張時的木漿中添入各種材料進行嘗試,尤其是多多嘗試用生絲或者棉線,應當能起到不一般的效用。
陳小木馬上就明白了,“就像錳鋼冶煉一樣,鍛造的時候加入少量其他材料,能提升性能?”
“應當可以。”慶修微微點頭。
“那您的手中有調配的配方嗎,或者工藝?”陳小木又問。
慶修啞然失笑,“當然沒有,這不過是我的一種想法,是否能行得通還未必,總歸要試試!”
“小人明白!”
陳小木也不多說廢話,當場叫來幾名工匠,讓他們去尋造紙匠配合調配紙張。
甚至陳小木還當場寫下了幾種配比方法讓他們嘗試,可見陳小木對於這種事情已經是駕輕就熟。
這一幕慶修一直看在眼中,他對陳小木的種種表現著實滿意。
有此人在,他隻需要提出設想和大致的鍛造工藝,陳小木就會自行配合他想出實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