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民間養成了使用紙幣的習慣,後續來找朝廷兌換白銀的就會越來越少。
再加上紙幣本身就有輕便的優勢,百姓很快會從囤積白銀的習慣轉變為囤積紙幣,如此紙幣就可徹底替代白銀。
甚至更進一步的,隻要能具有足夠高的信用,還可以在對外做貿易時讓外國人也認可大唐紙幣。
雖然大家對黃金和白銀的認可度一致的高,但說到底還是有個繞不開的問題:攜帶太困難,產出太有限!
到了那時,百姓必然會存蓄紙幣數量大於白銀,直接反過來用白銀向朝廷兌換紙幣,朝廷的白銀存量必然日漸增加。
貨幣問題也就因此徹底解決。
但其實擺在李二眼前仍然有一個問題,那便是發行準備金。
不論紙幣營造的多完美,前期必然會有個大問題,那便是百姓認可度低,會找朝廷大量兌換白銀。
國庫必然會有大量的白銀流出。
但是如今朝廷也是白銀、銅錢緊缺,雖然囤積的布帛、五穀等存量極大,但是某些方麵到底是無法替代白銀。
朝廷必須有足量的白銀存貨應對種種突發意外,但是現有的白銀存量哪怕是再減少一成都是觸及到了危急線。
思忖再三,李二又問:“如果用布帛、糧食來頂替白銀,折合下來替代準備金可行否?”
“不可!”
慶修回應的斬釘截鐵,“必須是貨真價實的白銀,否則紙幣推廣初期信用就要打折扣,日後還如何能讓百姓放心使用白銀?”
“如果白銀不夠用,用黃金頂替也可!”
這話更是說的李二心頭打顫,慶修竟然對這件事情下了這麼大的決心?!
群臣更是覺得不可理喻,那可是黃金啊,如今慶修竟然要把銀子和黃金散給老百姓,那豈不是作孽!
李二仍有猶豫,但是他見慶修態度堅決,看樣子他是無論如何也要促成此事了。
既然慶國公認定可行,那便確實如他所想,且試上一試!
“此事朕明了了,今天暫且議論到這裡,退朝吧,之後朕會做準備推進此事。”
顯然,李二已經決定促成這件事,並且付諸準備了。
但慶修神色仍然是有些捉摸不定,他仍舊覺得,事情到此進展還是太慢了!
不過慶修還是低估了李二的決心,這邊剛剛退朝,王德貴卻又突然趕過來通知慶修,請他到太極殿,皇帝陛下有請。
慶修聞言微微一笑,他知道李二是著實動心了。
彆的不說,能讓朝廷擺脫對白銀的依賴,甚至可自主發行貨幣,這等誘惑絕對不是任何一個帝國君主能抵禦得了。
此事一旦辦成了,他李二就是千古以來第一個促成此事的帝國君王!
當慶修抵達太極殿時,李二顯然已經等待他多時。
“來了?”
李二裝模作樣的放下手中的冊子,“今天聽慶國公提及推行紙幣的事情,朕知道此事絕對不是三言兩語那麼簡單,特邀你來此,朕同你詳說。”
李二雖然這麼說,但慶修知道他的想法絕對不僅隻是聊聊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