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高斂也開始說起茅苔這些年的發展情況。
“茅苔酒19年的7噸,逐漸增長到100多噸,到198年茅台酒的產量,已經達到了00多噸。其中在193年左右,茅台酒開始通過羊城、香江、濠江出口,在東南亞、亞洲乃至更大的世界範圍內形成了茅台熱。”
。。。
“1964年茅台產量隻有0噸,到1973年整整9年間,茅台酒的產量隻達到了300多噸,到1977年,達到70噸。在這段期間,除了生產在徘徊之外,經濟效益也非常不好,16年來總計虧損了440多萬。其中1964年就虧損了80多萬,那時候茅台員工有00多人,年終每個人的獎金隻有元錢,80萬元虧損額是非常高的。”
為改變茅台連續16年虧損,1年沒能完成國家下達的生產任務和銷售計劃,1977年周高斂受任茅台酒廠掌門人。
1978年國內許多方麵出現變化,周高斂打破了大鍋飯,在廠裡實行經濟責任製,讓職工多勞多得。
同時厲行節約,實現企業增產增效。
1978年,茅台產量首次突破千噸大關,實現盈利6.萬元。
但是,在周高斂看來,覺得還是不行,需要繼續擴大產量和銷量。
國內難以賣得出去,那麼就把市場放在國外,如果賣到國外,那也是為國內創造更多的外彙。
“周廠長,你們現在一瓶茅苔的銷售價格如何?”楊銘問道。
“楊先生,我們國內的價格是8元一瓶。”
8元一瓶?
楊銘確實沒有聽錯價格。
此時,在國內大城市,鐵飯碗人均30元月薪的情況下,8元一瓶的茅苔,也僅僅足夠購買三瓶多一些而已。
後來,即使人均工資兩三千,一台茅苔需要一兩千,算下來,隻能買一瓶多而已,依然還是屬於比較貴的高端白酒。
“那你們公司去年盈利多少?”
去年盈利?
在這之前,茅苔酒公司一直都是虧損的,這和國內環境也有很大關係。
“楊先生,茅苔公司去年盈利6.萬元。”
去年生產量突破千噸,盈利隻有6.萬元,楊銘已經不知道說什麼了。
他記得後來茅苔公司上市後,最高股價兩千多一股,最高市值三萬多億元。
現在在這之前不但連年虧損十六年,還是去年周高斂上位後,茅苔公司才盈利6.萬元,他都不知道說什麼了。
事實上隻是這樣。
楊銘不喜歡喝白酒。
香江那邊應該也是很少人喜歡。
至於海外的華人華僑,楊銘就不知道了。
在香江,因為受到西方的影響,他們更喜歡喝紅酒。
經常喝紅酒也不像經常喝白酒那樣,會有其他問題。
但是,楊銘知道,現在茅台8元一瓶,對於國內的普通人來說,還是屬於非常奢侈的高端酒,普通人是根本舍不得買的。
對於楊銘來說,8元一瓶的茅苔酒價格,根本算不上什麼。
相反,楊銘知道,待到國內經濟快速發展,茅苔酒價格越來越高。
這個年代的茅苔酒,到未來二三十年後,居然被炒到幾萬,甚至幾十萬一瓶。
這比起那些收藏品來說,茅苔酒的收藏價值算是不低了。
看著楊先生不說話,周高斂還以為楊先生對於這件事不感興趣。
周高斂知道帝國集團旗下基本上壟斷香江各大超市,想進入到香江市場,和帝國集團旗下各大超市是最合適的,還可以為國家賺到外彙。
“周廠長,我和你說,香江大多數人,並不喜歡喝白酒,他們更喜歡喝紅酒。即使你的茅苔酒運到了香江那邊,銷量也不行。”
這一點上,楊銘根本沒有必要欺騙他。
周高斂一聽,覺得挺可惜的。
雖然他來之前,已經有人和他說了。
這次這些被邀請回來的海外華商,包括海外南洋的,他都有和他們見過,他們基本上都不感興趣。
因為當地人,即使是華人不少,也消費得起的情況下,確實不喜歡喝。
爆更第二章!
求訂閱!!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