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固金湯,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甘藏,麥冬芍藥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湯頭歌裡的這些藥方,石大嫂都念了一年多了,今日一下子收獲滿滿,就連她這個幫傭,都覺得滿滿成就感。
“哎喲,蘭蘭,你看這~”
石大嫂歡喜的不知如何是好,作為帶過學生帶過徒弟的餘大夫,非常能體會石大嫂此時的心情。
“好好,寧寧開竅了,還要感謝石大嫂,辛苦你一天天反反複複帶著她讀書!”
石大嫂搓手。
“嗐,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餘紅蘭想了想。
“明天星期天,我帶寧寧到醫館去,剛好進了一批草藥,我去看看,讓寧寧也去認一認。”
要是有天分,三歲可以開始入行了。
剛好馬上就是寧寧三歲生日,可以送她一套自己編撰的啟蒙醫書,開始灌耳式記憶了。
對比自己當年從四書五經開始學習,這一代已經輕鬆好多了。
學醫理的同時,還要學習認識草藥,這個很便利。
這麼多年,餘大夫身上的藥味就沒斷過。
無論何時何地,她都保留著師父教導的習慣,沒事裝兩味藥在身上,閒暇就拿出來把玩,隻有常年跟真藥為伍,假藥才能逃不過她的眼睛。
這些年,餘大夫不僅在發展中草藥,也在警惕假藥。
未來因為利潤的驅使,還有法律的薄弱,市麵上假藥橫行,導致人們對中醫形成了中藥很貴,吃不死也治不好的印象。
寧寧在家就沒少伴著藥味入眠,被媽媽帶到醫館,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師父!”
劉娟見餘紅蘭來,挺開心的。
現在餘紅蘭工作很忙,隻有休息天才會過來坐診,有時候單位還要加班。
“今天我來抓藥,不坐診,你們忙你們的。”
張錫純見到寧寧,擠眉弄眼逗孩子。
寧寧純淨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他會動的眉毛,盯著看的認真,一點都沒覺得這樣多好笑。
張錫純很快就覺得沒意思,從抽屜油紙包裡摸出一塊山楂丸遞過去給寧寧吃。
餘紅蘭見到山楂丸就想笑。
身邊所有大夫逗寧寧都是給山楂丸,過年的時候在馬英麟那吃了一把,回家乾了一大碗飯,還破天荒的一天大了兩次。
寧寧捏著山楂丸咬一口,沒有師公給的甜,不過聊勝於無,吃著玩。
很快,餘紅蘭進入工作狀態,保和康在首都人民心中已經是值得信賴的老字號了,除了日常接診病人時候開的藥方,還有人會自己來抓藥吃。
甚至還有一些早年沒落在民間的大廚,如今又乾回老本行,調料買不到,直接到醫館來買。
總的來說,還是挺忙的。
餘大夫抓藥,手就是秤,基本精準,速度也快,寧寧盯著媽媽的操作,看的眼花繚亂。
很快,餘大夫開始不經意的使喚寧寧,幫著拿藥,指著抽屜說藥名。
三次之後,餘紅蘭又喊寧寧。
“幫媽媽抓一把黨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