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壓下一條線二)
杜俞雙手攤開,直愣愣看著那兩件失而複得、轉瞬間又要落入他人之手的重寶,歎了口氣,抬起頭,笑道:“既然如此,前輩還要與我做這樁買賣,不是脫褲子放屁嗎?還是說故意要逼著我主動出手,要我杜俞希冀著身穿一副神人承露甲,擲出妖丹,好讓前輩殺我殺得天經地義,少些因果業障?前輩不愧是山巔之人,好算計。若是早知道在淺如水塘的山下江湖,也能遇見前輩這種高人,我一定不會如此托大,目中無人。”
陳平安望向遠方,問道:“那渠主夫人說你是道侶之子?”
杜俞點頭道:“一個姓杜,一個姓俞,便叫杜俞了。”
陳平安轉過頭,笑道:“不錯的名字。”
陳平安抬起手,擺了擺,“你走吧,以後彆再讓我碰到你。”
杜俞苦笑道:“我怕這一轉身,就死了。前輩,我是真不想死在這裡,憋屈。”
陳平安說道:“也對,那就跟著我走一段路?我要去找那位藻溪渠主,你認得路?”
杜俞點頭。
兩人真就這麼翻山越嶺,一起去往藻溪地界。
一路上,陳平安問了些銀屏國在內十數國的山上山下形勢。
杜俞自然有問必答。
那個前輩在山嶺間飛掠,一次次蜻蜓點水,身形快若奔雷,幾乎隻見一抹淡淡的青色身影,他的禦風而遊,竟然有些吃力。
不過那人詢問的時候,就會徒步而行,給他杜俞沉穩說話的機會。
兩人走在山林間,陳平安聽過了那對金童玉女的一些事跡後,笑問道:“這黃鉞城少年何露,寶峒仙境的仙子晏清,聽上去怎麼像是江湖演義小說上的才子佳人,隻是因為各自山頭的敵對,由於師門的百年恩怨,才害得她們無法成為一雙神仙道侶?”
杜俞說道:“在前輩眼中興許可笑,可便是我杜俞,見著了他們二人,也會自慚形穢,才會知道真正的大道美玉,到底為何物。”
陳平安不置可否。
兩人來到一處山巔,往西遠眺,便是藻溪轄境了,水神祠廟已經相距不遠。
陳平安問道:“城隍廟重寶現世,你是為此而來?”
杜俞不敢隱瞞什麼,說道:“除了我,還有一位師叔和三位師弟師妹一起趕赴隨駕城,不過異寶早已被黃鉞城和寶峒仙境內定,我們鬼斧宮不過是幫著關係更好些的寶峒仙境搖旗呐喊,壯一壯聲勢罷了,我呢,不怕前輩笑話,就想著黃鉞城與寶通仙境雙方打得腦漿四濺,看看能否瞧見那何露和晏清,兩人碰頭後,不得不為此相愛相殺,估摸著都該是一臉吃屎的表情。一想到這個,心情不錯。”
陳平安笑了笑,“你算不算真小人?”
杜俞訕笑道:“前輩謬讚了,晚輩愧不敢當。”
陳平安點頭道:“這個‘真’字,確實分量重了些。”
杜俞由衷說道:“前輩言語,看似隨意,若是細細琢磨,真乃字字玄妙,發人深省。”
陳平安眼神古怪,“跟我搶生意?”
杜俞一頭霧水,戰戰兢兢,噤若寒蟬。
兩人繼續趕路。
相較於那座幾近荒廢、連金身都不在廟內的水仙祠,藻溪渠主的祠廟,要更氣派,香火氣息更濃。
一看就是會經營的水神娘娘。
不過她既然能夠打壓得另外一位渠主抬不起頭,以至於祠廟都廢棄不用,肯定不是省油的燈。
下山之時,陳平安將那樁隨駕城慘案說給了杜俞,要杜俞去詢問那封密信的事情。
杜俞覺得老子今夜都算是死過兩回的人了,還怕得罪一個小小渠主?所以杜俞半點沒有猶豫。彆說是一個小小河婆的藻溪渠主,這會兒就是蒼筠湖湖君站在自己身前,惹惱了自己,也照砍不誤,如果不是那位前輩說了好好商量,他杜俞都要提刀踹門,一刀將其砍個半死,再讓那藻溪渠主來跟咱杜俞大爺談正事,聊完之後,一刀斃命,才解心頭之恨。都他娘是你們蒼筠湖風水不好,才害得老子這會兒隻能跟在那人屁股後頭,乖乖當條搖尾乞憐的走狗,最可恨的是,搖尾乞憐也就罷了,更要擔心可能就因為尾巴一個沒晃好,就要給人莫名其妙就一巴掌拍死了。
兩人各自斂了氣機,徒步下山,免得打草驚蛇。
陳平安隨口問道:“你如果早早知道了隨駕城慘案,會怎麼做?說心裡話就行。”
杜俞笑道:“自然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位郡城的城隍爺,可不是尋常河婆之流的朝廷誥命,且不說能否打殺,就算可以,因果太重。再說了,江湖恩怨,官場是非,真沒什麼有趣的,翻來倒去,就是那些個狗屁倒灶的雞毛事,不過話說回來,咱們山上,也好不到哪裡去,真正潛心修道的人,倒也有,不算少,既不害人,也不救人,清清靜靜,我隻是性子燥,修為又遇上了瓶頸,才會去江湖找樂子。”
杜俞有些忐忑,便多問了一嘴,“晚輩這些肺腑之言,不會惹來前輩不快吧?”
