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培訓一下,就能當個人手使喚。
餘紅蘭依舊跟董醫生搭檔,坐上車,再次搖搖晃晃的回到當初一度想要逃離的地方。
邊境線上的戰火在整個八六年時斷時續,一直沒有真正的結束過,讓人心生絕望。
哪怕奧城歸還的時間已經確定下來,可以看出對方仍舊不服氣。
於是留在這裡的人一邊抗戰,一邊談判,支援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領導預測,反正大規模戰爭肯定打不起來,但是困難不會少。
餘紅蘭在邊境線上忙忙碌碌,每天枕著炮彈聲入睡,第一次切身體會到建國後,花家掙紮著發展的艱辛。
還是後世的孩子們幸福,出生就是一個民族文化極其自信的國家,從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在外國人麵前心態平和。
不像他們這個年紀出生的人,無論如何,無法心平氣和看待外國人。
餘紅蘭剪斷縫合線,想起老外,心裡多多少少帶著點怨氣。
明天就是年三十,後天就到八七年了,王團長說明天包餃子吃,餘紅蘭還想吃家裡的酸菜燉血腸五花肉,二姐給炸的麻花丸子蘑菇鍋包肉……
心裡想著東北菜,吃著一盤子菜多肉少餃子的動作那是一點不含糊。
心裡嫌棄歸嫌棄,嘴上一口都不可能少吃。
“餘大夫,有人受傷!”
“來了!”
餘紅蘭把最後兩個餃子一口塞進嘴巴裡,扔下筷子撒腿就跑。
這大半年,早就養成了隨傳隨到的習慣。
她甚至可以在瞌睡中被人拽起來縫針,揉揉眼睛就給人針灸止血,一點都不帶含糊的。
原本醫療隊隻治療自己人,後來隨著餘大夫的好技術在軍中揚名,整個戰區政府軍傷員都會往這邊送。
隨著大家對餘紅蘭醫術的體驗感提高,官方軍隊已經完全信任餘紅蘭,隻要有重症就往這邊送。
餘紅蘭跟周佳幾人也物儘其用,讓官方派人為醫療隊照顧草藥。
沒有藥,說啥都白搭。
也是讓他們種植了,餘紅蘭驚喜的發現,因為氣候和光照的不同,這裡種植出來的草藥,效果出奇的好,很多采摘性草藥,不需要挖全株,直接培養成老根,藥性穩定且濃厚。
等忙完回到休息區,已經是後半夜。
顧營長難得等在營地,見到餘紅蘭來,笑著跟她打招呼。
餘紅蘭不是不長腦子的,在這見到顧營長,必定有緣故。
“顧營長,您是專門在這等我?”
顧營長點頭。
“餘大夫聰慧。”
“是有什麼事?”
顧營長歎了口氣。
“轉眼餘大夫也來了快一年,組織上的意思是,怕你們太辛苦,準備派出新的醫療隊替代你們,你們可以回去了。”
餘紅蘭皺眉。
“是隻有個彆人可以回,還是大家都可以?”
顧營長也舍不得這麼好的戰地大夫。
“隻有你跟張大夫。”
餘紅蘭不願意。
“張大夫年紀大了,漂泊在外很難適應,讓他回去,我可以理解,但是不誇張的說,我自認為醫術不錯,說是戰區頂梁柱也不為過,而且我年輕力壯,組織有沒有說為什麼要調我回去?”
總不可能是領導生病了。
顧營長歎氣。
“誰說不是呢?要是可以,我也想留下你,不過組織上的提議,我總要問問你的看法。”
餘紅蘭略思索,就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顧營長,我還是跟著大部隊一起吧,董醫生什麼時候回國,我就什麼時候回去,如果上頭有人問起,你就讓他們直接來找我。”
顧營長一聽,頓時高興起來。
“好好好,我這就跟組織彙報。”
說著他又說了幾句鼓勵的話,餘紅蘭笑眯眯的照單全收。
大年初一早上,張大夫給醫療隊幾個小輩一人一個紅包,餘紅蘭高高興興的收下,幾個年輕人圍著張錫純說好聽話,哄的他眉開眼笑。
一把老骨頭,能在這奉獻這麼久,已經夠了,回去功勳簿上再記錄一筆,足夠他光榮退休了。
餘紅蘭也想到了這一點。
“張大夫,回去之後你準備做什麼去?”
張錫純樂嗬嗬的。
“我準備去承德買塊地,買個小院兒,沒事種花養鳥,也該我退休了。”
餘紅蘭咂咂嘴。
“張大夫,咱們當醫生的,都是越老越值錢,您也不過六十歲,正當年,晚年還有四十年,我看您學有所成後參加工作的時間都沒有四十年,怎麼就想著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