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池子的功能各不相同,分為沉澱池、混合池、灌溉池,”
哈羅爾特繼續耐心介紹,他的這些學生都將是這片土地的常客,他有必要讓他們熟知這裡的一切,
“沉澱池中的是海水,我通過管道從大海中抽取海水存放在這些池子,然後讓這些水沉澱三天,
再將水抽入混合池,調配鹽濃度到‰以適應種植或者實驗所需——”
“老師,我有一點沒有明白。”穆爾塔達高高舉起手。
哈羅爾特:“嗯?你問。”
“這附近沒有海,沉澱池裡的海水是從哪來的?”穆爾塔達好奇地問。
“水天叢林,那片水域連同靠近奧摩斯港的那塊海域,我測試了海水含鹽量,.‰,和海水的平均含鹽量相差不遠,
淡水則主要來源於地下水,喀萬驛的土地雖然也已沙化,但因為靠近雨林——或許一些區域曾經是草地,所以地下水資源相對豐富...”
穆爾塔達聽完又發出了疑惑的聲音:“水天叢林離這裡好像很遠。”
“所以我很早就在建設調水工程,比置辦試驗田更早,
因為雨林的氣候,土壤肥力流失嚴重,擔心農民和種植園園主濫用肥料,教令院對於農田的把控一直很嚴格,
即便有賢者支持,我拿到開荒許可也才三個月,
可對於調水、建房子之類的,教令院的管控不算嚴格,隻要不是太過火,他們都不會過問。”
哈羅爾特笑著說,隨即,他歎了口氣,“不過六公裡是極限了,這還是一路上不斷根據地形更換管道的結果,
使用壽命預計是三十年...為了趕工期,我在管道材料的選擇上趨於保守,但已經足夠,
我相信我們能在這段時間內培育出更高產、耐鹽性更強的水稻。”
聽了這話,穆爾塔達和伊利亞斯麵麵相覷,
什麼不過火?六公裡的管道,這麼多大型人工池,這還不過火?說的是人話嗎?!
而且這工程一聽就很費錢,難怪老師現在窮的連學生的工資都發不起了。
兩人在心中默默歎息,心說老師真是為了科研付出了太多。
見兩人不言語,哈羅爾特自顧自介紹道:
“另外這些是自動灌溉管道,它們會將調配好的不同濃度的海水輸入對應的農田,模擬出自然界中不同鹽堿地的情況,不過今年你們應該用不上。
然後是這些農田,你們也注意到了,這片土地並非寸草不生,我測量過,沙子以下的土地,含鹽量在千分之四,屬於中輕度鹽堿地,
目前我們培育的海水稻也隻能種植於含鹽量低於千分之五的鹽堿地,
所以我們的一個小目標是讓海水稻的耐鹽性達到千分之八,擁有這種耐鹽性的海水稻就幾乎適用所有鹽堿地。”
穆爾塔達和伊利亞斯邊聽邊點頭,這下他們終於大致明白了自己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