陳平安搖頭道:“不會。見多了,便難起漣漪。”
杜俞沉默許久,突然說道:“不過我若是爹娘嘴中的真正山巔人,興許一個高興,便古道熱腸一番,或是見那城隍爺一個不順眼,也就隨隨便便一刀砍死了,至於那個太守的冤案,與我無關,不摻和,這種事,吃力不討好。至於宰了城隍爺,我不求名,隻求利,山水神祇的金身一碎,老值錢了。至於如今,如果沒有重寶現世一事,我進了隨駕城,也就是吃喝玩樂走一圈,拍拍屁股走人。”
陳平安說道:“等你成為那山巔人,你就會發現,一個郡城的城隍爺,根本讓你提不起求利的興趣。許多今日之心心念念,無非是來年之付諸一笑。”
杜俞細細咀嚼一番,然後自嘲道:“我資質尚可,卻沒有黃鉞城城主和寶通仙境老祖師那麼好的修道根骨,不說這兩位已經得了道的大佬,僅是何露與晏清,就是我這輩子注定越不過的大山。有些時候在江湖裡廝混,自個兒喝著酒,也會覺得借酒澆愁的說法,不騙人。”
陳平安問道:“你行走江湖多年,見過那些……你覺得很傻的江湖人嗎?”
杜俞笑道:“自然是有的,不過大多死了。不死吧,難見品行,死了吧,就是那麼一回事。”
陳平安點頭道:“你心弦不那麼緊繃著的時候,倒是會說幾句難聽的人話。”
杜俞啞口無言。
聽著那叫一個彆扭,怎麼自己還有點慶幸來著?
兩人下了山,又沿著潺潺而流的寬闊溪河行出十數裡路,杜俞瞧見了那座燈火通明的祠廟,祠廟規製十分僭越,宛如王公府邸,杜俞按住刀柄,低聲說道:“前輩,不太對勁,該不會是蒼筠湖湖君親臨,等著咱們自投羅網吧?”
陳平安這一路行來,見杜俞並無異樣,先前便吸納了那顆應該沒有動手腳的精粹水珠,卻沒有直接煉化,丟入水府交由綠衣童子幫忙汲取,而是以心神沉浸小天地,用內視之法,陰神凝如芥子,親自遊曆水府,身外大天地,那麼一顆小水珠,在自身小天地內,陳平安的陰神卻如同雙手扛著巨物,綠衣童子們得了水運珠子後,陳平安也不知它們是如何勘驗,一個個雀躍無比,第一次對陳平安流露出欣慰的神色。
陳平安便懂了,此物多多益善。
所以要走一趟藻溪渠主祠廟。
如果不是不太敢擅自闖入蒼筠湖龍宮,陳平安都想跟那位湖君做“買賣”了。
一樣是生意往來,卻是不一樣的手法。
與杜俞、蒼筠湖渠主之流的那本生意經,跟陳平安與披麻宗修士所作買賣,自然不同。
一個錙銖必較,少給一顆銅錢我都要考慮打不打死你。
一個願意少賺,甚至是吃虧都無妨。
聽到了杜俞的提醒,陳平安打趣道:“先前在水仙祠,你不是嚷嚷著隻要湖君上岸,你就要跟他過過招嗎?”
杜俞笑道:“給前輩教了做人,我這會兒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讓前輩看笑話了。”
陳平安拍了拍他的肩膀,“如果還有廝殺,這次彆說什麼讓一招了。”
杜俞悻悻然。
想著是不是找個機會,宰了那些市井少年青壯?不然走漏了風聲,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但是那家夥已經笑道:“我都沒殺的人,你回頭跑去殺了,是投桃報李,教我做一回人?或者說,覺得自己運氣好,這輩子都不會再遇到我這類人了?”
杜俞心中悚然,斬釘截鐵道:“前輩諄諄教誨,晚輩銘記於心!”
陳平安緩緩前行,笑道:“與人為善是很難,不糟踐俗人不為惡,有那麼難嗎?不過也對,隨心所欲,無拘無束,誰不憧憬,學成了仙家術法,已非人間人,再想有那仿佛累贅壓身的憐憫之心,是有些多餘。如市井之人看待籠中雞犬、刀俎魚肉,一下子轉過頭去吃齋吃素,確實是強人所難了。”
杜俞一時半會,不敢確定這番言語,到底是不是本心本意。所以他打死不開口廢話半句。
陳平安輕輕歎息一聲。
就算將其中一條線往下壓了再壓。
真管用嗎?
扶了扶鬥笠。繼續前行。
到了祠廟外邊。
陳平安停下腳步,“去吧,探探虛實。死了,我一定幫你收屍,說不定還會幫你報仇。”
杜俞憋了半天,無奈道:“前輩真是……與晚輩不見外。”
杜俞攥緊那顆兵家甲丸,頓時如水銀流淌全身,披掛上一副師門重寶神人承露甲。
杜俞大踏步走出大門敞開的祠廟。
不到半炷香,杜俞就一臉吃屎的表情走回大門這邊,來到陳平安身邊後,低聲道:“那晏清竟然恰好在裡邊做客。我怕節外生枝,便沒辦正事。”
陳平安並不介意,疑惑道:“寶峒仙境那位仙子?”
杜俞重重點頭,“寶峒仙境的修士,剛到這座蒼筠湖,晏清性子冷清,不喜歡龍宮那邊的熱鬨,就獨自跑來這邊求個耳根清淨了。”
陳平安問道:“那個何露沒在?”
杜俞一愣,然後搖頭道:“前輩,他們倆膽子沒這麼大吧?兩個門派即將在隨駕城打生打死了,他們就在各自師門前輩的眼皮子底下,約好了時間地點,在此偷偷幽會?那藻溪渠主確實會守口如瓶,幫著遮掩,可這兩人不至於這般猴急才對,一個性子冷,何露還算一心向道的。”
陳平安笑道:“寶峒仙境大張旗鼓拜訪湖底龍宮,晏清什麼性情,你都清楚,何露會不知道?晏清會不清楚何露能否會意?這種事情,需要兩人事先約好?大戰在即,若真是雙方都秉公行事,上陣廝殺,今夜相見,不是最後的機會嗎?不過我們在水仙祠那邊鬨出的動靜,渠主趕去龍宮通風報信,應該打亂了這兩人的心有靈犀,說不定這會兒何露躲在某處,怪你壞了他的好事吧。那晏清在祠廟府上,是不是看你不太順眼?藻溪渠主的眼神和措辭,又如何?能否驗證我的猜測?”
杜俞一臉汗顏,“先前光想著硬闖府邸,提刀砍人,好為前輩立下一點小功勞,所以晚輩真沒想這麼多。”
陳平安不著急進入祠廟,瞥了眼內心惴惴的杜俞,然後環顧四周,隨口問道:“你怎麼走的江湖?怎麼活到今天的?還是說銀屏在內十數國,處處民風淳樸?可在水仙祠廟那邊,我見你們修士、神祇和市井三方,好像也沒淳樸到哪裡去啊。”
杜俞隻得說道:“與算人算事算心算無遺策的前輩相比,晚輩自然貽笑大方。”
陳平安笑道:“算人算事算心算無遺策,嗯,這句話不錯,我記下了。”
杜俞心中鬱悶,記這話作甚?
陳平安開始挪步,率先跨過祠廟大門。
府邸輝煌,全然不似祠廟。
來到一處懸掛“綠水長流”金漆匾額的內府門外。
一位鳳冠霞帔的宮裝婦人,氣態雍容,一雙桃花眼眸有些狹長,笑意淡淡。
與她並肩而立的一位年輕女子,身穿白衣,頭戴一頂鳳翅金冠,巧奪天工,些許微風拂過,金色鳳尾便隨之顫動,隱約有雛鳳長鳴之聲。
陳平安隻是掃了兩位女子一眼,然後便盯著那頂金冠多瞧了幾眼。
應該是件品相不錯的法器。
杜俞按照先前的叮囑,與陳平安並肩而立,兩人是江湖結識的多年好友,前輩名為“陳好人”,是一位雲遊四方的野修。
進祠廟之前,陳平安問他裡邊兩位,會不會些掌觀山河的術法。
杜俞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連他們鬼斧宮老祖都需要動用師門重器,才可以運轉這種神通。
除了黃鉞城城主和晏清的那位恩師,或是蒼筠湖湖君、五嶽神祇這類稀罕存在,在各自自家山頭,誰敢說自己能夠掌觀山河?
陳平安笑道:“我與杜俞兄弟,此次冒昧拜訪,是想要跟渠主夫人討教一件小事。”
那位渠主夫人微笑道:“既然你自己都說了小事?那就不用著急,我今夜與晏仙子飲茶,可是大事。你不如和杜仙師明日再來?”
杜俞也就是不敢流露出什麼,不然都要朝這位藻溪渠主豎大拇指了。
真他娘的是一位女子豪傑,這份英雄氣概,半點不輸自己的那句“先讓你一招”。
不過這是情理之中的待客之道。
晏清是誰?
祠廟又在蒼筠湖畔。
更有寶峒仙境的仙師們在龍宮做客。
一個與杜俞稱兄道弟的野修,能有多大的麵子?
杜俞隻是眼觀鼻鼻觀心,隻是眼珠子微動,看了眼天幕。
他現在就怕天塌下來。